王梅
(乐山市精神病医院;四川乐山614000)
血常规检查是当前十分常见的检查手段,也是疾病诊断的主要辅助手段,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对血常规检查进行简要分析。
血常规检查指的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以及疾病的检查手段,当前血常规检查主要以机器检测这种形式为主。血常规检查的内容较多,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可分为红细胞系统、血小板系统以及白细胞系统这三大系统。血常规检查当中的很多指标都比较常用,可以反映出机体当中的病理改变,其中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最具有参考价值。如果没有明确患者的病因,就可以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临床也将血常规检查当作观察治疗效果、停止治疗或继续治疗的指标。总而言之,血常规检查是较为常见的体检项目,可以通过各种指标发现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等情况,也可以掌握患者的骨髓造血能力。但是,血常规检查中不包含可以筛查艾滋病抗体与抗原的指标,所以不能通过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艾滋病。
血常规检查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的含义,这样才能够读懂血常规检查单,明确自己是否存在疾病。
1.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系统可以反映我们身体的携氧能力。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且呼出去的是二氧化碳,而吸入的是氧气,这就需要依靠红细胞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红细胞当中的血红蛋白可以将肺泡当中的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组织当中,并将二氧化碳输送至肺泡,最后将二氧化碳交换至气管当中,并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排出。血常规检查中的红细胞系统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
(1)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即RBC,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内含有的红细胞数量。其中,新生儿红细胞计数的正常参考范围在(6.0-7.0)×1012/L;婴儿为(5.2-7.0)×1012/L;儿童为(4.2-5.2)×1012/L;成年男士为(4.0-5.5)×1012/L;成年女士为(3.5-5.0)×1012/L。如果检查发现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出现生理性变化需分析原因,例如若增多可能说明患者存在恐惧、兴奋、冲动等精神因素,而减少多发生在妊娠期女性以及婴幼儿身上,说明患者的造血原料不足或造血功能减退。若发现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出现病理性增多的情况,就说明患者可能存在频繁呕吐、肺气肿、慢性肺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若出现病理性减少则说明患者存在白血病、急性大出血等情况。
(2)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关键构成部分,其增减的临床意义类似于红细胞的增减意义,但是血红更白能够更直接地反映患者的贫血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数量应该在170-200g/L,男性是120-160g/L,女性是110-150g/L。如果血红蛋白的数量在31-60g/L的话说明患者存在重度贫血、在61-90g/L的话说明患者存在中度贫血,大于90g/L说明患者存在轻度贫血的情况。
2.血小板系统
血小板系统主要是反映身体的凝血能力,例如若不小心划破手指,有的人很快就不流血了,但是有的人却一直在流血,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凝血能力不同。所以,在手术之前需要做血常规检查,掌握患者的凝血能力。一般来说,人们的血小板计数应该在(100-300)×109/L这个范围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若发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高的话,就说明患者可能存在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等疾病,需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相关检查。若发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降低的话,说明患者可能存在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破坏过多的情况;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骨髓造血功能受损的情况;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小板消耗过多的情况。
3.白细胞系统
白细胞系统当中的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代表着机体的免疫情况,检查指标主要包括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等。
(1)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单位体积血液所含有的白细胞数量,新生儿的白细胞数量应该在(15.0-20.0)××109/L这个范围内,而成人的白细胞数量应该在(4.0-10.0)×109/L这个范围内。妊娠期女性、新生儿等人群会出现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同时在剧烈运动以及进食后进行血常规检查也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增多的情况。其次,尿毒症、急性出血、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以及组织损伤等患者会出现病理性白细胞增多的情况。而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会出现病理性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2)其他指标: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细胞计数应在(0.8-4.0)×109/L、单核细胞计数应该在(0.3-0.8)×109/L、中性粒细胞应为(1.2-6.8)×109/L。
血常规检查在临床中的意义重大,需要加大对血常规检查的研究力度,不断完善血常规检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