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行业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每年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但与此同时,这些建筑工程项目中也存在质量风险所造成的一系列危机和损失。随着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各个工程企业在参与项目建设时,都应该始终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意识,开展细节化的质量控制,消除现场的质量风险,促进施工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创新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提升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对于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对此,我们要在明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价值和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做好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切实提升施工水平,推动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的价值
1.1促进建筑工程质量水平增强
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为防止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出现违纪违章等工作问题,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积极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提升管理能力,并且结合正确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进行工作,还要在材料运用和管理的过程中,根据材料的成分和物理性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监管工作,有力防止相关风险问题发生。同时,机械设备和环境等因素也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想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仔细考量各个工作环节的目标进行,这可以有力防止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尽可能地强化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1.2强化施工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帮助相关施工单位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也可以通过优化各个工作流程和部门管理职责的方式强化施工单位整体管理水平,保障相关工作在有序的环境内进行。同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管理是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需求的必要手段,其有利于施工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交流,并通过施工质量管理等工作实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够切实提升相关部门对于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的重视,进而使工作人员能够在有效交流的基础上,强化个体素质,并推进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素质的提升。
1.3提升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为满足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要提升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要积极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合理优化,并结合施工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强化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水平。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要想获得良好的口碑,就需要全面管理建筑工程和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紧密监督与控制各个施工环节,防止出现施工设备损坏和材料浪费的工作现象,达到节约成本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推动施工单位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2.1积极践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控制
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之间是存在紧密联系的,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企业必须要通过安全控制模型的有效构建,来对现场的一切作业开展严格的安全管理。在当前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安全控制模型、安全管理平台建立以后,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来开展动态化、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逐步形成完善、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使得安全管理能够与质量控制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当然,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注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提升,并要做好现场的安全监督。
2.2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在施工组织设计上要做到合理性,明确施工与进度计划,加强施工人员管理,避免发生追求进度忽视质量的现象。施工现场要将技术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加大对各施工环节的监督力度,保证施工符合相应规范与标准,避免因质量缺陷引起返工,提升施工质量与效益。要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项目经理和监理人员、质检人员、施工人员等一起参与施工质量管理中,形成多层级的管理模式,让所有施工流程质量得到有力监督。此外,要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绩效考核中纳入质量管理内容,与奖金直接挂钩,增强参建人员质量意识,提升施工规范化水平。
2.3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工作
第一,施工企业应该在建筑材料采购、进场等方面加强管理,采购结束后所有材料需要严格试验,防止出现偷工减料、以劣充好的现象。第二,建筑材料在采购后应该妥善保管,在库房中存放,定期检查与记录,保证建筑材料质量不受到影响。第三,材料采购员应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所有建筑材料的性能,具备较强的建筑材料质量鉴别能力。要将材料试验与检验程序落实,防止低劣材料进场。由于机器设备出错率较高,远远超出人工操作失误的概率,因此在机械设备进场以后,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操作,对各项参数进行有效调控,维持其正常作业状态。
2.4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的泵送操作前需润滑管道内部,润滑后再泵送混凝土,润滑可有效降低混凝土材料与管壁间的摩擦力。泵送前需合理选择作业位置,科学设置移动配料机可提升混凝土灌注的作业效率。需根据混凝土输送时对管壁产生的压力选择输送。用法兰螺栓连接好泵送管的接头,再使用密封圈密封避免漏浆,最后用固定管夹做好两节输送管的连接。混凝土的浇筑可以采用连续浇筑、分层浇筑、分段浇筑等多种方式。要注意将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20~50 cm左右,浇筑后及时振捣排出混凝土内部的空气,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振捣操作可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空鼓问题。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将振捣棒插入到下层约50 mm深度,确保上下层混凝土能够充分融合。振捣时要注意控制振捣速度,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避免振捣速度过快产生混凝土泌水、离析等问题,同时避免振捣速度过慢产生夹层。混凝土结构表面的下沉不明显且不出现气泡可表明已完成充分振捣。
2.5通过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对现场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定期接受施工管理知识的学习,了解施工的各个关键流程,熟悉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情况。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保证建筑材料、人员、机械等组织更加科学合理,让现场施工得到有效协调,避免出现交叉施工的情况。要注重提升管理人员看图纸能力,将施工重点区域确定下来,并通过加强管理工作,特别是在隐蔽工程方面加大监督力度,并重视竣工验收管理,从整体上促使施工质量提升。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筑工程中重点项目包括混凝土浇筑、防水、模板和钢筋等,要求施工人员结合具体流程与项目设计要求,合理采用施工技术,增强质量控制意识,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打牢基础。
3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当前的很多企业都积极开展了质量管理工作,但质量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这些问题使得在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存在较大的质量安全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工程企业都应该利用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来保障质量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周建兵.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价值工程,2020(3):117~118.
[2]钟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处理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28):155~156.
[3]尹继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陆桥视野,2019(9):78~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