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巴林右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 02515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已经离不开电。变电站运行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运行质量。为了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运行维护人员有必要分析电力运行中的故障原因和故障发生时的处理方法,总结变电站运行中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方法。
关键词:变电运行;跳闸故障;电力设备;处理方法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了促进电力工业的蓬勃发展,提高输电质量,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加强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及时消除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
1变电运行定义
根据电压等级,电力系统可分为35 ~ 60 kV、110 kV、220 kV、500 kV和750 kV,配电电压等级可分为3 ~ 10 kV、35 ~ 60 kV等。目前电力部门的电器有5 ~ 15kV电压的高压电器和110 V、220 V、380 V电压的低压电器[1]。
2变电站运行中跳闸失败的原因
在输电过程中,由于特殊原因会自动断电,称为变电站跳闸。在特殊情况下,继电保护装置中的线路会自动短路,以减少故障的影响,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根据实际情况,变电站运行中跳闸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下。
2.1设备故障
供配电设备老化是导致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区都围绕变配电系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升级改造工作,旨在提升变配电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然而,在一些地区,供配电系统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线路设备老化的问题。另外,设备运行周期长。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没有及时维修或更换老化的线路设备,设备就会过载,最终导致实际运行中频繁跳闸故障[2]。
2.2外部因素
一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线路不通畅,如沿线树木生长过快,会对线路运行造成影响,为变电站运行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设备材料被不法分子破坏盗窃,导致跳闸故障频发。第三,线被丝带、绳子、风筝等缠住。,也会导致短路事故,进而因跳闸故障威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3]。
2.3变压器组因工作量过大而损坏
高压变配电系统作为一个地区电能正常安全使用的重要保障,需要将电站传输的高品位电能转化为用户终端的可用电能水平,然后通过输出线路输出电能。各地区的电能使用有很大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用电高峰期间,高压配电装置往往处于高负荷状态。一旦实际负荷水平超过变压器组的负荷水平,变压器组就会损坏,线圈过热会导致跳闸故障,最终对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的安全构成威胁。
2.4主变压器开关跳闸故障
主变压器开关跳闸主要是指变压器电气设备跳闸,与变压器所承受的负荷、变压器的油位、油温密切相关。变压器设备中瓷套管的冒烟故障和闪络故障也会引起跳闸,从而产生故障。
2.5不规则人工操作导致的跳闸
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设备检查计划,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稳定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与操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领导班子比较年轻,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有些管理岗位甚至名存实亡,难以发挥各自的职责,这也是变电站运行中频繁跳闸故障的原因之一。
2.6设备更新不及时跳闸
变电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长期运行会加剧设备的消耗和损坏。因此,变电站中的重要部件必须定期检查和更换。不执行这些任务将影响变电站系统的运行,降低变电站的供电能力。而且,如果变电站设备不及时更换或维护,会导致设备长期过载运行,导致变电站系统跳闸故障。
3变电站运行中跳闸故障的类型及处理
3.1线路跳闸的处理
处理这类故障,首先,当线路跳闸时,让有关人员及时检查变电站的自动装置,检查其保护性能,迅速判断故障。二、全面、认真检查变电站系统中的记录仪设备和断路器设备。第三,开展相应的强送电处理工作,准确判断强送电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使处理更加专业。同时,在强送电过程中,需要对变电站的系统调度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处理工作的科学性。
3.2主变压器开关跳闸处理
故障处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检测变电站开关用电的正常情况,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二是详细检查变电站DC系统设备的工作情况,分析电力系统录波设备的波形情况,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三是应对变压器设备的强送电。在输电过程中,要观察设备的工作情况,分析设备的故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
3.3主变压器后备保护动作三侧开关跳闸处理
故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一是在检查变电站系统的相关设备时,应重点检查系统中的电力保护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压板进行集中检查,避免漏检。二是认真检查变电站运行中的系统录波设备,分析其故障,审查变电站运行阶段的设备保护范围,及时有效地检查出各种故障,确保检查质量。第三,检查变电站操作系统中的中性点,分析其保护方式。
4变电站运行中的设备维护与管理
4.1重视特殊装置和设备的管理
在日常工作中,应以设备资产为核心,以维护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为目标,有效突出设备的经济效益,增强设备的社会效益。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变电站电力设备的组成材料并不单一。受气候问题和环境问题的影响,电力系统中也安装了一些特殊的保护装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备会出现腐蚀、生锈等现象,进而导致故障。并且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会严重老化,所以工作人员平时要注意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注意对设备中特殊部件的检查和保护。针对设备中的故障点,需要进行隔离,避免故障范围扩大,充分维持设备的运行。
4.2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如果没有制定出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就很难为设备的维护提供帮助,也就无法保证设备的安全。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维护规章制度,可以为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提供指导。通过划分岗位责任制,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找到负责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故障,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4.3做好故障预防工作
要想避免失误,就要做到“预防”,明确大多数失误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了避免绊倒,应增强技术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增强综合能力和水平。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工作,更新设备零部件,按规章制度进行检查,排除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故障排除。并掌握倒闸操作,避免故障范围的扩大,安排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工作,使变电站系统实现稳定正常运行。
4.4完善变电站系统的功能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变电站系统的监控尚未达到完善的模式,导致变电站运行维护困难。在实际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变电站系统的监控功能,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不断完善继电保护系统,使其可靠。此外,企业管理者需要制定一套变电站运行维护的维护制度,督促运行维护人员积极开展变电站运行维护,改善工作态度,促进维护人员工作水平的提高,有效降低变电站系统故障的概率。
5结论
变电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具体的保护措施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当故障发生时,运行维护人员应切实分析故障的类型和原因,并落实相应的预防管理措施,落实和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变电站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方鸣,吴刚.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及处理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11):256-257.
[2]吴家彪.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预防及处理[J].集成电路应用,2018(12):51-52.
[3]曾国海.变电运行中跳闸故障分析及处理技术要点[J].机电信息,2017,5(33):115-116.
[4]黎进光.变电运行中的事故跳闸及处理分析[J].科技 创新导报,2018,15(34):53,55.
[5]杜琳.浅谈变电运行安全问题及故障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6):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