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52619890810XXXX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气自动化被运用于各个领域,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在电气工程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系统编程和调试,能够实现对电气工程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工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系统的监控,减少系统出现故障的可能性,降低了电气工程中的成本,体现了电气工程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应用
1电气自动化介绍
作为电气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十分广泛,小到电气开关设计,大到航空航天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电力作为重要的能源,大到国家的发展,小到个人的使用,都离不开它。为此,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研究,以促进国民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升。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在于减少了人工的参与,保证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就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它的优势和缺点展开讨论,并且对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
2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应用意义
2.1全自动管控模型
以往在使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时,需要提前设计以及构建各种类型的控制模型,再对机械设备实行自动化控制,才能发挥控制功能。换言之,老式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仅仅能够展现静态控制功能,不能随着机械设备生产的具体情况及时改变管控模型。假如因环境改变使管控模型失去控制效果,那么就会非常容易导致生产安全问题。然而,应用智能化技术可以让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突破老式的静态管控的约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随时更改以及升级全自动管控模型,以吻合各种工况的变化需要,适应多种生产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智能技术能够模仿人类的大脑,能全方位地分析各项资料信息,参考系统管控的标准,从而设定最佳的控制方法。与此同时,应用智能化技术后,有些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不再需要提前建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使用效率,并巧妙地应用到各类型的机械生产过程中。
2.2标准系统工作规范
智能化技术具备十分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及分析计算能力,能对机械设备实行精准化管控,有益于增强机械设备的性能。客观来讲,在设备生产期间,很难彻底规避制造误差,也无法保证不出现任何事故。老式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实际运行期间,其主要目标是将操作误差管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地减小产品性能波动。在借助智能化技术全面实施生产之后,能全方位分析出大批量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期间的运行数据、工况信息,以及误差偏离等,并能在极短时间内确定偏差原因。在生产机械设备期间,借助动态控制可以实时结合环境等多方面妨碍因素的改变情况,自动匹配对应的管控方法,继而减少偏差,提升机械设备的品质和整体生产效能。
3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基于远程控制理念指导
在电气工程中实现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远程控制是主要目标。而基于远程控制理念考虑到电气工程建设相应的工作内容较多,所包含的元器件设备也较为复杂,而且需要充分结合不同的工程施工情况进行电气工程建设,因此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应用使得特征性较强。为了使自动化融合技术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借助于监测装置的辅助,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能够及时针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报警和远程操控,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相关设备进行管控。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达到对相应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同时,也能够降低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是全面保障电气工程运行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措施。
3.2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工作中,基本上是人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但是这样的电气设备还比较复杂,无论是在控制还是操作上,难度系数都比较高,而且很难对控制的问题进行解决,经常发生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技术对于人工操作能力方面要求极高,会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流程,一旦出现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整个电气工程所有流程受到严重影响,不仅耽误了整个工程的攻击,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成本损失,影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在电气控制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确保整个工程高效运行,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操作不当的情况。与此同时,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也能够保证工作效率的提升,将系统稳定在可操作的运行中实现了电气工程高效运行的状态。
3.3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应用
新型智能专家系统将我国关于智能电力工程自动化环节中的专业理论和计算机网络高效的数据运算功能有效结合。在具体操作期间,工作人员只需将电力工程自动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传送到专家系统里,系统就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知识储备分析问题,区别问题类型,并显示对应的处理方式。同时,专家系统还可以连接对应的电力设备,实时跟踪、记录、存储、分析设备的运行数据,合理有效地察觉可能出现的故障,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3.4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应用
通常的数据采集方式是利用兼容的感知设备大范围地分布在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各个阶段,接着采集、测量、感知、监控主要设计装置的运行状态,增强电力企业控制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的效果,给后期系统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缓解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迎来了5G时代,电力自动化系统通过智能技术,数据传输变得更加方便、高效和平稳,还能满足实时的双向传输数据信息。边缘计算技术加强了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传输稳定性,推动了数据信息的共享,逐步创建了全面化的智能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框架。并且,由于卫星无线网的广泛覆盖,使智能技术更有效地实现了电力用户对智能用电的需要。要想合理地结合边缘计算和智能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强电力相关系统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协助电力消费人员和电力企业充分交流与互动,从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3.5在调度网络运用
在电力资源调度运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电能及其相关信号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电能调度的科学性。在调度网络控制的过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是核心技术支撑,通过自动化融合技术,将相应的电气设备,比如对电站各项设备、中心服务器、预警设备、线路网络等设备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进而能够达到对电路网络的自动化控制效果。此外通过电器工程的自动化融合技术能够针对电量使用的终端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对终端用电情况进行测量,并运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对终端用电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以便于电力资源在调度的过程中能够更科学更合理,既满足广大人民的电能使用需求,同时也能够使丰富的电能资源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应用市场。高速快捷自动化的电网调控保障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提高了电力系统维护的安全性,使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结论
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十分普遍,能极大地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同时还可以确保设备的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然而,在我国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部分局限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了解有关理论的前提下,主动了解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的重点特征,并清楚地掌握其前进方向,持续优化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保证该技术更好地运用到电气工程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小飞.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0(03):109-110.
[2]陈克骏.电气工程自动化中人工智能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02):82-83.
[3]杜晓燕,曹浩,张坤平.浅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J].通讯世界,2020,27(01):207-208.
[6]颜筱宇.浅析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23):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