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应用 刘广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刘广
[导读] 摘要:城市园林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升园林的景观施工技术水平对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身份证号码:42070319910820XXXX
        摘要:城市园林具有美化环境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作用,提升园林的景观施工技术水平对保障园林工程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代园林的景观施工不仅对园林景观设计具有较高要求,还对绿植移植,花展布局,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提出更高的工作标准,实现园林建筑的社会功能。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同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提升现代园林的景观施工质量,满足园林建设的工程设计要求。
        关键词:现代园林; 景观设计; 施工; 技术应用;
        一、现代园林施工的意义和特点
        1.1 意义
        现代园林是建筑工程和植物工程有机结合的新型建筑工程。现代园林的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影响因素,实施项目的一体化管理。现代园林工程的设计,应实现对建筑物、植物、雕塑、山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为人们呈现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园林景观风貌,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优美的休闲、娱乐场所。现代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对园林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是实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管理者应提高对园林景观施工技术的重视度,确保现代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1.2 特点
        第一,艺术性。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是现代园林的重要特点,所以现代园林景观应具备美化环境的重要社会功能。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和施工中,应体现出现代园林独特的艺术特点。因此,施工人员不仅要保证植株的成活率,还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合理进行植物造型、色彩搭配、物种的选择,使景观能够体现城市风貌,更具艺术美感。
        第二,自然性和独特性。绿植、山水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是重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园林景观施工应尽量保留自然元素,同时体现园林景观的整体自然特征。另外设计师应当在保证景观自然特性的基础上,体现出园林景观的独特性,结合周边环境和工程具体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园林景观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第三,季节性。植物景观可以体现出现代园林的主要特色,对园林景观风格的展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大部分植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因此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要根据植物的季节生长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态势。
        第四,持久性。现代园林工程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在工程完工交付后,还需要专业人员定期对景观进行维护和保养,且景观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要求。只有坚持养护,才能保证景观符合工程的景观设计要求,进而确保园林景观的艺术观赏性。
        二、园林景观施工技术要点
        2.1 骨架结构建造技术
        骨架结构是园林景观工程的结构性支架,建造前需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计算和规划,确保骨架结构的建造具有可行性。建造骨架结构的同时要做好防水工作,确保工程交付后不会受到水的侵蚀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好各阶段的施工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确保骨架结构的安全性符合项目要求。
        2.2 表土回填技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园林景观施工要使用表土回填技术使土壤保持最佳生长状态,通常情况下80~100 cm的土壤深度较合适,有助于植物后期生长。使用表土回填技术需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第一,严禁在雨后施工,必须保证回填土的干燥,然后用铲车倒退填土;第二,不能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可以在表土回填前对下层非优质土壤进行改良施工,避免下层土壤与表土中间出现滞水层;第三,严格控制排水坡度与表层土壤深度,路沿土壤高度要低于路沿石,最佳范围是3~5 cm。
        2.3 定点放线技术
        定点放线技术会直接影响景观施工前期的布局和后期的视觉效果。为了提升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技术人员要进行定点放线确定植株的准确位置,然后严格依照图纸定点放置植物。可以采用方格网线法提高定点放线的精准度。放线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选择和布局,既要保证在线上,又不能太过规矩严谨,应呈现出植物的层次性、美观性,提高园林景观的艺术水平。
        2.4 植物栽种技术
        进行植物景观施工需确定景观的整体造型和风格特色,然后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及栽植方法,按照植株大小合理设计植株间距。在栽植过程中需要挖穴,穴位的大小可以参考实际植株土球的大小,一般来说,穴位的形状多为U型或圆形,比植株土球高度深10~30 cm,直径要大20~50 cm。进行植株栽植前,要先清理穴位内的石块或其他垃圾,对植株进行修剪,去除病枝、枯枝,过密、过疏的枝丫也不能保留。进行植物栽植时,需按植物的种类特性进行栽植,注意土壤的干湿程度及栽植技巧,根据植株种类选择不同的养护方法。完成栽植后,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降水量对植物进行浇灌,并修剪植物的枝叶,完成植物的造型塑造,体现造型的美观性和观赏性。
        2.5 水景景观的施工
        常见的水景景观有喷泉、瀑布、人工湖等,水景景观的建设需要实现与周边环境的有机结合,例如在瀑布和喷泉的建设中,可利用地势特点显示出瀑布的落差和气势,提升视觉观赏效果。在喷泉池中布设灯光,在晚上能够实现绚丽、梦幻的效果。需注意在施工过程中,要科学使用用电设施,提高用电的安全性。人工湖的施工需要严格遵照图纸设计实施挖掘和建设,确保挖掘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要做好护堤的建设工作,确保人工湖的使用安全,由专人负责水生植物和鱼类的养殖工作,建议选择容易存活且观赏性高的鱼类品种。
        2.6 养护技术
        植物是园林景观的重要元素。园林建成后需要对植物进行定期养护,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以维持植物景观的观赏性。较高水平的养护技术可使园林景观具有极高的艺术美感。例如,专业人员定期对植物浇水施肥,修剪枝叶,可有效保证植物枝叶的繁茂,避免因为缺水、病虫害、枝叶过密等原因影响植物的美观。同时水生植物和鱼类也需要专业人员的精心养护,细心、专业的照料可有效提高动植物的成活率。


        三、园林景观施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造价高,资金投入有限
        做好现代园林的景观建设需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统筹管理各项事务,如景观设计、资金筹备、植株采买等。目前,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是影响园林景观施工的重要因素。资金的投入和运转情况会对园林景观施工造成直接性影响,如果工程设计发生变更,将对工程项目的单价和总价造成连锁影响,需重新审核项目资金,同时会影响项目资金的运转,影响园林工程的施工进度。园林景观工程造价高的主要原因是假石、绿植、雕塑等装饰物的单价较高,完成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需投入大量资金。
        3.2 工程多,项目杂
        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涉及项目较多,如绿化工程、土方工程、水利工程、山体工程等,各分项工程的建设既要独立完成,又要保持园林整体的和谐性。施工人员可根据不同分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这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只有实现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才能确保园林景观的施工质量。
        3.3 特殊地形提高施工难度
        现代园林景观工程会涉及不同地段、地形的建设,具有特殊技术要求的地形建设会提升工程施工的难度。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需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达到各项目的施工要求,完成园林景观施工的建设目标。
        四、现代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技术
        4.1 骨架施工技术
        骨架是园林景观的整体框架,优美的骨架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和美感。首先,确定骨架型号。根据景观工程的设计要求确定项目的骨架类型,如砖骨架、钢骨架或复合骨架等,也可进行骨架的组合搭配,从艺术观赏角度优化骨架设计,既保证骨架的经济性,又突出骨架的美感;其次,优化园林土层结构。探测园林景观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使土质结构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即土基为70%、下基为20%、道牙为10%,做好项目的施工配合;最后,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适合项目施工的水泥是实现土基施工稳定性的重要保证。部分园林景观工程的地质条件为饱水软土地层,需要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实际工程中常使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提高地基土层的稳定性,依据开挖、填筑、分层的流程施工,边坡土方的开挖按照1:1.25标准施工。
        4.2 定位技术
        第一,定点放线。根据设计图实施定点放线,确保园林绿化的高程误差在30 mm范围内,并且所有植物都位于定位线上。可以使用网格法、对称法确定建筑物和植物的位置,实现园林绿化景观的整体美观性。在定位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高度和植株大小灵活调整放线,如果植株的根系面积小于2 m2,可以使用整包定点法进行定位;如果大于2 m2但小于5 m2,可以使用定包定点法;超过5 m2可以选择分包定点法。
        第二,位置检测技术。位置检测是选择园林景观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作为参照点,对比不同植物的位置优化园林工程的设计比例。需注意每次放点都要有标志性参照点。确定植物类型时要根据植物的颜色、大小进行区分选择,避免因植物选择不当影响园林景观的美感。
        4.3 植物栽种与养护技术
        第一,植物栽植。首先,修剪植物枝叶。植物栽植前应对植物进行剪枝修理处理,减少植物在栽植过程中水分蒸发和营养流失。剪枝的三个水耗标准分别为40%以下、40%到80%之间、80%以上,根据植物种类的水分蒸发速率确定修剪方案;其次,挖掘植穴。植穴的挖掘要根据植物的根系状况及土壤成分进行施工,合理计算植穴的尺寸规格;再次,严格按照栽植流程完成植物的栽植。植物栽植顺序应为由高到低,先栽植高大的乔木,然后是中等的灌木,最后是地被植物和草坪植物。栽植应选择空气湿度大的天气,但不能选择大雨天气,因为降雨将无法保证土壤的干燥度。
        第二,植物养护。栽植后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植物进行精细化养护。技术人员应熟悉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对植物实施模块化管理。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效率,使用远程监控设备和智能传感设备掌握植物栽植后的生长情况,定时记录植物成长信息,及时地了解植物栽植后的生长情况,为养护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根据植物生长的实际情况调整养护方案。
        4.4 表土回填技术
        完成植物栽植后需进行表土回填,以确保土壤能够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土壤成分及土壤回填质量对园林景观植物的生长状态产生直接影响,提高植物存活率,就必须首先确保表土回填的质量。首先,确保回填土壤的粒径、形态,团粒结构符合植物生长需求,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力保证;其次,要对回填土壤进行杀菌处理,杀菌药水的配比为8%白沙灵、7.2%金克安、84.8%水,避免回填土壤中含有损害植物生长的物质。
        4.5 水景景观施工技术
        第一,土建工程的水景施工。水景施工的质量取决于水池基层、排水坑、池底等水景结构施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具体应做好以下工作:夯实水池基底,避免基层沉降;选择合格的材料支撑模板,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的浇筑应做好抹平层的处理。
        第二,水池饰面处理。可选用石材饰面材料,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选择干挂式施工,避免泛碱影响水池饰面的装饰效果。
        第三,电气和灯光设施的施工。做好水下照明灯的施工,避免喷泉水波对灯光等设备造成损坏。
        第四,控制水质质量,做好水质的净化处理。水体生态环境对水质影响较大,为避免水质变差,要定期净化景观水体,或按一定比例更换水量,添加消毒剂,养殖水生动植物的方式提高水质质量,营造自然、优美的水景景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园林景观施工是系统性工程,在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环境勘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工程实施方案,做好交叉作业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达到项目设计要求。项目竣工交付后要委派专人对景观进行养护,维护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露.景观园林绿化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2018
        [3]李梅凤.住宅小区中园林景观绿化施工和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