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绿色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40卷7期   作者:朱海敏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可认证的标准
        朱海敏
        广州金博物流贸易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  5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可认证的标准。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各项政策都走在国内的前端,本文以上海中海建国里住宅项目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为例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介绍。
        关键词: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资源节约
        近年来,绿色建筑的以人为本、质量性能优良、经济环保等优点受到了人们青睐,但是建造绿色建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有着严格的标准,为了达到可认证的标准,设计师需要对设计方案不断地论证优化,对建筑本身的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等系统统筹设计深化。
        一 工程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肇周路以东、肇周路以南、建国里一期以西、建国新路以北。申报绿色建筑二星级认证主要为6栋住宅楼及其配套建筑,分别为1-6号楼,共804户。项目总用地面积68263.00㎡,总建筑面积190164.7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4257.42 ㎡,地下建筑面积 55907.29㎡,绿地率35%,机动车停车位 1651 辆,非机动车停车位 1022 辆。本项目在前期设计时,就采用相应的整体设计过程。业主方与设计单位及专业绿建顾问团队积极沟通,设计中将绿色建筑设计结合于整个项目之中。
        二 绿色建筑特征
        1节地与室外环境
        1.1无障碍设计
        住宅的无障碍设计是文明社会对高层住宅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群体也是文明社会的需要。中海建国里室外建筑入口为无障碍入口,人行通道直接连接到市政道路,设置无障碍设施并与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施相连接。室外场地平整,所有人行道路均连接在一起,并与场地出入口及建筑无出入口均有无障碍措施相连。小区内部场地平坦,道路标高基本一致,通行方便,居住区道路、绿地、公共走道、公共服务设施均按照无障碍设计,场地坡度不大于3%。
        1.2地下空间利用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仅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措施,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已经成为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居住环境、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有效节省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中海建国里地下建筑总面积55907.29平方米,主要功能为汽车库、送排风机房、配电房、水泵房、非机动车库等,空间布局合理,达到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目的。
        1.3热岛强度
        场地内各种形式的绿化对调节空气温度和改善空气湿度均有显著效果。合理地配置场地绿化,不仅满足视觉方面的要求,同时具有遮阳、蒸腾、过滤、组织通风以及降低噪声污染等重要作用。项目通过大面积设置绿化,降低热岛强度,改善人行体验。
        2节能与能源利用
        2.1建筑与围护结构
        合理选择外窗、门窗及屋面的材料可以大幅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1]。考虑到外墙在外围护结构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而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太阳辐射尤为强烈,合理选择保温隔热材料,处理好结合处的“热桥”是控制墙體热损失的两个设计要点[2]。屋顶相对外墙所占负荷比例较小,但是若保温隔热性能较差,会严重影响顶层房间的热环境,大大增加空调系统负荷。中海建国里在保温材料的选择上选择35mm岩棉板,有效降低了热损失。建国里二期项目1-6#楼,设计建筑全年空调负荷较参照建筑全年空调负荷的降低幅度最低为16.85%、最高为25.48%,被动式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2供暖通风与空调
        空调系统能耗对于建筑能耗的贡献巨大。本项目设计安装高效节能多联机空调系统,设备IPLV 达到6.0,较国标提升不低于50%。建国里二期项目 1#、2#、3#、4#、5#、6#设计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较参照建筑的降低幅度分别为 33.33%、33.33%、33.42%、33.10%、33.33%、33.43%。
        2.3照明与电器
        中海建国里项目照明设计遵照《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所对应的照度标准、照明均匀度、统一眩光值、光色、照明功率密度值、能效指标等相关值的综合要求。住户内照明采用就地控制方式;公共地下室采取分区照明控制。设备机房、门厅、走廊、电梯厅照明采用就地开关控制方式。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3.1给排水系统设置
        中海建国里项目水源使用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16 MPa。从肇周路市政道路(两路)市政给水管上分别引入1路DN300给水管进入本地块供给生活及消防。在这个项目中,在室外排水系统设计中,我们也采用雨、污分流制。

屋面及室外雨水排至市政雨水管网,由室外场地雨水口及屋面雨水立管汇集至室外雨水井,经场地内雨水管网汇集分散排至市政雨水管网,空调冷凝水、阳台雨水间接排至室外排水沟或13#排水沟头。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排放系统,不同高度屋面雨水独立排放。屋面雨水按重现期为50年设计。汽车坡道出入口重现期按50年设计。合理的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是绿色建筑设计一个重要内容。
        3.2用水计量
        居民住宅实行一户一表制,水表设置在水表井内。本项目设计了三级水表用来计量给水用水量。在市政上水管处,安装了地块总表 DN300,同时,安装了生活泵房水表作为 2 级水表;3 级水表 DN25 位于供水末端,计量各住户的生活用水。无未计量的支路。
        3.3非传统水源利用
        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雨水回用对于节约水资源是相当有益的。本项目结合场地的地形地貌,合理汇集并利用雨水进行绿化灌溉、道路洒水以及景观水体补水。本项目非传统水源利用量约为6381.65 m?,项目年用水量约为582990.09 m?,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为1.09%。在设计状态条件下,室外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均100 %使用的回用雨水,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4.1节材设计
        本项目可再循环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6.40%,大量选用高强度钢筋,高强度钢筋比例占到总受力钢筋比例的99%。此外,项目所有混凝土及砂浆均选用预拌材料。
        4.2材料选用
        本项目选用材料中未使用国家和当地明令限制或禁止使用的建材及制品。
        5室内环境质量
        5.1室内声环境
        外墙构造:水泥砂漿(5mm)+岩棉板(35mm)+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200mm)+水泥砂浆(20mm)
        分户墙构造:水泥砂浆(20.0mm)+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B06(200.0mm)+水泥砂浆(20.0mm)
        楼板构造:木板(10.0mm)+水泥砂浆(30mm)+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XPS)(20mm)+钢筋混凝土(120.0mm)+水泥砂浆(20.0mm)
        外窗构造:金属隔热型材(5Low-e+12Ar+5)
        本项目室内噪声主要来源为空调机组噪声,室外噪声主要为交通噪声,通过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构造及选用低噪声机组,有效控制了室内噪声。
        5.2室内光环境与视野
        本项目各楼栋与相邻建筑的直接间距超过18m,室内视野情况良好。本项目地面及墙面均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主要功能空间通过采用浅色饰面等有效的措施控制眩光,眩光值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要求,不舒适眩光指数(DGI)最大值为14.3,小于标准值27的要求。
        5.3室内湿热环境
        健康是人们关注的首要问题,基于此,必须做好住宅室内空气品质设计。同时保证舒适性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本项目住宅南向均设置南面阳台且多层的南向窗户安装塑钢中置百叶遮阳窗。项目厨房排油烟风管均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到油烟净化标准后高空排放。卫生间均设置可开启外窗,主要靠自然通风的形式进行通风换气。
        本项目地下夹层和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库,设置机械排烟系统。补风量不小于排烟量的50%,均利用自行车坡道自然补风。本项目地下车库设计了一套一氧化碳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地库一氧化碳浓度,当浓度超过30mg/m?时即自动联动风机进行排风。一氧化碳传感器的布放按照防烟分区均匀放置。
        三 成本增量分析
        通过对本项目各种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统计,项目基准为项目采用传统技术,从而得到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根据相关统计,项目总增量约为640万元,折合35元/㎡。
        小结:
        本项目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经过了充分论证,采取了主动式的节能技术,减少了成本昂贵的绿建措施,充分节约了成本,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与建筑设计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绿色建筑的宗旨。近年来,中海地产持续秉持为业主营造绿色居住环境与健康生活的准则,以探索未来人居生活模式为目标,充分结合新时代科技智能化产业发展,不断创新与实践绿色建筑理念,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泽平,李珠,董彦莉.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工程力学,24(s2),121-128,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钱伯章,朱建芳.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技术进展.建筑节能,37(2),56-60,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