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符之鑫
身份证号码:46002219811003xxxx
摘要:城市建设中要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创造绿色、宜居的环境,这是打造生态文明城市基本要求。园林绿化工程的功能多,有利于生态目标的实现,所以近年来此类工程项目在不断增多。园林绿化工程具有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让空气变得清新等作用,并有很高的艺术与欣赏价值,使精神与物质高度匹配,促进全面发展。不过,从这类工程当下建设状况看,现场施工管理过于松散,造成各类资源的大量浪费,难以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1导言
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促进了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园林工程的施工项目不断增多,关于施工质量的相关问题也显得越发普遍。园林工程项目的施工对象涉及到了生命活体,所以在施工中不仅需要考虑工程领域的一些技术方案,同时还需要注重自然、人与景观等方面的协调性,尽可能展现园林本身的景观艺术美、自然美,同时提高整个园林项目的建设效益。因此,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的分析和探讨,以求解决当前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改革和完善项目管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对提高园林绿化项目管理质量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低下,整体的工作管理效果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涉及投资者和建设方的数量较多,项目的部门和建设内容也较为复杂,利益相关者众多,这样在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的利益问题也是不可不考虑的问题。而园林工程的现场施工单位往往把已建立的质量监控体系作为整体人员管理的标准,但由于诸多因素,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只注重自身企业的项目经济效益,过分追求施工速度,以大量缩短工期的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无论是植物种植的精细程度,还是整体设计的艺术呈现,都会在和经济效益的权衡之下大打折扣。不仅仅是植物的整体成活率不高,还有很多安全问题随之出现。这不仅会造成材料使用过度浪费的现象,还会使当前施工的材料数据无法记录。管理混乱的背后,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一些腐败滋生的机会。
2.2施工单位资质审核不严
园林绿化建设是城市公共建设重要部分,工程项目多,施工单位往往能从中获取较好的收益,所以有众多的建设单位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固有认知中认为,相较于建筑工程,此类工程施工对技术不会有太高要求,所以选择施工单位资质审核不严格。工程承包给一些缺乏此类工程经验,施工队伍素质低的建设单位。认知方面误区,使其不重视施工,认为无非就是种树栽花,还有就是铺设草坪等,忽视一些细节性问题,只重视眼前建设,没有为后续维护考虑,从而致使园林绿化工程问题多,质量难以达标。
2.3施工人员的素质参差,整体素质不高
园林工程现场施工中,施工执行人员受教育程度和工作经验的限制,不掌握专业种植技能,会导致工作失误。大多数工人不能准确掌握种植深度、密度和水量,就可能出现植株死亡的问题。而很多施工人员看不懂专业施工图纸,也无法与设计师有效沟通,以至于在园林中种植植物时,往往是没有工程规划的,这样就导致了施工错误。不仅延误了整体景观绿化工程的建设进度,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如果没有有效的园林工程监理制度,也会造成管理混乱。基于施工人员时间观念差、工作质量不合格、缺乏责任心等问题,整体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达不到预期效果。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控制对策
3.1重视植物品种的选择
植物品种选择为整个园林绿化施工的关键环节,也是极为关键的部分。选择合适的苗木绿化种类,可以提升植物成活率,还能够保证植物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因此,结合不同自然环境、地理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最佳,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如果盲目选择观赏性好的植物,而没有考虑到环境的适应性,植物成活率低,大面积植物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3.2抓好绿化质量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中最为关键是绿化施工,控制这部分施工质量极为重要。施工依据设计,这是基本要求,同时还要科学选择绿色植物,合理的栽植。绿色植物选择以本土为主,草坪可选择栽埋或者播种的方式,完成后做好灌溉。施工地土壤如果达不到栽种要求,或者不能保证植物很好生长,则要对其进行改善。土壤改善一般采取的是施肥,或者是其他手段优化。植物栽种前规划好,灌木、乔木等穿插栽种,保证错落有致,同时还要使得景观具有层次性和季节性,呈现出不同景观和色彩搭配,满足观赏性。引入的名贵树木和花草,适应气候的能力要强,并要加强养护,使其能更好成活,避免由于施工操作问题导致死亡。
3.3重视施工中的土壤处理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该重视对土壤的质量和营养元素等的提高,保障植物具备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特别是对于那些对植被生长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应该加强对土壤的前期处理。首先,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要检验施工现场的土壤质量,因为各个地区的植物类型不一样,所以对生长土壤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被进行种植,而对土壤各项指标进行检验,有利于保障园林绿化工程中土壤的质量。其次,重视园林绿化工程的土壤改良,对土壤施肥、调度以及客土等进行有效处理,有利于为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植被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3.4改善园林绿化施工效果,提升植物养护水平
充分考虑施工地的环境因素,对其土壤性质进行分析。对于施工地点周围的土壤,一定要经过严密的检测,确保施工地点土壤蕴含足够水分,同时检测土壤是否具有良好的渗透性。针对绿色盆栽土壤应具备相应的盐碱度,保证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会受到土壤的影响。第一,苗木运输。在运输苗木之前,可以对土壤做一些处理,目的是不让绿色植物根部的水分流失。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从而保障幼苗成活率。另外在运输途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向幼苗喷洒适量的水,避免幼苗水分流失。第二,挖掘工作。在挖掘幼苗的时候,首先要对植物种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植物根部土球大小以及植物种类挖掘合适的苗坑,进而提高幼苗成活率,并且还有利于幼苗未来成长。第三,苗木的移植以及浇水。种植苗木的时候,要强化苗木根部管理,确保苗木种植深度,保证苗木种植的合理性、科学性,确保苗木种植的及时性。如果因为地理、土壤等客观因素影响到了苗木种植,则需要合理安置苗木,安置过程中需要保证苗木水分,提升苗木成活率。苗木种植之后,要保证苗木水分,浇水时需要充分考虑种植地的天气环境等条件。针对根部损失的苗木,在灌溉的时候需要格外注意,可以实施叶面喷雾的方式适当为苗木增加水分,满足苗木移植时所需水分。
结束语
总之,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积极建设项目,园林景观绿化工程可以有效改善环境、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等,为大众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但是目前看来,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效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园林工程建设质量的改进措施。园林绿化作为人们精神审美的核心场所,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做好相关研究,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实现建设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小龙.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9(33):71-72.
[2]路志友.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74-75.
[3]许石贵.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项目管理研究[J].智能城市,2020,6(14):63-64.
[4]谢剑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研究[J].湖北农机化,2019(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