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中的研究 戴宣宣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戴宣宣
[导读]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优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实现经济目标有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是企业实现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
        身份证号码:33108119890824XXXX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优化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实现经济目标有重要作用,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控制中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已经是企业实现成本管控的有效途径。在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持下,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可以预测项目成本,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预算管理目标进行成本控制,在工程竣工之后,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展开成本考核和评价,优化成本控制工作。本文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施工成本控制进行探索研究,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建筑工程;优化成本控制
        引言
        做好成本方面的控制工作,与建筑企业的管理质量、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大一部分企业存在“重生产,轻管理”的偏误理念,使得成本超预算、核算随意化等负面现象频频发生。此外,还有一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相对传统,并未体现出良好的前瞻性与全程性,也不利于企业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的构建形成。由此,我们有必要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展开探究讨论。
        一、强化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
        在成本控制中,建筑企业最主要面对的风险类型就是经济风险,对此全面预算管理可表现出良好的弱化作用。例如,在施工材料的采购阶段,若采购人员缺乏严谨的预算管理作为约束,将很可能出现材料采购单价过高、材料采购数量超额的情况,进而导致材料成本的不必要增加,使企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而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后,财务人员可深度参与到采购方案制定、采购活动执行的过程当中,从预算角度出发,对材料的单价、总额提出限制要求。这样一来,盲目追求材料品质、忽视“性价比”的情况将很难发生,粗放化、随意化的采购行为也可得到有效杜绝,从而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将材料成本总投入维持在预算额度以内,防止企业承受相应的经济损失风险。
        在成本波动的背后,往往还隐含着大量的内在风险因素,如人因风险、技术风险等。例如,若现场施工人员盗取钢筋、木材等施工材料并从中获利,势必会引起施工活动中材料需求量的额外增加,并充分反映在财务成本数据上。通过比对预算方案与施工实际,财务、管理等人员便可快速排查出相关违法、违规问题,并依法进行事故处理,达到肃清施工队伍、整顿施工风气的效果。再如,在提倡绿色生产、节能生产的现代社会环境中,若建筑企业未对能源节约、循环利用等技术的有效利用提起重视,难免会在照明、用水、用材等方面形成更大的成本投入。从全面预算管理的角度出发,提出更换节能照明设备、构筑循环用水池、就地取用土建材料等调整建议,能有效推动建筑企业管理理念、施工技术的现代化、创新化变革,从而淡化企业技术风险,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力。
        二、促进企业的管理质量提升
        制度规范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成本控制力度的根本条件。例如,建筑企业可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绩效考核制度建立的核心辅助项。首先,编制出全面预算管理的整体方案,并将相关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班组、岗位和人员上。其次,在工程项目的正式开展过程中,对各环节、各岗位预算方案要求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纳入考核信息库当中。最后,按照特定的权重比例,对建筑企业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并实施出合理的奖励或惩罚措施。这样一来,绩效考核制度的指标体系更完善、评估结果更实际,其对建筑企业整体形成的约束与激励价值也就越高。再如,受限于传统时期“各自为阵”的独立化成本控制理念,采购、仓储、施工等业务环节的联动协作水平并不高,使得采购流程、仓储清查、施工记录等工作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缺陷。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后,采购、仓储、施工等环节均可被“成本链”串联起来,继而形成高度的系统性、联动性。

此时,为了保证实际投入与成本预算相契合,一个采购方案的制定需要以材料仓储余量、材料施工需求为主要依据,从而充分提高相关信息采集与管理任务执行的及时性和严谨性,促成企业管理质量的综合提升。
        三、提升项目成本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根据成本预算编制问题的产生原因,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制定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首先,采用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材料费用在施工成本中的占比较大,企业在针对材料成本编制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尤其是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成本预算编制,企业预算人员可采用滚动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成本预算,使预算编制能够与不断变化的企业内外情况相联系。预算编制在完成之后,施工单位以预算目标为指导进行成本控制,定期对预算执行和预算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滚动预算方法的优势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其次,加强对工程施工场地的勘探和市场环境调查,与成本预算管理相关的部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对施工现场和行业环境进行调查,从而为预算人员提供准确的预算数据,支持预算编制工作。再者,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预算人员在编制成本预算过程中,需要对预算编制进行细化,可综合分析历史项目的成本支出情况和企业各部门预算数据,在此基础上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分解管理费用能够进一步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预算任务和责任,便于后期的预算执行控制。最后,规范成本预算编制审核工作,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人员需重视审核工作,通过预算审核,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的不合理或者错误情况,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为后期的成本预算执行控制工作夯实基础。
        四、构建全面预算成本执行控制反馈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预算执行阶段应当深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成本预算信息反馈系统,用以反馈成本预算执行进度和问题,提升成本预算管理效率,也有助于实现内部信息传递和共享,提前识别和防控成本预算超支情况。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施工成本预算编制经过审核批复之后,则立即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成本预算人员应当从经营目标、成本目标等多个角度分析预算与实际的差距,找出实际成本预算与预期目标的差异,从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成本预算执行进行动态跟踪和监督,便于企业管理层和项目负责人准确地掌握成本预算执行进度和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保证成本预算可达到预期,则需定期分析成本预算执行,并且组织相关部门参与预算执行反馈分析会议,与会人员可进行经验交流和探讨。
        五、全面优化项目成本预算考核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预算考核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明确预算考核主体,确定成本预算控制的责任人,因此,在项目立项阶段,应当着手分配成本预算执行部门和人员的责任、职能以及权限,并制作表格分发至相关人员手中,便于其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职责,也有利于后期的成本预算考核。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适当调整考核时间,改变以往项目工程竣工或者阶段性任务完成后进行考核的做法,在施工中期进行成本预算考核,有助于企业提前发现成本预算管理中的失误和缺陷,可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企业的成本预算考核也需要奖惩机制的支持,在奖惩机制的支持下,企业的成本预算目标和战略目标都可顺利实现。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力和特点制定奖惩制度,根据成本预算考核结果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或者惩处,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善用全面预算管理,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整体、全局性的优势,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加快实现企业的成本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路遥.浅谈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中的预算与管理[J].居舍,2019(12):119.
        [2]翁伟.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实践与探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24):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