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近年来,企业管理者在国企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综合竞争力受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影响。人才,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内容。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可帮助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分析;措施研究
1国企改革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理念不够科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仍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尽管人力资源管理受到企业以及领导部门的重视,但其仍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管理模式也不够科学,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应放在管理观念优化部分,不科学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部分:第一,人力资源被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附属。人员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但一些国有单位,忽略了这一点,把员工作为廉价劳动力,不注重科学管理、内部核心机制的建立,忽略员工个人感受,缺乏科学晋升机制;第二,人力资源管理不够理性,这种非理性化的管理模式使员工的积极性薄弱,不能充分展示自身优势,管理工作更为表面化。第三,企业员工较为封闭,在企业领导自我中心式以及非理性化的管理下,将出现病态心理,具体表现为过度谄媚、缺乏沟通等。
1.2奖励考核制度不够完善
当前,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奖励考核机制仍然不够完善,带有极强的计划经济特征以及政治色彩,对员工的奖励也大多放在权利、地位等方面,缺乏对个人责任感、意识等方面的激励。此外,国企在激励方式选择方面也缺乏与企业的关联性,奖励机制的效果不够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与市场的发展情况相违背。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不重视市场发展情况,忽视了股票期权、年薪制等相关管理机制;第二,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缺乏精神上的考虑,单纯的物质奖励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也不能提升企业员工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
1.3缺乏对人才的吸引
国企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收入竞争能力不足。国企由于经营方式比较特殊,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足,缺乏福利等方面的吸引力,导致员工的实际收入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工作压力与收入不成正比;第二,企业内部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严重阻碍了员工的良好发展。企业员工的晋升不仅需要与个人能力有关,还与企业的内部环境有着一定的关系,严格的等级制度降低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第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并未充分发挥绩效管理以及考核制度,忽视了考核制度的重要性,导致人员的职业素质难以得到保障,没有在企业内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以及绩效考核制度,导致绩效考核工作与企业管理发生脱节。
2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策略
2.1树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首先,建立科学的人才管理机制,将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逐渐转化为专业管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具有固化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浪费了过多的资源,所以,必须逐步转化人才管理理念,实现劳动力市场,形成岗位竞争机制,让员工形成内部竞聘意识,只有通过自主意识才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根据个人能力及短期长期规划来实现个人价值。在此期间,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人力管理增加效率和科学分配利用。其次,要明确各部门的用人标准,统一形成用人机制,这样才能够提升核心管理力度。加大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防止其流失,人员流失是影响内部运行的重要问题,应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打造统一透明的用人和晋升机制,以此来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再次,给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地提高主观意识,竞聘自己所期待的岗位。
2.2创新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岗位编制
首先,完善组织结构,加强顶层设计,通过人力资源的基本框架,及时梳理内部结构、机制及人员分配等,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基础。其次,明确广大员工职责和权限,对各个岗位重点定编定岗,划分好各自的关系和权责。第三,明确晋升通道,激发广大员工的上进的信心。国有企业在晋升方面存在狭窄的问题,论资排辈的问题十分严重,为了更好地发挥人员的优势,应改善这一问题,建立科学的岗位晋升通道,加强员工对职业规划的清晰认知,将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明确后进一步发挥作用。
2.3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中,员工持股是其重要的方面,员工持股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必须按照法定及国家规定程序进行,可以通过有偿认购和无偿配送的形式展开这一内容,员工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拥有企业中的股份,这样能够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也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十分巨大的作用。第一,可以明确产权,让员工持股就表示员工有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发展有责任,并有发言权,能够更加地关注企业发展,并通过努力来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完善。第二,为企业制度的建立提供土壤,对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合理优化配置企业资产。第三,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经营带来的价值。
2.4打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和重点,也是形成企业发展合力的关键,通过企业文化能够帮助成员间相互配合,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本文化的监理和形成,必须加大企业员工的交流,要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同时也要重视精神需求的满足,要尊重、有爱、关怀员工,只有强调双方关系的补充和互动,才能够打造良好的企业内部文化,这也有利于内部环境更加民主自由。其次,形成合作竞争氛围,在市场竞争中团队协作是打破瓶颈的重要突破点,国有企业想要在经济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只有在竞争的氛围中强化自身力量,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有自己的实力及优势,加上团队力量,不断创新,管理,激发大家潜在的特征,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保持活力。
2.5确立现代化的国有企业用人机制
市场环境下,企业要发展,必须加大对能力的重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和制胜法宝,只有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配备高素质管理人员,合理对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够给国有企业带来生机。在选聘的时候,应建立标准、规范的用人机制,要坚持公开透明机制,只有打破传统用人制度,避免出现论资排辈现象,才能够增加整体积极性,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另外,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需要合理的人才结构,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整体的业务能力,并定期进行业务水平的考核,结合奖惩机制,通过科学标准的制度执行,对于国企人力资源工作具有极大的意义。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有企业不断改革的背景下,要科学调整自身发展理念与管理思路。人力资源管理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紧跟企业战略发展脚步,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并积极创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形成可以推动国有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楼荣文. 基于深改背景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现存问题研究[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No.379(14):101-102.
[2]曲元树.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消费导刊,2019,000(026):169.
[3]姚玉明. 新时代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J]. 现代经济信息,2020(11):11-12.
[4]胡滨.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 现代国企研究,2019,15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