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 刘亿淼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2期   作者:刘亿淼
[导读]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越发普及的同时,无线传输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相较而言,有线传输技术现阶段技术更为成熟

        试论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
        刘亿淼
        中通服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惠州  516003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信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越发普及的同时,无线传输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相较而言,有线传输技术现阶段技术更为成熟,信息传输也更为稳定,因此依旧在通信技术中占据主导位置。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和实际存在问题,探讨有线传输技术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策略。
        关键词:通信工程;有线传输技术;改进策略


        引言
        传输技术可以分为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无线传输技术主要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信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布线。有线传输技术同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其也有自身的优势,即更加有利于人们交流的需求,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一 通信工程、传输技术概念及分类
        1.1通信工程概念
        通信工程属于电子信息,也常被称之为电信工程。在早期时,通信工程主要通过电磁波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后来逐渐朝短波长、宽频带方向发展,传媒介质也从光传媒气体管道发展为玻璃纤维。据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光纤技术是目前有线网络传输中应用最广泛的传输技术,具有良好传输前景。随着电磁场理论出现,磁波通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推广,通讯波也逐步由短波演变为长波,信号传输范围得到扩大,大大的提升了光通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量,PHD设备的问世,更是实现了点到点传输,传输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1.2传输技术分类
        目前,我国通信工作主要通过无线和有线两种方式进行传输,其中又以有线传输技术最为常见,在传输过程中主要通过光电信号和电波实现信息传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多以电缆、光纤作为介质,在数据传输时不仅效率高密切稳定性好。无线技术在信息传输时主要通过电波进行传输,无需布置网线,在传输过程中,通过无线电技术将传递信息转为无线电波,在以卫生为介质,实现信息传播。由于无线电技术需要接收器,且转换工作量大,容易受到信号干扰,因此,传输范围容易受限。
        二 通信工程中有线传播技术的应用情况
        通信工程中主要的应用就是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光线传输技术、双绞线电缆传输技术等这些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首先,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发展最初阶段就已经得到了应用,通过同轴电缆能实现数字传输。总结同轴电缆的应用效果来,这种有效传输方式的宽带范围较广,抗干扰能力较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降低外来信号对其自身平带宽度的干扰,提高宽带服务效果。但同轴电缆的安装与维修比较困难,在安装过程中要求两端都必须要装相互配对的终端电阻,所以同轴电缆的价格比较高,这种技术也在现代化社会中逐步被通新工程所淘汰。其次,光纤有线传输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及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也是现如今最为广泛的,光纤能提升通信传输效率。特别是多模光纤的应用,相比以往的有线传输方式而言,其光纤损耗率更低。激光放大器的间距可以超过100千米,这是以往有线传输技术所不能达到的。光纤的原材料为二氧化硅,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抗腐蚀能力。光纤有线传输技术,是现如今电视网、广播网的主要应用技术,其应用价值尤为显著。
        然后,双绞线电缆作为一种介质材料能够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传输,只是其传输距离有限制,在100米内有效。外层是通过金属材料包装以减少辐射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所以双绞线电缆传输基本上都是用于加密信息的传输路径中。所以双绞线电缆的应用范围有限,如果是屏蔽双绞线及价格较高,需要使用特定的连接器,而非屏蔽双绞线仅能用于综合布线系统中。最后就是OTN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组网技术,相对已有的传送组网技术,其主要优势如下:首先多种客户信号封装和透明传输。其主要是基于ITU-TG.709的OTN帧结构可以支持多种客户信号的映射和透明传输,如SDH、ATM、以太网等;其次是大颗粒的带宽复用,交叉和配置。目前,OTN中电层带宽颗粒为光通路数据单元,光层的带宽颗粒为波长,其复用、交叉和配置的颗粒显著要大很多,对于一些高宽带数据客户业务的适配和传送效率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提高。再其次就是强大的开销和维护管理能力。OTN提供了同SDH差不多的开销管理能力,OTN光通路层的OTN帧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OCH层的数字监视能力。OTN还提供层嵌套串联连接监视(TCM)功能,这样使得OTN组网时,采用端到端和多个分段同时进行性能监视的方式成为可能。最后就是强化组网和保护。



        三 基于技术应用分析改进策略
        基于上文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具体应用,对于当下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方式进行探讨,主要围绕三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其一是对于光纤传输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其二是对于网络化的转换,其三是对于光纤通信技术的实践。
        3.1推广光纤传输技术
        光纤传输技术的推广对于当下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是由于光纤传输技术本身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且表现优异,适用于当下通信工程,并能够满足进一步的需求,因此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另一方面,光纤传输技术对于有线传输技术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推动有线传输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而推广光纤传输技术,则需要基于通信公司本身来开展,首先是对于通信公司内部员工的整体培训,督促职工完成对于光纤传输技术的学习,要求以基本理论知识为基准,实现对于基本理论内容的学习。在学习,再进一步开展有关实践内容的悬链,确保职工都能够掌握基础技能,通过职工综合能力的提升,来实现对于光纤传播技术的有效推广。其次是围绕通信公司的宣传工作做文章,通过扩大宣传力度,将光纤传播技术的优势、优点、及必要性进行普及,继而加大推广力度,实现推广效果。
        3.2网络化
        网络化实际上就是指有线传输技术的网络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已经开始渗透进入各行各业,而行业网络化的渗透,一方面能够提升行业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也便于行业自身的改革创新,以更好的应对时代的发展。有线传输技术亦是如此,借助有线传输技术的网络化,既能够推动技术本身发生创新,新的技术问世,又能够解决当下有线传输技术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促使有线传输技术有的完善。具体到实际当中,则可以形成网络化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来实现网络数据的构建,二是通过安全性能的提升来实现数据共享平台的构建。然后通过这两者,来实现整体网络化模式的构建。其中,通过数据传输速度的提升来实现网络数据的构建,具体到有线传输技术当中,就是通过网络化模式的发展,来促进数据信息获取与信息共享速率。具体步骤如下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构建网络数据库,目的是将数据进行有效收集与分类,进而根据分类情况,形成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再结合具体的需要,在数据库与数据库之间,建立其高效网状连接结构,便于数据的调取与应用,同时也能够在数据库之间形成检测的作用,方便及时排查出问题数据,进行筛除。第二步则是通过设定关键词,便于快速查阅。第三步,是实现数据平台的共享,将通信与网络构建在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结合实例,以商场为通信工程的基础,通过客流量、功能区的数据分析,设置对应区域的防火系统,如果出现火灾,就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及时防控,减少伤亡与经济损失,还能够将数据经一部收集,形成数据分析,评估安全隐患与消防结果,进而在后续的网络构建中,着重强化有问题的内容。
        3.3光纤通信技术的实践
        光纤通信技术的实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强化分波技术的实践、促进超长波长光纤通信技术的实践以及提高光孤子通信技术的实践。强化分波技术的实践,就是在现阶段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使在同一时间内,在传输端,能够将不同波长的光波进行传输,而在接收端,同一时间接受后,又能够实现单独光波的数据分离。促进超长波长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围绕信号质量问题展开的技术分析,即如何利用该技术手段,实现对于传输过程中数据耗损问题的弱化,从而提升数据传输的质量。提高光孤子通信技术的实践,实际上就是对于容积的进一步扩大的技术探讨,即如何拓展现有容积,实现对于数据传输更大容量的探索。总体而言,都是基于光纤通信技术,形成的优化技术实践探索,对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通信工程事业的发展,作为通信工程事业中至关重要的有线传输技术应用必须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与深入发展。技术人员需要针对这些有线传输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以适应通信发展的需求。无论是技术的前期规划还是后期跟进都是技术人员可以入手的方面,都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升技术应用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应用及改进分析[J].郭学文,王吉文.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
        [2]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措施运用[J].黄海燕.通信电源技术.2019(01)
        [3]关于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研究[J].李佳永.数字通信世界.2018(06)
        [4]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探析[J].吴大寿.数字通信世界.2019(12)
        [5]有线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应用[J].房磊,王成彦.集成电路应用.2019(12)
        [6]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技术的改进分析[J].汤丽霞.中国新通信.2019(23)
        [7]通信工程中有线传输通信技术优越性及网络化改进[J].金凤.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20)
        [8]通讯工程中的有线传输技术应用分析[J].杨阳.中国新通信.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