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庆昌
身份证号码:45242419840803****
广西和润投资有限公司 542600
摘要: 建筑物常年裸露在外,建筑物因气温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多因素发生形变甚至坍塌。为此会按照要求修建变形缝。而房建施工结构中变形缝主要分为抗震缝、沉降缝以及伸缩缝等等,这些变形缝能够有效确保建筑的整体施工品质,是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艺,也正因如此,施工人员在进行结构变形缝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结构变形缝的相关施工工艺进行施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简要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变形缝施工工艺的重点。
关键词: 房屋建筑施工;结构变形缝;技术要点;探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发展。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建筑物时常会因为非质量原因而出现不均匀沉降、龟裂等现象。经过长期的摸索,建筑人员发现在建筑建设过程中设置结构变形缝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当施工人员进行结构变形缝的施工时,如何准确把控结构变形缝的施工质量问题,则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质量把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将对结构变形缝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索分析,并简要介绍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难点
结构变形缝对于房屋建筑结构的稳定十分重要。正因如此,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对结构变形缝的施工环节格外重视,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工艺以及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结构变形缝整体施工流程不会出现一丝差错,以防出现工程安全事故[1]。因为结构变形缝施工的重要性使得在结构变形缝施工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施工技术难点,其中主要的施工难点在于模板施工环节以及结构变形缝内的混凝土处理环节。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差错,导致结构变形缝的模板出现变形、跑模或是模板膨胀,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结构变形缝的模板材料选择以及支设模板时,施工人员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除此之外,变形缝内的模板在遭受到挤压之后,会导致拆除的难度增大,所以施工人员应提前做好拆模板的相应措施。在变形缝模板架设完成之后,还需要灌注混凝土,且正常流程中还需要对两端多余的混凝土进行破除,而由于结构变形缝的重要性,所以不能简单进行破除,需要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做好相应的破除准备,以防混凝土凝固后的破除对结构变形缝的质量造成破坏[2]。
二、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
(一)梁模板施工的变形缝技术工艺
在进行结构变形缝中的梁模板施工时,施工人员首先需要认真阅读设计图纸,熟悉图纸的相关数据,接下来则是确认梁的位置。当施工人员确定好建筑中梁模板的施工位置之后,接下来就需要按照先支底模板,后支侧模板的顺序进行模板施工。首先需要固定好梁底板位置之后,对梁底板进行铺设,在铺设完成之后需要将梁底板进行固定,接着则是搭设梁的两侧的侧面模板,之后则是将结构变形缝的侧模板合理铺设[3]。而为了确保变形缝的侧模板搭设,则需要确保底面模板以及侧面的模板两者之间相互垂直,并为此安装一定数量的撑条,并在撑条中加设相应的圆钉,从而确保撑条与模板之间处于固定相连状态,最终顺利浇筑混凝土。而模板中的撑条也并非随意布置,而是需要结合梁截面的实际位置通过计算进行不舍,还需要合理控制撑条与撑条之间的间距。结合以往的结构变形缝实例可以总结出一个经验,那就是当梁的截面尺寸小于30cm×60cm时,量的侧面模板与支撑的撑条之间的间距应为10-20cm,且考虑到模板的刚度的影响,需要确保最大的间距小于20cm,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预防模板的损坏。
(二)柱模板施工的变形缝的技术要点
除了梁模板的施工之外,还需要进行建筑结构边柱的模板施工。当进行边柱模板施工时,为保障结构变形缝施工质量不出现问题,施工人员在进行边柱模板施工前需要通过结构设计图纸,确定建筑变形缝两侧的边柱的尺寸以及位置,待通过现场放线确定边柱的现场所处位置之后就需要开始进行变形缝两侧边柱模板施工。首先按照确定好以后的边柱的位置开始布设边柱的模板。此时需注意面向变形缝一侧的模板暂时无需布设,优先布设其余三面模板。边柱的另外三面模板只需按照正常边柱模板进行架设即可。当其余三面模板架设完成之后最后进行面向变形缝那一面的边柱的模板布设。这面边柱模板架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重点注意的一项施工工艺就是撑条的安装。撑条安装过程中须确保撑条与边柱的目标互相处于垂直状态,以便于结构的稳定以及混凝土的浇灌。撑条母端需要钉入适量的圆钉,钉入的圆钉不应全部钉入撑条和模板当中,而是要在撑条末端留出部分原定,一般预留五毫米的圆钉即可,这样便于进行拆模时将其拆除。变形缝边柱模板架设至梁底模板处,边柱模板上部可根据梁变形缝来进行校正,并通过撑条进行固定[4]。边柱部位的撑条之间的布设应该预留一定的空间间隔,一般以10cm到15cm为最适宜间距。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注意的一点就是边柱变形缝处的撑条布设位置应该避免与拉结栓所处的位置靠近,边柱变形缝需要进行螺旋开孔。在梁与边柱的模板搭建完成之后不应立即灌注混凝土,而是需要认真仔细对对撑条进行检查和对模板位置的校正,确保位置正确,模板支撑牢固以及未出现形变的发生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待混凝土终凝结束之后将之前布设的所有模板进行拆除,模板拆除顺序应该严格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以及“先拆梁后拆柱”的原则进行拆除。首先现将之前钉入的圆钉去除,接着将用于加固的支撑以及撑条去除,紧接着拆除梁的模板,最后进行柱模板的拆除。整个过程须严格按照相应固定流程进行拆除,切忌出现施工流程的错位。
(三)撑条施工技术要点
变形缝的作用各不相同,变形缝的施工工艺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这就使得变形缝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构建-撑条的施工工艺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进行梁侧模支撑时,需先将模板固定,接着用圆钉固定侧模以及撑木,最后用木楔进行固定,此时木楔固定于撑条中部,因为梁的主要承重力集中在梁中部[5]。而在拆除模板时,也是严格按照先取钉,后拆木楔,接着除去撑条,最终拆除模板的顺序进行模板拆除,而在进行边柱侧模支撑时,上述流程基本相同,但是此时木楔需布设在撑条的前中后段,以此确保整个侧模的结构稳定。
(四)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想要变形缝的抗弯和抗剪能力达标,最重要的施工材料就是钢筋,只有钢筋的布设合理,材料强度达标才能确保变形缝达到使用标准。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把质量关,防止使用不合格钢筋。
(五)混凝土的施工
若想要建筑达到适宜人们的居住程度,使得建筑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浇筑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严查进场混凝土质量,且灌注完之后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养护。
三、总结
综上所述,若房建施工中结构变形缝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体施工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节约施工成本,提升建筑质量,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结构变形缝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以防因为变形缝的质量问题最终导致建筑整体结构出现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子徐. 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 房地产导刊,2020(11):99.
[2]冯晋波. 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 砖瓦世界,2021(2):29.
[3]潘彦彦. 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197.
[4]贺加付. 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 房地产导刊,2019(9):89.
[5]李姗姗. 房建施工结构变形缝施工技术要点问题分析[J]. 城镇建设,2018(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