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郝勇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广泛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集中的监视和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
        四川富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雅安市  6254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广泛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集中的监视和控制,以实现电力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本文概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分析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关键词: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优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电网管理和运行的必然趋势,在行业内部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定位为:为电力网运行、调整、维护等工作提供信息服务、数据采集、系统监控等功能的系统,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中,电力调度自动化成为主要的方向和目标,是电网和电力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体系。
        1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构成
        1.1 主、备服务器
        主、备服务器是对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实时数据以及历史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储存的数据主要服务于调度工作站、主、备前置通讯机以及维护工作站,发挥的功能与应用服务器相似,主、备服务器还要监控各工作站进行日常工作时的工作状态,对通信网络进行监视,并对计算机网络设备与监控系统所承担的任务进程进行报警,以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1.2主、备前置通讯机
        主、备前置通讯机主要进行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处理,接受并响应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命令。
        1.3多串口网络通信服务器
        多串口网络通信服务器是通过协议进行工作的,可以直接与网络系统相连接,类似于网络组中的成员,有利于主、备前置机进行切换,不仅完全替代了传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通道控制与串行通道板,而且还能够进行多种语言的编程,且操作极为简单、便捷。
        1.4 时钟同步系统
        时钟同步系统与系统中的时间相连接,并将系统中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还可以采集系统频率,从而实现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时间的统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时间统一是指与网络系统中时间同步,且与时钟的时间统一。
        2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应用
        2.1 AGC/AVC 系统应用
        AGC/AVC 系统可以实现发电自动化管理,同时可以对低压端进行有效控制。通过数据库的构建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当出现问题时可立即根据数据匹配出对应的控制策略且能够进行警报。以 SCADA 数据为基础实现质量审核,在迅速处理数据的过程中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从而使电网处于稳定状态。系统依托于负荷曲线可达到动态监控与调整的目的,有效控制网损,使运行成本经济性得到保证。
        2.2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应用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该功能对相关的通讯设备进行有效管理。首先,它运用软件对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与加工,之后,将处理好的信息数据传输到主站,以此来堂握各个分站运行情况。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该系统便会发出警报铃声,相应的应急管理程序也会迅速的进入到工作状态中,以促进对突发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与解决。除此之外,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够保留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信息数据,帮助调度人员对当下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明确的把握,进而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


        2.3 数字仿真应用系统与PAS软件应用
        数字仿真应用系统利用计算机为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创建了虚拟电网模型,为其提供了一个仿真度极高的模拟环境,让电力调度工作人员能够贴近实际,模拟电网模型仿真训练。这不仅有效促进了相关电力调度人员实践技能的提升,还保障了电网系统的稳步运行。PAS 软件可以全面、有效的研究各类的信息数据,同时还是一个体系调控的科学工具。PAS软件的应用不仅方便了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为其工作的顺利展开带来有力的指导与帮助,还能够对紧急突发事故进行有效处理,并提供各类研究评判的依据、实践工具与良好的决策方式。
        3电力调度自动化的优化
        3.1 实现网络构架的有效扩充
        首先,架设移动工作站。移动工作站对检测与维护的要求较高,需要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的日常的维护。移动工作站具有变动性和可移动性,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但是它具有方便、便携的优点,能够携带移动工具到现场,实现对数据核对的实时、灵活处理,进而使得网络的数据检查更加精准。其次,架设远程工作站。在用户之间的距离较远,且对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时,应当架设远程工作站。但是建立架设远程工作站在信息的抗干扰与保密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最后,实现远程维护。远程维护的主要功能是工作人员利用网络监控进行检查,并对端口的问题或者用户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有效的远程检测和维护。
        3.2网络通讯结构的优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利用网络通讯的信息传输功能对其数据进行有效的调整与整合。首先,根据收集的数据信息对数据库进行调整:其次,对后台的语言数据库进行调整:最后,根据其他的网络节点对数据库进行调整。与此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在调整中应当充分考虑到查询方式的有效性,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结构的主体优势,对数据库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保证电力系统的数据库功能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运行状态。
        3.3优化冗余容错的结构形式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过双服务器进行工作,在系统中配备了主各服务器之后,一个客户端可以与两个服务器同时连接,可以对两个服务器进行信息的发送操作,服务器中的控制程序可以对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模式自动检测,实现对唯一数据的转发,也能够将与之有关的信息资料转发给对其感兴趣的客户端之中,客户端也对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自动检测。
        3.4 良好扩充网络体系框架
        对各类计算机仪器设施来讲,在进行同外部系统的互联阶段中,需借助自身携带设施,例如各类网卡以及集线器。同时主体连接介质为八芯双绞线。倘若组网恰恰在相互较为分散的两个建筑项目之间,则其原本内在功能属性会遭受一定负面影响,进而无法发挥既有能力。例如优质保密性能、科学准确性、抵御干扰能力将不良下降。就电网系统整体时效性,则各类指标参数的总体变更也会形成较为直接显著的作用影响。为此,在网络体系架设阶段中,应符合各类工作站的实践标准需求,扩充网络体系框架,促进内网连接的科学合理、系统优质解决相关矛盾问题。另外,对各类应用电力系统包含的早期信息数据应做好综合检测,确保各类数据应用传输的有效理想化,体现综合服务价值。移动工作站服务工作,被引入现场之时,应做好测试管理,完善各项信息数据的清晰核对。
        结束语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能够将电力系统中出现的故陪在短时间内排除,减少故障对电力系统造成的损失。因此,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姜红燕.有关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网络安全问题思考[J].无线互联科技 2014(12).58-58.
        [2]金田,电力调度自动化网络安全与实现[J].科技风,2014(24):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