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壮大,电力企业的员工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社保;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尤其对于当前迅速发 展壮大的电力企业,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对 人才的保障和服务质量,增加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才能提高电 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上仍存在各种问题,这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鉴于此,急需加强和完善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
1. 当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以往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及其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使得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管理理念相对落后[1]。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电力企业的工作重心往往在企业内部资金问题的解决和技术研发等问题上,而对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工作的重视不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在人才的管理上不能做到物尽其用,企业注重人才的招聘,却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任用,注重给人才物质上的奖励,却忽视了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影响,以此造成严重的人才流失和浪费。第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为解决企业员养老难的问题,许多私营企业都逐渐建立了较完善的企业年金制度,但却很少有电力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使得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不利于更多优秀人才的引进。第三,激励制度不完善,在电力企业内部,不能有效将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利益风险相统一,现有的考核制度,往往过多看重工作结果,而不重视员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因此,迫切需要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理念进行改进优化。
1.2 企业劳动用工存在法律风险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日益加快,电网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由此导致电力企业需要更多的工作人员。为解决人员短缺问题,许多电力企业存在着以各种形式雇佣劳动用工的情况,导致企业有大量的临时工和合同工。而事实上,这类形式的用工使得企业面临各类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比如,有些电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将社会保险等费用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员工,甚至在合同上注明员工不需要企业缴纳社保等费用,而这些做法从法律层面上讲是无效的,这些临时工和合同工可以随时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补缴社保和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发生意外,由于企 业没有为员缴纳工商保险,因此必须支付全部的工伤费用。
1.3 缺乏社保管理的专业人才
我国法律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基本的社会保险,因此,电力企业须由专人负责这项工作。而实际上,电力企业普遍缺乏社保管理的专业性人才,而且没有设立专门的社保管理工作岗位,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多由财务人员负责和兼任,因此使得电力企业的社保管理方式存在许多不足。
2. 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的措施
2.1 完善电力企业社保管理制度
做好社保管理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社保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有了制度,就必须严格确保其有效落实到位。比如,电力企业在劳动用工上,可能会遇到各类法律风险的问题,鉴于此,可建立一个二级管理模式,即用工单位承担主要责任,人力资源部对其进行宏观管理。与此同时,在企业年度财务预算中,将已经批准的企业用工计划和实际使用人数的薪酬金额列入在内,而对没有经过核准的人员费用不进行支付。此外,也可灵活的设置编制外职工的薪酬体系,实行按劳分配的激励制度,这样一来,就从多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因社保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各类用工风险,而且有助于激发电力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
2.2 引进专业社保管理人才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电力企业也不例外。当前电力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电力企业的管理岗位中,高素质人才所占的比例越大,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在市场中占有更大份额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在电力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社保管理人才的今天,更应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设立专门的社保管理工作岗位,大力引进社保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人才,防止财务人员或其他人员兼任社保管理工作的情况出现。同时,电力企业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各类社保的管理方法能够有效衔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使社保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互促进。电力企业可以尝试设立风险预警机制,控制基金累记结余在 2-3 个季度的平均支付水平,由此便可将原本由人力资源管理单独承担的风险变成现在的由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保管理一起承担,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效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2]。电力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关制度,使各类保险和结算系统的接口管理不断完善,这样一来,在结算系统传入基础数据后,企业的补助金额便能直接且准确的生成,从而不需要参保人员重复提供各种申报资料,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手续。
2.3 改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理念
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社保管理工作的分支较多,工作体系也比较大,因此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的工作量相当大。为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合理划分现有的社保管理人员的的工作责任,并应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改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理念,从而适使企业的社保服务质量获得更大的提升。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下面两个方面来做。一方面在社保管理工作中积极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确保社保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够得到提高。比如为企业员工建立社保电子档案,并保留到数据库中,如果信息有变动,就要及时更新,这样不但有利于社保管理以及方便员工查阅自身档案,而且管理人员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档案归档和查询工作,从而使得各类社保管理工作的流程得到了大大的简化。另一方面,将企业内部人才的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对待。在平时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保障员工的基本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提高社保管理工作的质量。为确保企业做出正确的社保管理决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社保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使社保管理工作发挥更好的效果。此外,还要增强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他们工作的团队意识,使他们不断朝着提高社保管理工作质量这一目标共同努力协作,以此创造团结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促使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 结语
人力资源与社保管理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在电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今天,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才能增加企业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为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和社保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和艰难的工作,还需要电力企业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争取社保管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美登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评价与优化探索 [J]. 低碳世界 . 2017(17)
[2]和龙,葛新权 . 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化实践研究回顾与展望 [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