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兴电国际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智能建筑主要指的是将建筑物的系统、结构及服务、管理与用户需求关联起来并优化组合打造便利、舒适、高效人居环境的建筑物,是现代建筑理念及科学技术融合下的产物。在高新技术涌入建筑领域的背景下建筑电气逐步具备智能属性,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等系统更具服务性及功能性,在满足人居需求的同时可达到建筑节能降耗、安全稳定的目的。本文通过探讨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略,以期为提高智能建筑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理念;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
针对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进行探讨价值如下:其一,为更多数字化的建筑电气系统投入使用奠定基础,使智能建筑理念可在建筑设计中高效渗透;其二,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用自动化技术、AI等技术为智能建筑设计与承建赋能给予支持;其三,推动建筑产业与时俱进,与新时代低碳、绿色、节能理念对接,同时还可满足人居需求,助力人们享受智慧化建筑设计成果,继而提高智能建筑市场竞争力,客观上能支持建筑企业创收。基于此,为推动建筑产业高效发展,探析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1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原则
1.1强化智能建筑的功能
在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物的功能不断增多,通过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可不断强化建筑的功能,利用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等技术针对建筑物或建筑群暖通空调、电力供应、保安、防灾、给排水、停车场及其他系统或设备进行集中管控、维修保养、综合协调,使建筑电气运行更为安全、高效、便捷、稳定,达到营造舒适、健康、和谐、温馨人居环境的目的。基于此,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重视强化智能建筑功能,例如通过安全状态监视增强智能建筑自动防范火灾的功能,继而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有效性。
1.2提高智能建筑综合效益
与常规建筑电气相比,建立在智能化设计基础上的建筑电气成本更高,对电气系统及建筑物整体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需要在智能建筑理念下关注施工成本,通过智能化设计提高经济效益,可根据施工方的能力及建设方的要求妥善选用智能电气及施工技术,以免无法达成建设智能建筑目标。除提高经济效益外,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人员更要提高生态效益,发挥智能建筑节能优势,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质,继而通过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推动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
1.3解决智能建筑发展实际问题
在智能建筑承建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断路器整定电流与低压配电系统载流量不匹配、低压柜出线回路不合理、电气减灾系统低效等,这些问题既降低智能建筑质量,又是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动能,旨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完成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任务。基于此,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迎难之上,在智能建筑理念下不断改进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策,通过智能设备的敷设及电气系统的升级为解决智能建筑发展实际问题提供条件。
2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点
2.1系统集成设计
为提高建筑电气设备及系统运作效率并增强功能性需提升跨子系统一体化运行水平,使智能建筑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控目标,针对弱电子系统加强统一监控管理,用相同软件界面及网络环境集中进行监视,旨在共享信息,创建开放数据结构,提高电气系统运行效率并降低成本。当前IIS系统、ITSI系统、ITAS系统、PSS系统及BMS等系统是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主要的方向,为有效应用电气设施铺平道路[1]。
2.2加强安保设计
智能建筑报警、门禁、保安监控、技防设施较为常用,亦是满足人居需求的重要条件,为此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重视安保,从应用角度来讲以提高安全质量为导向的智能化设计要考虑智能建筑安全水平、功能、结构等方面,选择最为合适的设计方案,确保安全设计既与智能建筑整体风格统一,又能与消防系统、门禁系统、应急等系统关联紧密,使建筑电气智能化安保设计更为高效。
2.3重视防御设计
智能建筑多为一类及二类建筑物,防雷等级为一级及二级,接地电阻分别为低于10Ω及低于20Ω,在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中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接闪器需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引下线,接地装置为智能建筑桩基主筋或承台钢筋,同时将接闪装置与屋面金属设施外壳、金属构件及金属管道连接起来,引下线需与建筑物外圈梁或外墙金属构件连接在一起,经过设计施工形成“法拉第笼”,智能建筑内部智能设备金属配线架、外壳、穿线金属管线与局部等电位或总等电位在低压柜、高压柜相逢同时安装避雷器、电涌保护器,达到防御雷击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目的,使智能建筑更为安全稳定。
3智能建筑理念下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趋势
3.1通过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提升建筑节能水平
智能建筑节能设计是大势所趋,尤其在全球气候问题、环境污染物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日益严峻的局势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需肩负节能降耗的责任,为解决我国新时代建筑行业改革发展难题给予支持。这就需要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因地制宜,能根据我国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匹配度、可行性更高的设计方案,关注当地的光照、降水、风向等自然因素,还需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风能及太阳能等,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这些能源可以在智能建筑中转化为光能、热能、动能,解决照明、供暖、通风等人居环境的优化难题,继而在节约建筑电气系统能耗的基础上推动智能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3.2在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中应用更多IT技术
相较于其他的建筑设计方案,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突出优势是积极运用IT技术,如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等,未来在IT技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背景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将会用到更多的技术手段及数字设备。例如,通过设计在智能建筑中运用GCS系统,该系统为智能建筑内部传输网络,为智能建筑内部图文、数据、语音等信息聚合及智能设备信息交互提供条件,还能与外部网络衔接,通过综合布线满足智能设备全天候、无死角的监管需求。建筑电气在智能化的设计进程中亦可运用IT技术,如大数据技术、BIM技术等,旨在提升智能化设计水平,为运用与智能建筑有关的数据信息创建5D模型并指导设计给予支持,使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更为具体、直观、科学,尤其可紧跟智能建筑项目开发动态调整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始终实事求是。
3.3完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体系
首先,在IT技术陆续涌入建筑设计领域的背景下要不断改进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标准并调整智能建筑规范,旨在鞭策设计人员提高电气智能化设计要求,能用新规范及新标准引用新技术、新系统、新设施,继而助力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案、原则等方面推陈出新;其次,创建智能建筑设计开发数据库,负责存储与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有关的一切数据信息,如区域地质条件、成功设计范例、新建筑材料的参数等,为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顺利高效且因地制宜提供条件;最后,加强智能建筑市场监管,颁布法律法规净化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环境,以免设计结果倾向于经济效益且轻视生态保护,通过市场监管细则的持续优化确保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有据可依[2]。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是提高建筑质量的关键,这就需要设计人员能强化智能建筑的功能、提高智能建筑综合效益、解决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系统集成设计、安全设计、防御设计有效性。未来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将不断提升节能降耗的水平,积极运用更多的IT技术,完善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体系,继而助推智能建筑设计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 牛瑞冬.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1(6):68.
[2] 穆久东.智能建筑理念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探析[J].建筑与装饰,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