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7/7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月40卷第7期   作者:姜颖娟
[导读] 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较高的强度和完整性,
        姜颖娟
        身份证号码:33012719790801****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较高的强度和完整性,在建筑行业已经普遍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强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管控,提升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优化建筑项目的安全性、耐久性,为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分析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
(一)完善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方案
        1在安装模板时要注意避免在料斗下方作业,以确保施工安全。在浇筑深基坑时要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在完成所有环节的施工后,应全面检查整个施工阶段,尤其是重点区域,并加强质量问题的整改。
        2重点管理好钢筋结构制作环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全面检测电气装置的应用和操作机构内容。技术人员要重点关注混凝土搅拌作业,严格控制好原材料配比,同时加强现场作业控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完成各项操作。
(二)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1施工企业要注意提高自身风险处理能力,提前制定风险预案,并且加强组织应急演练,保证在发生安全风险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避免阻碍工程的正常施工。
        2在施工中,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就要做好风险防范体系的构建,严格把控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以保证顺利完成工程建设。
        3在合同签订前要仔细研究合同内容,确定工程结款方式,如果发生拖欠工程款问题要及时解决,有效支持项目建设。
(三)提高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检查各个环节的质量情况,明确钢筋混凝土的结构配比,严格审查结构设计是否达到工程需求。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初期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各项内容规定合理配置结构。在完成混凝土材料搅拌后第一时间审查混凝土质量情况,并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工具,整改混凝土配置和施工中的不足。管理人员还要实时监督管理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意识,确保他们严格遵守建设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好各个建设阶段,以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完成。
        二、浅谈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措施
(一)建筑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
        1准确定位标高,详细记录放线测量中各项数据信息
        为了提高标高数据的准确性,则要进行复测审核。比如在某住宅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将标高测量定位好后做好基础模板垂直度控制,监理人员进行复测,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偏差。
        2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要用模板支撑体系承载其重量和侧压力
        而在这个阶段有着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所以要保证模板支撑能力,同时还要明确模板易拆卸的特点。主柱是建筑工程模板支撑体系中的主要承力部件,通常采用较多的立柱材料为钢管。在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模板垂直度进行合理控制,通常用支架连接好立柱,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支架分散重力的作用。在搭建模板体系时剪刀撑是最常见的连接形式,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有效提升模板支撑体系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建筑施工中钢筋施工技术的应用
        1钢筋绑扎形式
        工作人员在绑扎钢筋前要明确计算钢筋规格、数量、类型等,确保满足建筑工程要求。通常用铁丝连接固定钢筋交叉点。

在绑扎钢筋过程中要预留一定距离,弯曲处理接头位置,以提高钢筋绑扎的牢固性,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发生位移甚至脱落等现象。绑扎人员要注意在尽量远离最大弯矩处设置钢筋绑扎接头。此外,工作人员在绑扎钢筋过程中为了保护好钢筋合模板材料,就要做好垫层防护,实现钢筋结构性能的优化。在绑扎双层钢筋网时首先要预先设置好相应的钢筋撑脚,避免在绑扎钢筋过程中对钢筋定位的准确性产生不良影响。在绑扎板与墙之间钢筋网的过程中需要扎紧靠近外围钢筋交差处之外的其他位置。工作人员要注意精准地绑扎钢筋位置,避免在浇筑混凝土阶段钢筋结构发生位移的情况。
        2钢筋焊接方式
        要避免在主筋位置焊接钢筋,保证焊接工作在电板、帮条或焊缝等区域内完成,实现钢筋连接稳固性的优化。工作人员在选择钢筋焊接方式前要明确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焊接方式,做好焊接重点控制。比如使用搭接焊或者帮条焊时为了稳定钢筋材料,避免损伤钢筋,则可以选用单面或者双面焊接。当前建筑工程钢筋焊接使用频率较高的焊接方法为双面焊,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使用单面焊,且要注意控制好焊接质量。
(三)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1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
        当前常采用泵送方式浇筑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首先要科学配置混凝土材料,通过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混凝土浇筑过程要尽量避免间歇,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暂停,那么要保护好上一层的混凝土,在初凝前继续浇筑并且充分做好振捣,避免发生断层、裂缝等问题。分层浇筑、分段浇筑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常用的方法,如果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法,则要注意控制好每层浇筑厚度,按照2m左右的标准控制浇筑倾落高度,按照≤3m标准控制竖向倾落高度。
        2应用振捣施工技术
        在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刻开展振捣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由于混凝土密实度直接受振捣质量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控制振捣作用。根据浇筑面积确定振捣设备,通常用3-4个振捣棒振捣混凝土结构,按照1.5mm-2mm的标准控制振捣棒间距。振捣人员在施工中注意观察振捣位置是否出现气泡、泛浆等问题,连续振捣每个振捣点避免漏振和过振。振捣器要快插慢拔避免碰撞到钢筋结构。同时,还要保证均匀振捣,按照设计标准对振捣速度、时间、位置、顺序进行控制。
        3应用养护技术
        在养护阶段最关键的两个因素就是温度和湿度。温度是导致出现施工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就很容易出现温度裂缝。为此,在养护阶段,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就要进行洒水降温以达到保湿的作用;如果温度较低,就要覆盖草帘或者薄膜以保证外部温度。在冬季,工作人员尤其要注意保温工作,通常需要为期7-14天的养护工作。检测人员要明确混凝土结构强度、稳定性,当达到拆除标准后可以将模板拆除。在拆除模板后继续开展保湿养护,避免发生干缩裂缝。
(四)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表层或者内部会由于钢筋混凝土施工后产生收缩出现裂缝等问题,进而对结构的整体安全性产生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着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应当加强建筑结构整体完整性、稳定性方面的控制,避免材料脱落。当前为了解决裂缝问题常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该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作用明显,在建筑物渗漏、重复浇筑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束语
        综上述,现如今,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而当前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最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有着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过程简单灵活,所以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控才能切实达到工程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谭廷军.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30+132.
[2]王东峰.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J].居舍.2020.(25):29-30.
[3]林财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20.46(08):86-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