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确山县环境监察大队 河南驻马店 463200
摘要: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逐渐增加,开始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因此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环境改善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现有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同时也要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应用来避免新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新常态;环境监察执法;难点;重点
引言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恶化不再是某个地区的问题,而是笼罩在全球上空的乌云,若放任其发展下去,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毁灭性打击。各国也逐渐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理应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稳扎稳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现阶段我国加大了环境立法,创新了环境监察的模式并强化其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对接和沟通,并已成为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重中之重。
1开展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必要性
新的发展环境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愈发受到重视,2018年5月18—19日,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了加强环境监管的重要性,并表明其坚决态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环境监察和执法工作树立了明确责任和目标,进一步推动环境监察执法工作走向深化。科学合理地开展环境监察工作是国之重点,是民心所向,也是我国实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举措。环境监测部门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合理测定污染区域中的空气污染物,通过技术手段对其成分进行客观分析,确定污染源及污染原因,成为环境执法常态工作的基础形式和有力措施,越来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难点
2.1执法人员能力不足
随着环境监察执法范围的不断扩大,涉及领域的不断增加,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对于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一旦执法人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就很容易导致执法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下去。例如,在面对一些突发性的环境问题时,专业能力不足的执法人员就无法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不仅直接导致了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效率的下降,而且会因为最佳整改时间的耽误而造成污染的加重。
2.2需要加强环境监察执法意识
环境监察执法的主要任务,是监察各经济领域中潜在的环境安全隐患,需要由执法人员调查、搜集相关样本、证据,才能对症下药地将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得到处理。然而现阶段部分执法人员的执法意识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从诸多方面都能看到端倪。其一对于群众举报的环境污染事件重视不够,在进行执法过程中,由于陈旧的制度流程导致环境问题处理不及时;其二是有些执法人员因为利益或者人情关系,对个别企业的污染环境行为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法,对应当深入调查的细节存在表面化现象,使得一些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3缺乏环境监察相关高新技术设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设备也在不断完善。在环境监察的过程中,只有很少高新技术设备被引用到实际的环境监察工作之中。针对我国目前情况来说,对于环境监察投资力度虽然有所加大,也有适当地引入一些设备,但是仍然不足以支撑当前我国环境监察工作的进行。由于环境监察缺乏各种高新设备,在监察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很多环境数据的把握都不够精确。
当前我国必须要增加对环境创设方面的资金投入,以便有更多的资金推动环境监察工作的进行,还需要加强对高新技术监察设备的引进,用当前的人工智能或大数据进行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推动环境监察工作的实施。
3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重点
3.1提升执法能力
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有效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使得环境监察执法的工作效率可以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这就需要相关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需求相匹配。执法人员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还需要对环境监察执法的相关工作规定有深入的了解,对当地的环境领域有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确保执法人员在执法工作中可以表现出足够的执法能力。同时,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还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充足的了解,可以在面对环境破坏问题时准确地做出违规判断并且有理有据。根据环境监察执法相关规定,在任务准备阶段充分了解产生环境破坏问题的现场情况,准备好取证设备及现场检查需要的执法模版,同时组织成立环境监察小组,并指定相关负责人或现场监察负责人带队进行有效的执法工作。
3.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环保事业的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支持。对于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职能部门的执法行为是杯水车薪,所以,只有公众都参与其中,全民行动起来,才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减少职能部门执法的阻力,同时还要发挥最大的力量真正地改善环境问题,因此,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至关重要。(1)采取多样化宣传方式,宣扬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公众生活行为形成引导,同时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科学发展观对环保的内在要求的学习与解读,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环保意识。(2)强化社会监督,打造“人人都是环境监察执法监督人”的良好氛围,从公众角度对行政执法形成约束。(3)环境状况要定期公示,为公众查询、获取环境的相关信息提供便捷的方式和多元化渠道,而且要维护公众知情权,提升公众对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信任,使公众能够随时动态了解环境质量状况,激发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环保行动中。
3.3增加对相关设备的投入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在环境监测方面的高新技术设备也在不断研发,传统的各种环境监测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环境建设的需求。传统监测设备的利用容易导致出现监测数据误差的情况,所以相关部门要增强对环境监测高新技术设备的引入,利用这些设备让环境监测数据更加精准,统计分析更加清晰方便。同时利用当今的环境监测设备可以形成数据库,用此数据库提供历史管理数据分析来供相关人员进行对环境问题的变化进行预测。
3.4树立正确的环境监察执法理念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国家开展环境监察工作是为了最大化制止环境破坏行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环境保护,因此,要想顺利开展环境监察,必须树立正确的环境监察执法理念,要求各部门在发现环境破坏苗头时,要积极执法,阻止环境污染行为的出现。另外,作为基层环境监理人员,不仅需要优化自身执法理念,提升自身业务,也应帮助工作同事,共同进步,提升团队整体抗污染作战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背景下,环境问题十分严峻,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应提高环境监察力度和环境监测的精准度。两部门应通过科学的制度和良好的联动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实现对环境和生态的维护,提高环保的实际效果。环境保护的工作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加强协同合作,实现双赢,促进我国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磊.基于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的难点和重点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2):216-217.
[2]吴力.基层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3687.
[3]张宏春,李娟.新常态下环境监察执法的难点和重点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07):2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