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泉
[导读] 摘要:钢结构工程具有强度高以及抗震性好等特征,因此基于其优势特征,使其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河南省金华夏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钢结构工程具有强度高以及抗震性好等特征,因此基于其优势特征,使其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阐述了钢结构的主要特征,对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和控制措施与控制要点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特征;质量缺陷;控制;措施;要点
        钢结构具有质量轻、性价比高、承重能力强、绿色环保、经济可靠等优势,在具体的钢结构施工当中,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一、钢结构的主要特征
        1.结构的可塑性和韧性强
        钢结构作为整个建筑物的骨架,分布在建筑中的各个部分,所受结构压力巨大,若想达到整个建筑标准的结构受力要求、提高建筑的牢固性,就要求钢结构必须由有较强的韧性和可塑性。
        2.抗震性能好
        由于钢的物理性能接近内部组织均匀,每一部分受力基本相同,如果所受压力不超过临界值,会有一定的弹性,表现出良好的工作性能,与建筑工程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假设一致。有受力和用量计算需要时,其结果也是拥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另一个方面,钢材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与其他建筑材料相比有很强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地震对结构带来的影响,抵抗强烈地震带来的变形。
        3.绿色可持续性
        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绿色建材逐渐受到各方重视,在施工过程中也倡导将污染的程度降到最低。而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相比,体现出很大优势,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能大大缩短整个建筑的施工周期和提高构件的二次利用率,如在施工过程中所多出来的“边角料”进行二次加工、二次利用。钢结构符合现阶段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到真正的绿色建筑。
        4.施工成本低
        现代建筑结构大量采用钢结构,一方面由于钢材本身的特性,钢材还能够回收再利用,可以降低建设单位的材料成本;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建筑行业中,对于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已经渐渐成熟,钢结构的加工和安装,都较为方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充分提高了建筑施工效率,减少了施工周期;最后,建筑钢结构实际施工中,受施工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小,能够充分保证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体现了其经济性。
        二、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措施
        1.设计图纸会审问题的控制措施
        主要表现为:(1)设计图纸应用规范不齐全、不正确。施工单位的职责是按图施工,但施工单位也有责任在施工前应对施工图进行工艺性会审,对出现在设计图纸中不完善、不明确或不适合施工、不符合规范的方面提出来。以期与设计单位商讨修改。如果不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那么工程在施工过程和验收方面就带来困难,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造成隐患。(2)施工图纸会审措施。施工单位,取得施工图以后,一定要组织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看看应用规范有没有问题;节点图有没有表述清楚;强制性条文所要求的内容在设计总说明中有没有显示,各种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级、施工的质量要求和工程的安全等级有没有明确;节点设计是否合理;施工中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难度等,都要向设计单位预先提出。设计图纸的完善,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
        2.钢柱位移的控制措施
        即钢柱低部预留孔与预埋螺栓不对中。治理措施:沿偏差方向将孔扩大为椭园孔,然后换用加大的垫圈进行安装。如果螺栓孔相对位移较大,经设计人员同意可将螺栓割除,将根部螺栓焊于预埋钢板上,附上一块与预埋钢板等厚的钢板,再与预埋钢板采取铆钉塞焊法焊上,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焊上新螺栓。
        3.连接板拼装不严密的控制措施
        连接板之间拼缝不密实,有间隙。治理措施: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小于1mm的,可不作处理。

连接板间的间隙为1-3mm,将厚的一侧作成向较薄一侧过渡缓坡。连接板间的间隙大于3mm,填入垫板,垫板的表面与构件同样处理。
        4.底脚螺栓位移的控制措施
        底脚螺栓与轴线相对位置超过允许值。治理措施:可用氧乙炔火焰将柱底座板螺栓孔扩大,安装时,另加厚钢垫板。也可将螺栓根部混凝土凿去50-100mm,而后将螺栓稍弯曲,再烤直。
        三、钢结构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1.钢结构材料质量控制
        钢结构中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最终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例如,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上现有的钢结构材料进行调查,采用价格对比等方式,使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保证材料采购的规范性,对材料采购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避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还需要制定材料入场检查方案以及存储方案,保证施工材料的存储质量。
        2.钢结构构件质量控制
        首先,检查驻地的代表和监督员提供的样本。如果发现问题,应在第一时间通知工厂进行纠正并确保钢结构构件的质量可以运输。另一方面,钢结构构件到达现场后,必须由监督单位的质量检验员进行检查。具体的检查和验收集中在部件的平整度检查,钢结构构件的变形偏转,焊接外观的质量以及表面是否变形并损坏,钢结构摩擦面的表面质量,部件表面是否生锈,是否有焊接损坏质量检验报告,是否是同一批施工技术资料和施工资料报告等;还要检查安装的精度和焊接斜面的尺寸精度,钢结构接头处的孔的位置和尺寸,截面的几何尺寸,螺柱的位置和数量等。检查后,如果发现任何损坏或缺少现象或质量不合格,应在清单上注明,双方负责人应签署移交清单,然后及时通知安装现场,进行整改。
        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通常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施工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自身的质量,为此,施工人员需要先对焊接过程的水平与质量进行保障,确保焊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技术及设备等都能够与有关的规范标准相符;同时,在进行钢构件的安装时,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对钢构件自身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质量不合格的构件进入施工现场,以此来保障建筑工程自身的质量与使用寿命。
        4.钢结构焊接控制
        钢结构要想进一步加工就得利用焊接手段来完成,在进行这一操作步骤,要求工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焊接经验,以确保能达到基本的钢结构强度要求。钢结构在进行焊接时要求钢材表面平整干净,面对不同位置的结构构件的焊接方法也是不同的,要依据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构件用途进行不同的焊接。
        5.加强钢结构工程检测控制
        (1)钢结构材料检测。对于普通的钢结构材料,一般是不防火、不耐腐蚀的,根据其外部的使用环境方面的要求,在钢材的表面进行防火、防腐涂装。主要检测其表面的质量、耐腐蚀性等。对于钢结构的构件用材料检测主要是对钢材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检测。要根据相应的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对于原材料的检测,要与设计要求相符合,要有质量方面的说明书。(2)钢结构施工检测的必要性。近几年来,我国的钢结构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是非常迅猛的。然而,钢结构施工企业中却缺乏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造成工程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所以,要进一步重视对钢结构的施工进行质量检测控制,使工程质量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结构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精度要求较高以及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所以要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才能有效保证钢结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对钢结构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其控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宗权.现代化建筑中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1)
        [2]许义博.基于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科技风,2018(11)
        [3]宋泳涛.建筑钢结构网架施工技术应用及其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18(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