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62242719860723XXXX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建筑以及公路项目规模逐渐拓展和延伸,其对于岩土工程提出了极高的施工要求。从该项工程实际开展情况可以看出,主要是将岩体和土体工程当成一项关键,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岩石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换而言之,便是水文地质勘察数据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数据的准确性,再加上对于水文地质的关注度较低,隐患排查不到位,所以后期施工环节中问题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损失的发生。所以,就要求岩土工程实施期间做好勘察设计方面的工作,将存在的问题彻底解决。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策略
前言: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部分,但是在岩土工程之中,水文地质问题一直是影响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水文地质问题严重制约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因此,近些年来我国岩土工程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才能够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促进我国岩土工程更好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1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中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分析
1.1水文地质勘察能够为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我国的学者对水文地质的研究发现,岩土层与地下水接触会使岩土层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破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广泛性。岩土层质量是建筑工程地基质量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必须调查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做好水文地质条件勘察工作,并进行水文地质条件数据收集工作,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使建筑工程在方案设计时能够更多的考虑到水文地质条件因素的影响,从而降低水文地质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城市化建设更好的发展。
1.2水文地质勘察能够为工程设计提供保障
勘察人员需要深入当地的水文地质环境中,利用专业设备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试验与数据收集,以便于岩土工程勘测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例如基础埋深工程中存在地下水,那么则需要降低地下水位对基础埋深的影响,勘察人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水文地质是影响岩土工程开展的重要因素,勘探队伍不能忽略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否则可能因留下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勘探人员必须对地下水的水位、动水压等进行全面的检测,从源头上规避岩土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能够保证岩土工程勘探工作顺利开展。
2岩土工程施工中水文地质常见问题
2.1水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通常是自然环境,大规模降水会导致水位上升,影响建筑质量,可能会导致部分土层损害岩石施工,使建筑经济更加困难。降雨、地下水位下降,主要与人类地下水的扩散有关,加剧了环境风险,由于人类发展活动频繁,造成了更快的水浪费,造成了严重的地质破坏,破坏了生态失衡,影响了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地下水水位变化导致岩体污染变形,地下水水位频繁变化,土壤结构受损,土壤养分(如铁、铝等)被清除,土壤层承载力降低,施工破坏加剧,甚至危及人类财产安全。
2.2地下水对岩石物理特性的影响
由于土木工程设计环境的研究和设计要求很高,因此必须根据岩层特性选择砂型、软质等原材料。地下水物理性质的变化对工程质量构成威胁。地下水体中存在大量无机盐和矿物资源,腐蚀岩壁,地层压下降,洞内孔较多,数月积累导致混凝土倒塌。
2.3地下水压引起的危险
一些地球层存在天然水,正常条件下波动率较低,地质危害较小。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提高了地下水地区的波动能力,增加了大型建设项目的脆弱性,破坏了岩石结构,保证了施工过程的质量。当水动力压力超过阈值时,对施工进度构成严重威胁,气流等现象严重破坏地球大气层,施工安全难以保证。
3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的方法
3.1严格规范工程地质勘察
现如今,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获得了巨大发展,而且在勘察规定和相关方面的机制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应对相应的勘察方法、目的以及勘察工作的地质评价报告均做了详细的介绍。另外,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实际,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相关规定和要求充分明确,并根据勘察项目合理地进行分工,之后在有关要求下合理地进行取样和试验。
3.2对土样的选择进行严格的把控
根据以往土工试验所选择的土样试验结果分析,需要对土样的选择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与此同时,更要注重选择土样的方法和技巧。标准的土样选择方法是,将土样放在检测设备上,保证土样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固定在检测设备上,没有较大的流通性,不会由于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严重的形变。因此,土样的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代表一个区域内的土壤类型,使相关工作者能够更深层次地对该地区的土质类型进行控制,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勘察方案和检测方式,进而在对土样进行检测时,能够不断积累检测的工作经验。
3.3提高数据收集的准确性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对于勘察得到的各种资料,要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然后由设计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在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中,必须剔除各种异常值。编制岩土工程勘察资料表时,技术人员应加强协调与沟通。
3.4岩土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分析评价要点
第一,侵(腐)蚀性评价。重点分析与研究岩土体遭受水里性质以及干湿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引发岩土体的软化以及实现和收缩等。通常而言,在调查了解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过程当中,尤其是了解和掌握水理性质,会对边坡和地基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引发其发生变形,大大降低项目稳定性。而膨胀收缩性能,主要是指收缩给岩土体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所以要充分了解其膨胀率,收缩率以及收缩系数。评价岩土体软化性,由于地下水因素长期影响,导致岩土体出现明显的软化特征,影响岩土工程整体质量。第二,渗流稳定性评价。对渗流稳定性展开评价,应当全面分析岩土体的性质和相关的水文地质参数,并与施工实际充分结合,评价产生管涌、流土和以及突涌相关条件,同时科学判定临界水力和相关要素,并运用有效措施及时应对。
3.5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及施工要对特性进行分析
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有着非常明显的两个特征,一种就是对岩层具有的含水性能进行勘察,另一种就是对断层的含水性能进行勘察。一般情况下的岩层主要有石英砂岩层、页岩、夹板状态的页岩,以及块状的白云岩等。这些岩石有的具有比较稳定的化学性质,当然也存在不稳定的化学性质,有的岩石结构比较密集,有着较强的抵抗风化能力,而且有着较强的储水能力。其中,储水能力最强的就是厚层纯灰岩。勘察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勘探地质断层,其含水量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黏土的断层含水量通常较少,溶洞的断层含水量较多。因此,在实际的勘察中要特别注意岩层干湿情况,注重流沙和管涌等情况,加强对水力的判断,选出最佳的防治和解决的措施。
结束语:
从以上论述来看,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环节中产生的影响力是极高的,并且作用非常大。当前阶段,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地下水特征以及分布情况的探究和勘察工作,维护工程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使其高质量开展和完工。
参考文献:
[1]陈小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及解决措施[J].西部资源,2017(3):78-79.
[2]彭川.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4):177-178.
[3]方雨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几个水文地质问题[J].土工基础,2017(4):122-124.
[4]芦霁.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7):111-112.
[5]陈豪.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3):239,241.
[6]李全军.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中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225-226.
[7]祝凤春,杨晓飞.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5):166-167.
[8]黄清龙.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J].门窗,2019(4):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