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探析 杨婕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杨婕
[导读]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河道水环境治理问题引起重视。
        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河道水环境治理问题引起重视。以往为了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过度开发河流,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遭受极大的冲击,当下河流生态系统处于失衡的状态,河道内部污染物质淤积情况日益严重,影响到河道流域附近居民生活的安全性与舒适性。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大众对自然与人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知,在此背景下河道修防整治观念得以体现,河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得到了大众的关注。文章将指出目前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开展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策略。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探析
        引言
        对于人们来说,河道有很多功能,几乎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母亲河”,河道不仅为城市乡村的人们提供生活水源;还能构成美丽风景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地方,河道作为营商环境,成为百姓谋生的平台;就更不要提河道的防洪排洪功能。但是,过去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多人秉持“经济本位”的意识,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很多无良商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直接排进河道,河道水体被严重污染,以致很多河道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基本的生态功能。在促进经济调结构、促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要改变旧有的不健康发展方式,确保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行不悖。所以,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要采用更好的措施,以促进水体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齐头并进。
        1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
        城市发展对河道有较大的依赖性,但是由于过往我国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出现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影响到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水污染范围逐渐变大、河道面积逐渐变小,如果任由此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会严重阻碍社会发展。因此,当下必须响应党中央关于环境保护的号召,关注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结合地方环境特征优化河道系统,解决地域污染问题,强化河道自净能力,加快城市河道恢复能力,促使河道早日恢复原来的样貌。
        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该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进行,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实现稳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应该权衡各方面工作,保证原有植被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还需要结合区域特征选择恰当的手段进行水环境生态工作,改善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以多目标为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工作目标,通过河道水资源治理让城市河道拥有抗洪、排水、排涝等方面的功能,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护航。
        2城市河道存在的问题
        2.1污水治理不彻底,水环境污染难以控制
        虽然许多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强调工业逐步搬离城区的发展思路,但在实际发展中受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有部分污染企业混杂分散在城市,直接污染城市水环境。此外,污水收集系统不健全,局部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河道,加剧水环境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仍然滞后,污水集中处理率有待提高。
        2.2某些河道建设忽略自然规律
        河道建设本应尊重自然规律,但有些河道不合理的治理方式却忽略自然规律,这样的治理方式无法达成既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证生态环境建设的治理目标。例如,有些治理建设改变了原有的河道弯曲,这样河水没有办法得到缓冲,在发生洪涝灾害时,洪水的冲力太猛,造成洪水外泄上岸,破坏了河道附近的设施和植被,这样的治理建设没有做到有效防洪,也对河道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改变河道弯曲其实也是破坏了原有生态物种栖息的家园,在建设施工中,很多生物被“误杀”,新建设的河道如果引入外部生物又会破坏一部分原有的生态链,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本应在最初就做好通盘考量,但是不合理的简单设计和“破坏性”施工却对河道治理产生了负面作用。


        2.3自净能力低下
        河道是城镇周边地表径流的汇聚点,地表径流会随着水体运动,将自身携带的污染物一同混入河道,在此过程中因为我国部分城市的生活污水排放管控力度不强,所以部分生活、生产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外界。随着地表径流进入河道,致使河道水资源遭到污染。另外,在污染物质逐渐增多的同时,河道的水体流动能力大幅削弱,在河道运输与扩散能力严重下降的过程中,河道水体自净能力也会相应减少,增加河道污染程度。
        3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策略
        3.1复合微生物修复技术
        自然河道在遇到一定的外来污染的时候都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黑臭河道之所以无法自我修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过高的污染负荷导致河道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想恢复河道的自我修复能力必须修复河道的微生态环境。复合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接种复合微生物为河道补充有益微生物,分解水体及未清理干净的底泥中的污染物,提升河道水质,同时加快河道微生态环境的修复,为河道建立稳定的微生态系统。
        3.2控源截污
        污染的来源主要是分为三个,首先是点源污染。主要是由污水通过诸多排水口进入流域的,原因是在排水口当中的防污网格系统不完善,再加上雨水的冲袭和滴漏等情况就导致网格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污染物,而且地域污染源的能力也有所降低。治理的措施是对排水的系统进行检查,然后不断增加截污设备,将污染在没有进入流域之前就抵挡在外,以此来保证流域的水体不受污染。其次是面源污染,城市当中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沾带着许多污染物体会流入到河道或者渗透到地下,这样就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对于这种现象有效的治污方式就是建设海绵城市,通过对雨水的净化来实现污水治理。最后是内源污染。由于污染物在河道当中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基本上都形成了固体然后沉入河道底部形成淤泥,这样很容易引起河道的二次污染,并给治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需要利用抽取污泥的设备将其清理出河道,然后再对水域进行合理的修缮,以此来改善水域的污染问题。
        3.3调整水环境生态平衡
        河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中要解放思想,在某些时候可以邀请国外专家参与河道治理工作。因为发达国家比我们发展得早,也更早地遇到环境治理问题,他们有很多可供吸取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拿来借鉴,这样能加快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河道治理能够更高效地进行。要积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再结合具体河道环境进行有效治理。要善于学习新的环保理念,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河道保护措施,诸如在河道周围用植被来改善河岸形态和河边环境等,这些植被能对河水产生缓冲作用,在洪水季节,对河堤和河边设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河道治理中产生藻类过度繁殖问题时,可以引入一些藻类的天敌,比如一些微生物或者动植物,运用生态的办法调整水环境的生态平衡,而不要施加过多的人为影响,从而对环境产生间接的负面作用。为了维持水生态平衡,可以在河道引入一些能够净化水质的水生植物,他们对河道的生态系统起到的是保护作用,还能为某些微生物提供食物来源。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发展迅速的过程当中,人为对于水源的破坏也随之而来,这不仅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建设,而且也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对流域环境的污染治理基础上,必须要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然后控制好造成污染的设施,并提高水中微生物的数量,以此来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样就能够逐渐恢复水域的生态平衡,从而使其有能力自我修复。除此之外,我国也应当大力发展综合治理集成技术,这对于水域的治理也有着很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房斌,张松,江月,许婷,王梅娟.河道水环境治理的困境及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20,40(09):42-44.
        [2]王大成,刘柱.城市公园水生态治理与景观提升策略研究———以亦庄开发区博大公园水环境治理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17):131-133.
        [3]张磊,范晓明,高磊,宋宜彤.城镇河道生态治理模式及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9):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