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景观提升策略探析——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40卷7期   作者:李兴蕾
[导读]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设计为例,从校园基地现状、
        李兴蕾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留仙洞校区校园景观提升设计为例,从校园基地现状、存在问题入手,基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以及所在地理空间的气候、人文特点,以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为提升理念,因地制宜、可持续的提出校园景观提升策略,以打造一个舒适、活力、人性化的校园景观。
        关键词:高职校园景观;景观提升;校园景观设计;滨水区设计;海绵城市

1 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提倡,全国高职类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项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校园是一个供广大师生学习、生活乃至进行一些科研工作的场所,进而校园景观环境的提升在满足舒适、美观的基本要求之上,不仅能够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校文化软实力,为学校长远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
2 深圳职业学院留仙洞校区校园景观现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深职院”)留仙洞校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北部西丽片区,东北部与西丽水库隔路相望,西侧紧邻塘朗山,东侧毗邻深圳大学城和深圳野生动物园,自然环境优美,教娱资源丰富,出行交通便利。该校区总建筑面积35.27万平方米,呈狭长带状,依山傍水,道路系统较为完善,道路分级明确,欧式建筑行列式布局,入口景观广场轴线形式南北强化,一条湖带横穿校园东西两侧,公共空间类型多样,校园景观要素由建筑、广场、水体、道路、设施、小品等组成,景观大致可概括为“背山面湖、一横三竖一环路”。
3  深职院留仙洞校区校园景观现存问题
 3.1 现存问题
        目前,现高职校园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经按理梳理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缺少文化的浸润,二是欠缺总体的景观规划,三是缺乏恰当的主题节点景观空间。[1]。
        深职院建校几十年来,校内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规划先行的科学方式,校区的景观零散切缺乏整体设计,随着局部建筑的升级改造,相应的外环境亟须与之匹配的更新,老旧粗放的校园环境已经不能与新形势下的世界一流职业院校建设相匹配。师生要求更多开放、平等、非正式的讨论和交流空间,更加有活力、能激发创造性、与大自然接
触的空间。
3.1.1公共空间
        整个校园拥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但形态尺度缺乏宜人性,空间多样性不足,师生户外停留交往空间严重缺失,公共环境质量待完善;校园内缺乏纯步行道,人车混行,步行空间环境安全性与舒适性欠缺。       3.1.2 公共设施
        校园公共空间的服务设施,如座椅、灯具、花架、亭榭、雕塑、信息指示牌等为在校师生户外活动提供便利服务,公共空间能否聚集人气起到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现校园内公共设施量足却品质度不佳,多以常见成品采购样式为主,缺乏设计统一性、合理性及艺术性,无法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3.1.3 植物景观
    高校植物景观是校园景观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发挥着生态作用、美化作用、组织空间等众多功能[2]。校园处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校园绿化覆盖率尚佳,但整体植物缺乏主题特色。生活区不同乔木形成的林荫大道具有序列感,形成良好的遮阴,下层植物杂乱;校园背靠山体岩石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缺乏制备覆盖;湖区道路行道树植株较小,长势较差,遮阴效果差,需要更换调整;如四方广场、溪湖沿湖等重要景观节点植物色彩单一,缺乏彩色植物。
3.1.4  海绵设施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面对大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3]。 深职院地处我国城市内涝重灾区,每年雨季,校园内涝情况频繁发生, “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内生态景观建设中落实较滞后,单一依赖雨水管网,设施配套缺少规划布置,校园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不具有良好的“弹性”。


4深职院留仙洞校区校园景观提升目标与策略
4.1 提升目标
4.1.1 主题特色校园
        大学校园让人记忆深刻的往往是具有标志性、特色性的景观节点,深职院作为世界著名花城的一部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校园的主题特色景观也是校园发展的重中之重。
4.1.2 人文精神校园
        秉承深圳特区改革创新精神,立足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发挥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交融共享,多元合一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以包容的心态、博大精深的学识将深职精神、特区精神得以展现。
4 .1.3 人性化校园
        “人”是校园最重要的使用者,大学校园景观的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秉持兼容共享、功能多样、弹性空间的理念,利用景观的合理化设计,发挥出校园景观在校园师生教学、娱乐、交流、休闲的互动联通作用,形成寓教于乐、共进共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4.2 提升策略
4.2.1 串联1 条校园特色景观漫步道
        通过串联校区的慢行系统,提取出最具校区特色的校园大道,串联成一条校园特色景观漫步道。一条4.5 米宽的致行之径,综合了车行道、自行车专用道、漫步道、小型休闲空间。沿线遵循多杆合一的原则,整合照明灯具、标识系统、导向系统等各类校园配套设施。并对绿化带做地形、路缘石的小型改造, 提升道路两侧的海绵设施功能。
3.2.2 提升六大类型空间- 打造校园特色景观大道
        每一个校园都有一条特色景观大道,例如武汉大学的樱花大道、厦门大学的凤凰木大道,深职院在深圳建设世界著名花城的背景下,同样需要打造一条校花大道,提升校园的景观主题特色。
4.2.3 提升六大类型空间- 激活校园景观轴线
        大学校园景观轴线往往是最具标志性的节点,能够提升整个校园景观氛围的仪式感,融入校园文化,并提供多种功能活动空间。 针对深职院留仙洞校区的特点,提取校区的特色轴线进行激活改造,形成校园标志景观,加深师生对场地的印象,提升师生对校园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感。以凤凰木为基调树种,彩色艺术铺装 ,通过对学习的过程拆解, 形成人文之道轴线——始学 广场、循序桥、求知方院、渐进阶、用智广场和解道广场的完整序列。
4.2.4 提升六大类型空间- 优化湖体景观
        大学校园滨水空间是校园空间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并以其独特的景观性影响着人与人的各类交往活动[4]。提取校园内溪湖进行提升改造,形成校园标志景观,加深师生对场地的印象,提升师生对校园文化与精神的认同感。以洋红风铃木为基调树种,陶瓷透水砖、石材做铺装,增加环湖景观的秩序感,与欧式建筑相协调改造驳岸,打造多样的亲水空间,改善公共活动空间,增加休憩设施。
4.2.5 提升六大类型空间-主题化校园植物景观
        从观赏特性、季相特征、植物文化三个方面出发,筛选出几种适应性较好、景观效果佳的植物品种,如短萼仪花、凤凰木、国庆花等,展现深职院的校园整体形象,打造花漾校园景观。
        高校校园景观的提升建设,已经成为高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已建老旧校区,改善校园生态环境、满足师生日益丰富的场所需求,更是要走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建设道路,营造出真正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空间,让师生在校园中获得幸福感。
        [1]林上海,“三全育人”背景下的高职校园景观建设策略研究[M].园林景观设计,2020,12
        [2]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R].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4.
        [4]祝文静.校园滨水空间体验与分析[M].《建筑与环境》2012年 第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