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风景园林施工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林素荣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林素荣
[导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身份证号码:45012219770815XXXX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建设进程,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已经在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在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工程更加完善,整体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就需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采取完善的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从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生态;风景园林;技术
        引言
        城市园林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升园林的景观施工技术水平对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园林的景观施工不仅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较高要求,还对绿植移植,花展布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实现园林建筑的社会功能。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升现代园林的景观施工质量,满足园林建设的工程设计要求。
        1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工作
        园林工程的施工效果会受到整体种植水平的影响,植物的种植也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灵魂。为了达到植被种植的效果就需要在工程的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因此,需要保证园林工程种植施工的合理性。首先,工程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整个设计方案的宗旨,掌握设计的目的,解决设计与施工之间的矛盾。其次,在进行园林绿化施工之前,还要对当地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水文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把握施工中的重点与关键环节。对于植被种植的植物进行对应的选择。最后,在施工之前还要做好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管理。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以及质量管理要求,确保施工过程根据严格的规范进行执行,同时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1.2定位放样施工
        基于生态化风景园林项目本身具备了很强的繁杂性、系统性,并且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特别严苛,所以在项目施工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务必要正视定位放样工作的关键性,这样才可以保障施工品质达到预期目标。详细而言,在工程项目进场开工阶段中,施工人员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明晰定位放样的工作要点,主要体现在:①应该重视栽种、开挖施工环节的放样工作。在栽种和开挖树坑时,应该将定位放样的位置精准地测定出来,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参照工程设计图纸,对植株的位置做出定点放样,同时将相应的标记做好,通常状况下都会使用石灰来做标记。另外,在移栽树木的时候,也应该将定点放样工作做到位,同时预留足够的树木生长所需的距离;②定点放样期间恰当使用平板仪联合法。在运用这种方法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目标控制点,唯有找准目标控制点,才可以使定位放样更为精准。同时,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考虑施工时的天气情况,然后将工程设计图纸放在平板上面,并且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程标准完成相应的操作,以减少定位放样施工中误差的产生。此外,在运用这种定位放样方法时,还应该多方思考地形因素,如果地形情况具备了一定的复杂性,那么施工人员就应重点关注工程设计图纸和仪器之间是否配套,用以尽可能地防止或减少误差情况产生。
        1.3合理改良和处理土壤
        土壤调制技术在生态风景园林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不同地域的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和生长条件。因此,在建设施工生态风景园林过程中,必须严格管控土壤调制技术。1)在对土壤进行改良时要以植物的生存条件为基础。例如郁金香原产地在地中海地区,比较喜欢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又如杜鹃、山茶、红枫和白兰等植物喜欢酸性土壤;而黑松、紫藤、丁香等植物喜欢碱性土壤等。2)土壤调制改良完成后,必须做好土壤检测工作,当确定土壤适合植物的生长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作业。


        1.4植物栽种技术
        进行植物景观施工需确定景观的整体造型和风格特色,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及栽植方法,按照植株大小合理设计植株间距。在栽植过程中需要挖穴,穴位的大小可以参考实际植株土球的大小,一般来说,穴位的形状多为U型或圆形,比植株土球高度深10~30cm,直径要大20~50cm。进行植株栽植前,要先清理穴位内的石块或其他垃圾,对植株进行修剪,去除病枝、枯枝,过密、过疏的枝丫也不能保留。进行植物栽植时,需按植物的种类特性进行栽植,注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栽植技巧,根据植株种类选择不同的养护方法。完成栽植后,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降水量对植物进行浇灌,并修剪植物的枝叶,完成植物的造型塑造,体现造型的美观性和观赏性。
        2生态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规范工程的施工管理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范围非常的广泛,需要大量的施工材料以及各种类型的辅助材料。针对这一情况,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现场应设置相应的建筑垃圾堆放处,如果施工企业对于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不到位,则会导致垃圾的逐渐增多,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从而产生环境的污染。另外,还会对整个园林植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威胁。因此,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就需要严格规范施工管理措施。对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的处理。另外,在施工中还要加强其他施工管理措施的应用,尤其是植被和材料的领用,要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确保各种材料的合理应用,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需要按照设计的图纸开展施工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园林设计的理念,同时需要通过进行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来实现这个理念。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项目在实施的阶段,应该在充分理解设计理念和了解设计图纸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工程施工是园林建设的主体,如果没有能理解设计的理念,这将会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不能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而设计的最终效果也无法体验出来。所以,要想全面提高城市园林景观工程的整体质量,首先就是需要掌握园林景观的实际需求和设计的理念,想要熟悉了解景观工程的具体要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的图纸来进行各项施工。对于一些特殊方面的技术,比如园林景观的内部布置和围墙的施工等,都需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要求,并且需要把园林的绿化植物放置到规定的位置上,保证间隔的距离的合理性,从而提升园林的整体布置水平,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此外,还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和施工的方法,严格执行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细控,切实提高整个园林景观的整体水平。
        2.3园林养护工作
        在生态理念的观点下,开展风景园林项目时,应当重点考虑提高绿化植物的存活率。要提升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在施工完成以后,应该将园林养护工作做到位。在运送绿化植物时,相关养护人员应该随时关注植物的运送状态,对植物的捆扎情况、土球保护情况等做出有效监管,以保证运送途中的温湿度可以达到绿化植物的需要。在植物栽种完成以后,应该定期对其做好浇水、追肥、清除杂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以确保植物生存环境适宜。
        结语
        生态风景园林建设施工中,涉及了多个技术和环节,例如建设图纸设计环节、土壤调制改良技术、植物后期养护技术等。因此,为了确保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施工质量,相关单位必须对各种施工技术和环节,采取合理科学的管控措施。此外,基于生态风景园林,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必须针对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此为我国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伍爱华,李露.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23).
        [2]林书声.浅谈园林景观施工管理控制难点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0(5).
        [3]王明祥.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现代园艺,2019(24):181-182.[4]齐晓燕.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9(24):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