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410000
摘要:在我国道路工程之中,路基类型往往较多,而保障路基处理的效果,则能够作为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基于此,本文就对于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重要性及应用进行了一定分析。
关键词:路基工程施工;软基换填;重要性;应用
前言:
在软土地基处理之中,软基换填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在具体的运用之中所具备的优势性较为明显,对此方面的各项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路基工程施工的质量。
一、软基换填技术简述
在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是结合于软土地基相关条件应用的一种处理方式,其主要是以机械、或者是人工的形式,将路堤之下所存在的软土加以挖除,而后将强度较高的卵石、或者是粘性土换填其中,在运用软土换填法的过程之中,可处理的深度通常为3米,在实际的施工之中,应先明确好设计的承载力。软基换填为现阶段公路建设之中路基处理所主要运用的技术方式之一,能够对于总体工程质量的提高产生不小的影响。
二、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重要性
若是工程施工所处位置主要为软土,那么其地质则不能够满足于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若产生处理错误或是不当的状况,那么则会导致路面在实际运用之中不能够符合于承载力方面的要求,在产生问题之后再实施处理,不但会加大施工企业经济受损程度,甚至会对于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等方面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时,务必要选用适合的技术处理方法,从而防范后续产生质量方面的问题,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建设成本支出,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1]。
在对于软土地基实施有效处理时,主要包括强夯法,复合地基法,以及排水固结法等诸多方法,对于上述方法来说,在具体的运用之中一般存在着质量难以控制,造价高以及工期较长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在采用软基换填法之后,则十分利于防范上述问题的发生,能够作为处理软土地层的有效性方式之一,在实施软土换填处理之后,非常利于防范地基局部产生剪切受损的状况,也能够避免公路在具体的运用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的状况,防范因地基沉降状况而导致的路面裂缝,这样就十分利于保障公路的安全性。上述内容均为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重要性,结合上述内容可知,十分有必要在路基工程施工之中积极应用软基换填处理方式,这样则更利于确保路基工程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三、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应用
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应用,主要内容体现如下:
(一)施工准备
若想确保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法的有效应用,那么则务必要保障施工准备的质量,对此,一方面应对于换填处的原地面进行认真的复核,同时还应针对最终的结果,进行试验之后再将此结果制作成为表格,为之后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根据。另一方面在对于施工材料进行取样检测之后,并在保障合格之后方可用作相关的流程之中,而在开展施工作业前,还务必要保证全体技术工作者均能够到位,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好技术交底工作。再者,还要根据现场的真实情况,对于弃土场、以及取料场的实际位置加以确定,为施工处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便利,在明确施工方案的过程之中,应充分衡量到地下水等方面的因素,要尽可能在降水较为少的情况下开展施工作业,这样则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量。若难以避免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开展施工作业,那么则务必要重视集中力量,充分实施随压以及铺筑等,在路基基本成型之后,还应重视设置排水系统,确保路面不会产生积水的状况。再者,还需利用于塑料彩条布进行良好覆盖,确保填层面具备较好的密实性,不存在积水的情况。而对于边沟来说,则应重视对此的疏通,应重视保障施工段的排水效果,避免受到降水的长久浸泡,另外还应由专门的人员开展巡视工作,在巡视过程中若发现存在阻塞或者是积水的位置,则应在第一时间加以疏通。
(二)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工作的开展是由专业人士来加以开展的,在此工程之中,曲线段以及直线段这两者逐一根据10米以及20米的间隔标准,对于断面加以设置,在精准确定宽度控制变桩之后,利用于红色布条加以妥当标记,运用于线绳连线之后再撒一层白灰,这样则能够为之后施工作业的开展确定边界基准。
(三)软基挖除
在各项施工流程之中,能够将软基挖除作为一项关键的步骤,而此步骤的控制难度也较为高,在具体的施工作业期间,应充分关注下述问题,一方面应根据测量放样的各项标准以及施工设备运用时的各项要求,对于便道实施科学性建设,保障施工设备以及运输车辆均可顺畅入至施工现场之中[2]。另一方面在实际开挖期间,还需注重利用于半幅开挖的方式,这主要指的是先对于位置偏远的半幅进行开挖,在最后应确保运输车辆能够在便道之处停留,能够将土方及时运输至料场之中,在整个开挖的过程中,软土地基易于遇到腐殖土、以及表层植被等,所以在进行开挖时,若斜坡比大于1:5,那么则应积极进行勘察,以人工的方式对于开挖的实际范围进行确定,对于开挖土来说,在进行取样检测之后,才能够当作施工填料以及弃土,这样则能够在此方面控制成本支出。
(四)基底检验
在进行基底检验的过程中,主要标准为开挖后承载力能够符合于设计目标,若设计标高以及开挖这二者之间的差距已达30厘米,那么对于技术工作者来说,就需借助于触探仪来加以自检,如承载力可符合于回填标准,那么就能够报工程师进行承载力的有效检验,同时还应重视开展好人工清理这项工作,若承载力和设计要求二者之间不相符合,那么则需重视实施变更处理,对于开挖标准进行重新确定,待换填承载力符合于标准即可。在结束清理流程之后,那么技术工作者则需根据10米的这一间距对于基底高层实施再次的测量,并且还应根据所测得的数据,确定断面高程图,在工程师对此加以确认之后,方能够实施分层换填施工。
(五)分层换填
在实施换填流程之前,务必要先排除基坑之中所存在的全部积水,并且还应结合于实际的地质条件,了解在排水沟之下碎石盲沟布置与否,对于换填的范围来说,则应根据设计的实际要求来加以明确,在低于坡脚线的位置应实施全部的换填,并且应根据1:1的坡度来实施放坡。对低于开挖线的基坑也应实施换填处理。换填碾压、以及夯实能够作为分层换填期间的重要内容,并且也能够作为保障软土换填技术运用效果的关键点,在实施夯实或者是碾压之前,还务必要严控好松铺的厚度,最好低于30厘米。而对于压实的厚度来说,则应低于27厘米,在各种施工项目之中,对于碾压次数来说,应根据检测的最终结果来加以明确。
(六)摊铺平整
在结束分层换填之后,则应在路基两侧位置将相应标杆插好,同时还应虚铺高度标志,而后再以推出机开展作业,从两侧至核心处沿着路基走向来加以开展,这样则易于处在较好的推平状态之中,在借助于平地机来实施精平处置的过程之中,若是产生了填料厚度降低的状况,那么就应实施补料操作,保障相关位置均可符合于设计规范和标准,针对特殊的位置来说,还需运用于人工处理这一方法来加以修平。
(七)碾压密实
在软基换填施工之中,能够将碾压密实作为最后的一项施工流程,在结束精平之后,应对于基层的平整度以及含水量等方面实施综合性的检测,在保证相关指标均能够符合于设计要求之后,才能够开展碾压作业,以碾压的次数来说,则应结合于试验检测的结果来加以确定,待解除掉全部的碾压痕迹之后才能够停止。针对碾压的主要计划来说,则应采用强、弱压以及静压之间相结合的方式,之后再利用于静压对于轮迹加以认真的消除。在具体碾压期间,应保障相关位置的碾压均能够具备均匀性,不可产生碾压较差或是遗漏等方面的状况。针对各项数据来说,还应予以认真的记录,这样则能够为之后试验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数根据。
(八)检测
以所运用的检测方式来说,则一般强调于运用灌砂法,在1000平方米之内确定两个点来加以检测,在一些情况之下,还需适度增多检验点来实施有效处理,从而保障最终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及可靠性,在实际的检测方案之中,对于段纵高程来说,则通常会运用于水准仪检测方法。对于中线偏位来说,则一般利用全站仪来进行检测,对于宽度来说,则一般以米尺进行测量,对于平整度来说,则主要利用直尺检测的方式。
总结:
总而言之,路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稳定与否、以及完成建设之后的差异及剩余沉降,均为建设人员所着重关注的话题,而地基处理恰能够作为良好解决和应对此问题的关键方式,在路基工程施工之中,若能够良好应用软基换填方式,那么则十分利于控制施工成本支出,也利于缩短施工工期,所以务必要在路基工程施工之中积极应用软基换填处理方式,以期最终真正确保路基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勇,张顺.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软基换填的重要性及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6):215-216.
[2]魏春来,雷世松.沉井施工中砂砾换填结合砂桩加固淤泥软基处理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3):6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