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研究 王星奕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星奕
[导读] 摘要: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北京科技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37
        摘要:伴随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建筑行业作为高耗水量产业,也使得淡水资源供应匮乏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诱导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缺少节水器具、输水管道泄漏、雨水利用率低及水资源未能循环利用等。由此,将节水节能技术拓展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措施
        1导言
        建筑行业会对水资源等相关方面产生巨大的损耗。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就需要着重做好节能节水工作,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应用更为先进的节能节水技术,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利用价值得到更显著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体建筑行业实现良性发展。
        2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重要性
        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仅是全人类及生物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如果水资源匮乏会限制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就包括建筑行业。所以建筑行业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实践,有助于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近些年,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加,加大了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实践,能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最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实践,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消耗与浪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既能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我国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3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措施
        3.1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废水出现,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收集之后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水质能够与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去,也可以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环境绿化当中,因为环境绿化对于水质并未有过高的要求。将废水进行循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但是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净化技术与专业设备进行共同的作业,因此,废水处理的成本将有所增加。
        3.2科学合理的收集和应用雨水
        为了使水资源得到更有效的节约,节水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可以有效通过屋顶节水设计等相关措施,更全面深入的收集雨水资源,净化雨水,有效增加水资源的供给途径,以此使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充分的解决,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政府和相关企业要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充分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有效构建更系统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体系,以此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把收集而来的雨水在厕所冲洗、市政道路洒水等相关方面得到切实的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整体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优质水源。值得关注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自然降水是特别便利而且丰富的水资源获取渠道,当前中国对于雨水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所以要着重做好雨水的回收利用工作,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建筑给排水节能技术的高效利用,充分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在雨水利用过程中,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收集和过滤处理,对其进行充分的二次利用。
        3.3优先选择节水型的卫生器具和最新型的节水龙头
        将节水节能设备共分为两个部分,其一:节水卫生器具;其二:配水的管材。

施工人员在不影响卫生器具使用功能的同时,要优先选择新型节水卫生器具(例如:脚踏开关淋浴器、真空式坐便器等等)。在选择节水节能型卫生、配水器具的过程当中,需要站在节水性能、实际价格、使用者等三方面角度来进行认真的考虑,选择出最恰当和适合的水龙头,确保其可以将良好的节水节能效果真正的实现。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在水压相同的情况之下,节水型的水龙头与普通的水龙头相比较,节水效果十分的明显。此外,还要定时、定期、有计划的对于建筑领域的水龙头进行细致、认真的检查,如果在检查的过程当中出现了漏水、滴水等等情况,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3.4切实有效地应用中水回用系统
        中水主要指的是在市政绿化,生活洗漱等相关方面应用的水源,它的水质标准在饮用水之下。在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中,要进一步有效应用中水回用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把生活中的污水或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展开回收再利用,进行净化处理,把此类水源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充分的消除,此类水源通过中水回收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处理之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中所含有的氮、磷、钾等相关含量,然后更有效地应用于非饮用的方面,这样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使其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从而充分实现节水的目标和效果。中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3种类型,分别是物化过滤法、微生物吸附法和膜过滤法。物化过滤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主要是用气浮结合来有效过滤掉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吸附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自身的耗氧性,使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一步降低;膜过滤法主要是结合过滤膜的相关特点和优势,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这样能够把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消除,从而使水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根据整体工程的用途和具体特点等等,进一步有效选取更切实可行的中水回收技术。针对各类水源进行回收处理,二次利用,同时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质供应,以此更有效地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使水资源的使用率得到显著提升。
        3.5太阳能热水供应的应用
        利用太阳能进行加热,可以节省大量的电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这里以某绿色建筑项目为例。该工程占地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为184575平方米。建筑节能率与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分别为53%和14%。该工程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以及其他节能系统。经粗略估算,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量达到5000立方米,可再生能源热水比达到91%。由此可知,基于太阳能技术的热水供应系统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节约电力能源,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6真空节水技术
        此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真空负压,空气在真空负压之下,会以直接的方式形成高速汽水的混合物。此混合物的作用就是对管道进行清洗,以此来减少普通水资源对于管道清洗的使用量,真正的达到节水的目的。现阶段真空节水技术在办公楼给水排水工程当中运用的十分广泛,根据大量的实验发现,此技术能够节约大概70%的用水量。
        结束语
        总之,水资源供应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时,设计人员就应采用合理的节水节能方法,最大程度地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大水资源利用率。且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时,还需积极引入先进的工艺与技术,实现可再生清洁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此达到节能节水目标。
        参考文献:
        [1]秦倩.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29):133-134.
        [2]陈延涵.分析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2020(06):78.
        [3]农兰英.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41.
        [4]宋文艳.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7):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