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 柴维维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柴维维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各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仍以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为主,施工管理相对粗放,管理效率相对较低。
        天津承鸿伟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我国各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仍以建筑施工总承包模式为主,施工管理相对粗放,管理效率相对较低。虽然有个别企业已经进入精细化管理阶段,但是现阶段多部分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水平偏低的现象。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就应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积极管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企业应该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并积极寻找相应的措施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控制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施工材料问题
        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材料本身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保证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前提。建筑材料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将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由于相关人员的问题,如果施工中涉及劣质的工程施工材料,会影响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甚至导致工程结构的不稳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1.2  综合素质不佳
        虽然我国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已经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很多建筑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还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比如施工体系、技术要求等等,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此外,建筑管理制度也没有有效落实,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够有效发挥管理制度的作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建筑工程施工标准无法统一,也不能够发挥管理作用,一旦这其中出现问题,也无法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比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管理人员由于缺少可参考的管理制度来开展管理工作,那么就不能够有效解决问题,严重的还会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措施
        2.1完善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现状,各个工程企业必须要在行业相关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的工程经验,来逐步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利用该体系来指导和约束全部的施工作业,使得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在参与施工建设和管理时,能够以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保障各项质量保障策略的规范、有序执行。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定和实施都应该由总承包单位来负责,在承包企业中的最高管理者必须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来开展全面的协调和管控,使得各个部门都能够在带动下严格依据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相关标准,来提高该体系的执行力度。施工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1)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安排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来进行项目实施的质量监督,通过政府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等的相互制约和监督,来保障质量目标的完成;(2)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立法,通过法律法规建设来为质量控制提供法律保障,规范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行为。
        2.2 质量控制环节
        这一阶段,管理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严格管理,使其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第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施工。施工方案都是在施工开始前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来编制的,那么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来落实,保证施工整体顺利进行。施工现场要保持整齐,各类配置合理,分工明确。对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也需要按照施工方案落实,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第二,交接检查。保证各环节的交接合理,在上道工序完成后,才能够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对交接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和检查。第三,成品质量检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半成品和成品,那么管理人员就需要制定成品保护措施和施工人员共同研究,共同来完成施工。


        2.3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控,积极引进新技术
        一方面需要对采购环节、入场验收环节、施工环节等环节加强质量管控,确保材料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质量达标。比如在采购环节,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结合施工成本、材料价格以及绿色施工要求等条件,选择性能好、污染小、价格合适的材料。在入场验收环节,需要对材料的三证及外观质量进行验收检查。在施工环节,对相关材料需先进行试验检测,对机械设备需先检查开关等,保证各项条件安全,才能进行项目施工。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力度,如利用BIM技术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有效干预,协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管控施工全过程。或应用远程监管系统等技术软件对工程施工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2.4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提供施工基础保障
        对现有的技术管理机制进行改进完善,能够更好地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提供保障与支持。针对建筑工程来说,主要可通过以下几点工作的开展对技术管理机制进行完善。(1)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管理部门及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内容所对应的要求,将对应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规范告知施工人员,让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够准确了解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以更为规范安全地开展施工。(2)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力。建筑工程涉及的施工环节较多,每个施工环节所采取的施工技术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由专业人员对施工技术的使用和选择进行管理和评估,确保技术使用的规范和标准。(3)完善现场排查。质检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对施工现场展开排查工作,对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项目内容及时进行记录,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整改补救。
        2.5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任何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施工质量都是最为基础性的目标,如果要达到质量目标,就需要通过对各个要素、流程等的严格管控来避免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比如,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环境等都是重点的管理任务。施工质量监管可以从监督的角度来有效识别和应对其中的各种质量问题。各个工程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都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检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参与到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人员、质检人员,都应该深入工程现场开展全方位的监督,及时根据质量风险的识别来制定有效地质量控制策略。
        2.6合理编制施工方案
        如果想要更好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就应该积极研究,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为其编制合适的施工方案,并且要能够让其准确落实。而且,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施工方案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施工人员的影响,让施工人员的操作更加规范,减少意外的发生。通过对施工方案的合理编制,并明确相关记录,定期检查在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就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工期较长,所涉及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材料等也相对较多,这种情况下在实际施工阶段极易出现多种质量问题,影响工程建设效果和使用安全性。所以为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先明确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后通过完善技术管理机制、做好人员培训、加强材料设备质量管控等方式切实提高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新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对策的分析[J].居舍,2020(27):149-150.
        [2]黄洪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7.
        [3]张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筑,2020,17(23):169-170.
        [4]汤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