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原福建和盛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漳州 363005
摘要: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常会应用冲孔灌注桩。冲孔灌注桩质量对工程影响大,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重点论述常见缩颈、塌孔、钢筋笼上浮及断桩等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缩颈、塌孔、钢筋笼上浮及断桩;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引言:
冲孔灌注桩是一种地下成桩工艺,这就使得施工中不能进行观察,在成桩后自然也无法实施开挖验收。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如果出现任何一个问题,就会对整个工程造成影响,不但会降低工程质量和进度,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形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通过某工程项目的一些具体施工情况介绍,总结出冲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出现缩颈、塌孔、钢筋笼上浮及断桩等质量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1工程概况及施工情况
1.1工程概况
某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设一幢配电装置楼,两层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为一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配电装置楼局部设有地下电缆层、消防水池及消防水泵房;一层布置有 10kV 配电装置室、10kV 电抗器室、110kV GIS 室、220kV GIS 室、主变室、辅助房间等;二层布置有二次设备室、电容器室、辅助房间等,建筑总高度为13.90米,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180.32平方米。基础采用d=800冲孔灌注桩,总数155根,桩长26.5-36米,以○11中风化花岗岩层为桩基持力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3450KN,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小于1.0米。
1.2施工情况
冲孔灌注桩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泥浆制作→埋设护筒→冲孔→检孔→清孔→下钢筋笼→二次清孔→灌注水下混凝土→检桩。
灌注桩基础于2017年10月5日开工,2017年12月10日完工,工期65天。该工期不包含检桩时间。
1.3本工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地勘报告资料显示,多根桩位下存在旧建筑条石基础。冲孔过程泥浆渗漏,造成塌孔,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后经研究讨论决定采用边冲孔边下钢护筒的做法,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往孔内添加澎润土及水解决了塌孔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2)在浇筑某号桩的过程中,该桩孔深36米,在浇筑到地面往下6米左右时,由于工人的操作失误,提升太快,导致导管提升太高,脱离砼面层,后再插入砼继续浇筑,施工完成后待满足检测条件时,发现该桩在6.1米处出现断桩的现象,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各相关单位开展断桩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意见,经会议一致同意采取接桩的方案,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有关各方签字,严格执行,并要求在接桩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经过开挖,凿除断桩以上的桩身砼,凿毛,焊接钢筋,浇筑砼(要求提高一标号砼)等工序,后再进行复检,桩身质量合格,满足设计要求。
灌注桩施工中容易出现缩颈、坍孔、钢筋笼上浮及断桩等质量缺陷,造成桩基承载力的下降,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分析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密切注意抓好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力争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
2常见问题分析、预防、处理
2.1缩颈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1.1缩颈问题的原因
1)地质原因。
2)成孔后放置的时间过长。由于某些原因,成孔后并没有及时进行混凝土灌注,泥浆自身的压力不能支撑土质收缩,以及溃流带来的压力,这样就会导致缩颈问题。
3)相邻的桩孔之间相互扰动。灌注桩是先成孔,然后在孔内成桩,周围的土向桩身运动,土体就会对桩身产生压力,也会造成缩颈问题。
4)地层承压水对桩周边土侵蚀。
2.1.2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使用直径合适的钻头成孔,根据地质变化配以不同的泥浆。
2)成孔后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加大泥浆的比重,这样就会增强泥浆对钻孔孔壁的支撑力,就会较少孔壁向内收缩的速度,进而缩小孔径的缩颈程度。
3)采用跳桩法施工,减小相邻桩的影响。
4)摸清承压水的准确位置,在灌注前下入专门护筒进行止水封隔,成桩后经验桩发现缩颈,如位置较浅可开挖进行补救;如位置较深,且缩颈严重,则应考虑补桩。
2.2塌孔问题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2.1塌孔问题原因
1)地质条件是造成塌孔的主要原因,因为砂质土本来就松软,缺少一定的粘结力,所以在冲孔时,孔内就会发生塌孔;有的地质存在回填片石,泥浆无法储存在桩体内,从桩体内外流,水头压力不足,护壁容易坍塌,造成塌孔的现象;
2)施工不当的原因,如在流砂、软液泥、破碎地层、松散沙层中钻进,进尺太快;未及时向孔内加泥浆;或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内出现承压水低于静水压力;或泥浆的比重太小等;
3)在提升、下落钻头过程,遇到孤石、斜坡岩,下钢筋笼时碰撞孔壁,孔壁被扰动,容易发生塌孔;
4)护筒埋设不当,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填封紧密而漏水,或护筒埋设太浅;
5)相邻孔间距过短且施工时间间隔较短而造成串孔。
2.2.2塌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孔位周边回填密实后,钻机就位,并使其保持平稳,不产生位移或不均匀下沉;有特殊情况下可利用加长钢护筒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护筒不发生移动,中心与桩中心一致,并使钢护筒穿越不良地质层。
2)钻进中及时添加新鲜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不同的钻进参数和泥浆参数,起到很好的护壁作用。遇流砂、松散土层等适当提高泥浆比重,不使进尺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可用粘土膏或澎润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钻进(同时常备粘土或澎润土以防万一)。
3)提升、降落钻头和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上下,以避免碰撞孔壁;冲程过程遇片石,实时向孔内抛填片石,采用低冲程将抛填物填入松动地层,待岩石出现平稳后再调整冲程正常施工。
4)护筒埋设时必须用粘土夯实,水中护筒的埋设深度应保证,且上部有固定措施;
5)相邻孔施工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当坍孔发生较浅时,应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 1.0m 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终孔验收合格后尽量缩短后续工序的作业时间及间隔时间。
2.3. 钢筋笼上浮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3.1钢筋笼上浮问题的原因
1)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离钢筋笼距离小,由于浇注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上浮。
2)由于混凝土灌注时,导管埋深较大,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2.3.2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吊放好钢筋笼后应及时把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间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但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不大于6m。
2)当发现钢筋笼开始上浮时,现场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浇注,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标高,马上起拔拆除部分导管,导管拆除一部分后,可适当上下活动导管,每上提一次导管,钢筋笼在导管的抽吸作用下,会自然回落一点,坚持多上下活动几次导管,直到上浮的钢筋笼全部回落为止。
2.4.断桩问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2.4.1断桩问题的原因
1)因混凝土拌制质量较差,导致导管堵塞;
2)初灌量不足或初灌量计算错误,导致无法埋住导管;
3)混凝土顶面深度测量出错,或埋深计算错误,或操作不当,提升过猛,导致导管提升过高,底部脱离混凝土层;
4)导管接头不严密,或拔导管持时导管碰到钢筋笼后,导致接头松动,泥浆渗入;
5)混凝土灌注不连续,中断时间过长,表层砼失去流动发生,而继续灌注砼时,将有浮浆泥渣包裹覆盖表层,泥浆上浮导致堵管事故,形成断桩。
6)出现堵管而未能及时排除造成断桩。
2.4.2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混凝土严格按配合比拌制,经常测试坍落度;
2)使用大初灌量,保证首次埋管深度;
3)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在灌注前对各个作业环节认真检查,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灌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灌注作业连续紧凑。在灌注时要求反复细心探测砼面,认真、正确指导导管的提升。灌注中,导管提升应匀速平稳,慢慢起升,确保导管的埋深符合要求;
4)冲孔灌注桩在浇筑砼前,应对导管的严密性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导管吊放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居中;
5)开工前检查是否有备用发电机组,并保证商品混凝土供应及时,浇筑连续;
6)出现堵管时应及时处理,确保砼连续浇筑,保证桩身质量。
3总结
冲孔灌注桩的施工中,任何一个施工步骤出点差错,成桩的质量就可能出现问题,将影响到下道工序的质量和进度,为了确保成桩的质量和安全,必须保证每个工序都做到严格规范,确保冲孔桩施工按标准施工操作,制定科学的水下混凝土灌注程序,做好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确保施工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林文贤.浅谈冲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9(06)
[2]李碧泉.浅析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广东科技.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