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期(上)   作者:李妮妮
[导读] 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和必然趋势,
        李妮妮
        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烟台分公司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3
        
        摘要:自然资源信息化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现实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国家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信息支撑。当前,我国已步入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文明新时代,对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配置提出了新要求。如何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区域协调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成为目前热点研究之一。文章主要探讨了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国土空间;规划
        引言
        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首先,生态环境的现状已成为评估资源和环境可持续性的空间和空间规划以及“三线”定义的重要依据;其次,科学的空间规划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要素支持,促进人与国家关系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生态文明与国土空间规划
        1.1生态文明内涵
        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经过归纳梳理,大多研究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生态文明演进等角度对生态文明的定义进行解读。如从自然的角度认为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生物间的和谐共生共存关系,广义的生态文明则指包括人在内的一切自然存在物具有的协调平衡状态。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属于总体的、宏观的人类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即生态文明与自然观和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与时代呼唤。
        1.2国土空间规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摆在突出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后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其核心观点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满足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生态文明理念将对国土空间规划产生巨大影响,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国土空间规划是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我国对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还缺乏丰富的理论以及实践经验,对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国土空间规划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国土空间规划内容完善。因此,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一种全新的规划类型,是综合性规划,是“多规”的重构和有机融合。新时代规划更加注重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品质提升、存量优化、人文特色、创新活力等内容。合理规划国土空间,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开展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生态文明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化建议
        2.1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理念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理念已由增量时代的物质规划向存量时代的品质规划转型。过去空间规划更加侧重规模、保发展,而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要做到保护与发展协调统一。

对此,编制工作者应转变过去传统的扩张型规划思维,摸清底图底数,加强对现有土地、森林、海域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不断提升其价值;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以及底线思维,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注重以人为中心,增强空间和资源的生态化、品质化、社区化,塑造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国土空间;转变空间资源粗放利用模式,体现存量优先、精明增长、精准配置、分类施策,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2.2改变国土空间规划传统思维和方法
        首先,编制工作者应转变原来的单一、不系统的规划思维模式,采用全面的、系统的、战略的、有底线的思维模式。在综合分析全域空间、“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人口、经济等方面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创新、统筹协调规划,在守住其资产底线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地促进资产价值的有效提升,以激活地区发展活力。其次,应改变规划方法。以往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者主要采用的是统计型、图形型的方式方法。对此,编制工作者应在遵循生态理念要求下打破这种模式,采用网络化方式,将以品质以及效率为主导,更好地协调好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关系和秩序。
        2.3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规划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由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向着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由速度型的增长模式向着质量效益型的增长模式转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然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必须对自然资源进行高效、集约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改变,人们不满足于物质财富需求,对精神财富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应通过国土空间的合理规划为人们创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除此以外,针对目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不充分的问题,还需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区域发展格局,对各区域发展的情况进行优势对比,由先进城市带领城乡共同发展,并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国土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进一步提高对国土空间资源的利用率。
        2.4?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配置方式
        第一,要坚持战略引领。积极响应国家、地方重大战略要求,聚焦区域发展重点和核心问题,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对经济开发、生态建设、公服设施、基础设施等各类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优化各类空间布局,促进各区域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高品质生活。第二,加强趋势影响的分析和预判。对历年的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交通、城镇化等进行变化趋势分析,识别规律和问题并分析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类方法科学预测资源需求量以及空间格局演变,为合理优化配置国土空间布局和要素提供支撑。第三,统筹优化空间格局。把握区域国土空间开发演变历史特征和规律,综合分析自然地理格局、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匹配关系,并围绕发展定位目标,重塑“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等各类空间格局,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体功能突出的“开发-保护”格局,以引导合理开发,注重布局与功能匹配。第四,强化资源精准配置。在资源和空间紧约束的条件下,精准高效配置资源是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通过统筹考虑人口、经济、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存量挖潜、发展战略、交通谋划等确定各区发展重点和策略,并根据优先保障区域重大设施、重点保障产业平台建设、精准保障基础民生空间等原则,对资源和要素进行精准高效配置,并进行差异化分区施策。
        结束语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为了满足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建议通过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理念,改变国土空间规划方式,明确社会经济发展对规划的要求,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优化配置,以促进我国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谢美娇.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探析[J].安徽建筑,2020(10):185~186.
        [3]张浩为,吴江.生态文明理念视角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