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物流教研部 上海
摘要:物流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是指导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在构建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湖河南省18个地市州的物流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为河南省各地市州物流产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旨在提高河南省整体物流发展水平。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物流产业;综合评价
一、引言
继劳动力、资本之后,物流被广泛认可为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方利润源泉”,人们对物流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落后的原因是物流需求市场明显不足,供需之间存在不对称信息等因素造成的,往往局限于物流需求预测等方面的研究,而且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少对影响物流发展的诸因素进行有效的综合评价。本文拟从主成分分析的角度出发,以河南省数据为例来探讨哪些因素是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为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评价
二、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主成分分析是社会经济问题中研究应用最多的多元统计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将原来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几个综合指标,这几个综合指标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并且保留了原始指标的主要信息,彼此间又互不相关,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基本步骤为:确定分析变量,收集数据;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由标准数据求协方差矩阵;求R 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和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提取主成分;求主成分分值,计算综合分值。
三、数据选取以及指标来源
根据上文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河南省为例,考虑到统计数据可获得性,本文选取 “地区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作为物流需求规模影响指标;选取 “车辆拥有量以及道路里程”作为物流供给的影响因素;选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作为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具体选择的指标为:从业人员总数x1、第一产业总值x2、第二产业总值x3、第三产业总值x4、货物周转量x5、运营车辆x6、道路长度x7、工业增加值x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9。其中,三大产业不仅考虑了区域经济总量,还考虑了河南省经济结构对物流需求规模影响
四、数据处理以及计算过程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特征值、方差贡献率以及主成分载荷矩阵。
表一:各市原始数据
.png)
表二:各市处理后的标准化数据
.png)
五、政策建议
针对本文影响物流产业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高地区物流产业发展能力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一)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最终消费支出
实践证明,经济越发达地区对物流的需求规模越大,经济增长对物流需求有很大促进作用,这点从模型结果也得到验证。另外,从结果分析,最终消费支出与物流需求影响最为密切,这是由现有物流服务的本质决定的。因此,要想加快河南省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快经济的发展,并且要制定相应的刺激消费的政策,提高最终消费支出。
(二)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从上述结果看第一产业产值与河南省物产业的发展呈现了高度的相关性,而并非第三产业,说明当第一、二、和第三产业构成比例不合理时,对物流需求就出现了削弱作用。因此,在发展河南省物流产业时必须先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构建合理的产业结构。
(三)加快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发展平台
基础设施优越的区域,运输条件便利,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物流,这与本文最终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因此,在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的过程之中,必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铁路、公路以及内河的里程。加大投资,增加车辆的拥有量。构建合理的物流信息平台,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等。
(四)加强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制定人才开发战略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物流人才开发战略,建立吸引人才的有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
[2]徐文彦.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J]物流科技,2011
[3]郭红霞.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
[4]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与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0
[5]仲岩.河南省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2010
[6]十二五.河南省交通物流业发展报告,河南省统计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