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研究 邹张生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邹张生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日渐完善,建筑工程领域已进入全新时代,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也同样得到从业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系日渐完善,建筑工程领域已进入全新时代,工程造价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也同样得到从业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影响很大,尤其是工程造价控制层面,如果不能有效把控其影响点,将会对建筑工程质量以及未来应用产生不良效用。在本文中,笔者将会针对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问题根源实施初步探讨,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变更;工程造价控制
        1、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所带来的影响
        1.1、对工程概预算的影响
        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极为深远,其往往会直接导致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依照建筑行业已有数据,建筑工程变更带来的工程造价增加量在工程最终结算中占据很大比例,这就导致建筑工程前期预算过程所编制的资金无法满足工程实际实际费用消耗。此外,这种变更也会引起建筑工程结构、功能、材料以及建设标准的变化,这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更为明显,三超问题更为频繁,建筑工程发展秩序被打破。
        1.2、对工程签证索赔的影响
        工程变更极容易引发工程建设进度被拖慢,周期被拉长,此时,施工单位将会发起索赔,进而引发建筑工程项目投资增加。此外随着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很多承建企业为确保自身在投标报价环节拥有足够优势,往往会主动让利,这种行为让建筑企业自身的效益空间被严重压缩,此时一旦发生工程变更现象,工程承建企业将会在结算过程利用索赔行为获取对应的利益补偿,而这种现象也直接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陷入瘫痪。
        1.3、工程变更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工程变更很容易引发建筑工程结构、功能、材料以及建设标准的变化,如果变更幅度很小,建筑工程质量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但如果建设过程频发发生变更问题,且变更位置为建筑体关键结构,亦或是变更现象发生在工程建设后期,那么工程质量将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即便施工单位落实最严格的的施工监管体系,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行业经验表明,工程变更发生的时间点越靠后,对建筑所形成的影响越大,而这一影响又有着不可逆的特征。一旦建筑质量受到影响,建筑的质量标准将无法满足,整体强度与耐久性下滑,业主单位面临巨大的使用风险。
        1.4、对工程成本的影响
        工程变更将带来工程量、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建设资源成本的变动,且变更过程需消耗大量时间,甚至某些已完成的施工环节将面临返工重修的问题,这不仅严重拖慢工程建设进度,也会导致工程建设成本超标。如果工程变更发生在建设阶段,变更过程所形成的影响将大幅拉大成本投入,此外,工程变更对建筑体所形成的影响与变更频率成正比,而这种超支投入,也极容易导致某些建筑项目停工。
        1.5、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影响
        工程变更带来的影响不仅局限在工程质量与进度层面,大量变更行为也会直接导致工程费用索赔,如果建筑工程规划周期较短,相关变更资料在完整性与精准度层面存在缺陷,工程竣工决算工作将会出现诸多困难,尤其是那些施工周期较长的大型建筑工程。此外,如果施工现场未能及时进行工程变更签证,也将会引发工程甲乙双方利益纠纷,而某些已建工程的拆除与修改,同样需配备完整的监理环节
        2、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具体原因
        2.1、工程项目前期准备不够充分
        建筑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对于施工阶段的影响十分明显,前期准备越充分,后期问题越少,依照行业现有数据表明,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的选择与决策变化、以及工程勘测期间设计精准度不足是导致建筑工程发生变更现象的直接原因。

此外,如果建筑工程承建单位在办公效率层面存在问题,诸如建设文件批复、批件、拆迁与内部数据文件传递、审核等工作未能及时落实,也很容易导致工程变更现象的出现,而这些现象均为工程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所导致。如果建设单位在前期决策阶段存在失误,对建筑工程项目把控不够精准,如项目投资选择错误、施工建设地点与施工条件之间存在冲突、工程建设投资方案不科学等等。同时,如果前期勘测过程所得到的数据不够精准,建设企业对施工现场条件以及各类影响因素了解不深,也将会放大工程变更发生频次与影响深度。
        2.2、参建方变更程序不够规范
        工程变更现象难以彻底根治,而建筑工程质量与建设效率又直接影响建筑使用价值与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各参建方应建立统一且规范的变更程序。但是,由于各自利益以及影响要素的不同,不同参建方对于工程变更处理的出发点也各不相同,这也导致很多变更操作无法及时处理,停工与返工现象频繁出现,工程造价控制质量严重下滑,各参建方的经济利益难以保障,建筑工程发展也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实际难题,建设单位应从建筑工程本体角度入手,加强前期筹备,强化方案审核,充分落实各项科学控制手段,提高前期设计与调研工作质量,并依照各类变更问题实际,建立更为规范的变更程序。
        2.3、前期签订的合同文件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建设单位编制的招投标合同文件存在一定缺陷,尤其是在工程量计算以及具体工程项规划层面,工程计算错误或漏项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而出现的工程变更资金消耗更是呈现增长趋势。建筑工程各参建单位与企业签订的合同在内容细则层面不够完善,约定内容不明确,工程项目特征描述不够精准,工程量计算存在失误与漏项等,都会放大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所形成的影响。建设单位是建筑工程的受益者,因此,从其利益角度出发,其与委托设计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是一项关键要素,只有在这些合同内容中明确说明工程变更责任,明确规定各参建单位所需承担的义务与职责,才能有效削减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的负面影响。
        2.4、领域专业人员平均素养不足
        建筑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各参建单位以及实际工作人员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各不相同,但是,人员素养却是决定各项工作与环节质量的基础要素,因此,专业人员素养不足问题也是当前工程变更现象难以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专业人员素养涵盖多个层面,如建设单位领导层面的领导决策能力、建设单位勘测人员的设计能力与数据把控能力、施工作业人员的工艺技术掌握程度与责任感、监理单位工作者对施工现场把控能力等等,这些不同单位的不同工作者对工程变更管理控制工作均有着不同层面的影响力。
        2.5、工程变更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建筑工程面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极为复杂,各类突发性不可抗力事件时有发生,如建设过程遭遇洪涝灾害,这些要素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以及工程管理而言极为不利。虽然建设过程存在各项因素难以控制,但是,建设单位可针对性建立对应相应的工程变更体系与机制,可有效削减工程变更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当前建筑领域对工程变更的研究多集中在前期,对于施工过程的控制依旧不够重视,工程变更体系亦不完善,相关机制发展思维也没有深入人心。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变更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具体原因可分为前期准备问题、并更程序问题、合同文件细则问题、专业人员素养问题以及工程变更体系问题,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削减变更对造价控制带来的负面作用效果,应从以上几点入手,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为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有序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晨.工程设计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和研究[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1(05):46-48.
        [2]蔡加强.工程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21(01):226-227.
        [3]刘国林.设计变更对市政工程造价的影响与控制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199-2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