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任子昂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任子昂
[导读]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为施工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为施工企业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随着建筑高度和体量的增大,对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出现能够很好地顺应高层建筑的需求。对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来说,施工质量控制对整个工程质量极为关键。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就要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一定要保证材料的质量,重视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施工技术,以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得到可靠的保障,我们要能够继续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在现有技术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优化升级,为整个建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1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的体量巨大,具备一定厚度,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中,因为本身的结构稳定,强度高,因此,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不容易出现基础失稳的问题。但是,在材料配比不当,或施工管理不合理的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相比普通混凝土更容易开裂,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混凝土的水化热进行严格控制,保证结构的防水性,以此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对于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来说,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认真挑选施工材料,在选择材料时要优化混凝土的水配比,使用水化热最低的水泥,加入适合的粉煤灰,在施工需求的基础上加入相应的膨胀剂、抗裂剂等,以确保混凝土固定后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另外,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一定要提前准备到位。
        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材料质量的好坏不仅会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因此,为保障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施工人员加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管理,也即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关,施工材料进场前,需严格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强度等级、抗裂性、抗渗性、耐久性、体积稳定性等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规定的要求,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进场。另外,还需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等对大体积混凝土材料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一般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应用的拌合物主要有水泥、砂、石、水、掺合料、外加剂、等,确保这些物料配合比前,需进行现场施工取样试验,根据取样试验合理确定各种拌合物的用量、拌合物的稠度及和易性、混凝土拌合时间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
        2.3混凝土振捣。
        大体积混凝土振捣不足时,不但混凝土密实程度不够,而且易出现早龄期塑性沉降裂缝;而若振捣过度,混凝土就会产生离析、均匀性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因此混凝土振捣时,应保证振捣棒快插慢拔且插点均匀,振捣完毕后可用平板振动器再在表面振动一遍,以改善混凝土的均匀性。应尽量避免振捣棒接触模板底和模板内壁,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降低模板破损、材料漏浆等事故的风险。对于变截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为防止早龄期塑性沉降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可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使混凝土填充密实,防止产生空洞。当浇筑配筋较密的结构时,由于骨料粒径与钢筋之间空隙的原因,充分振捣后混凝土易产生离析,表层骨料不足导致塑性收缩增大,建议在混凝土浇筑时预留一定厚度,待浇筑完毕后,于混凝土初凝前在表层铺撒瓜子片石子,进行二次振捣抹压,降低开裂风险。


        2.4加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问题来说,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在承台内埋设四根垂直的测杆,同时每根测杆还要能够在沿着混凝土的厚度方向设置三个不同的测点,也就是说四根测杆总共需要设置12个测点。在测点设置好之后,测温的头三天每间隔一小时就需要测温一次,三天之后每间隔四个小时测温一次,测量人员要能够对每次测量的数据都进行详细地记录,并结合温度变化情况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并且要能够在图中将不同测点存在的问题标注出来,只有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测温工作,才能够使温度裂缝得到很好的控制。
        2.5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应力控制管理。
        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最常见的病害问题之一,为预防和降低这一病害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加强大体积混凝土应力控制管理,如在拌制混凝土时加入适量的泵送剂,以提升大体积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和结构表面的抗裂性,加入泵送剂能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抗裂性能的原理在于泵送剂可充分吸收多余的混凝土能量,从而有助于约束和控制混凝土内部细微裂缝,从而能避免其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其次,施工人员还可采用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或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在其表面覆盖保护膜,使其降温速率减慢,从而促进混凝土浇筑体自约束应力降低来有效控制其应力。
        2.6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对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尤其是防止早龄期开裂至关重要。建议浇筑完毕后尽快进行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表面失水过快,在浇筑过程中应采取边收面,边覆膜的方式进行保护,把表面湿度控制在较高值,薄膜之间要上下错开,搭接压紧搭接宽度符合规范值,当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在底板、顶板薄膜上铺设保温棉毡,同时尽量避免破坏薄膜。对墙柱等不能覆膜的结构,应采取带模板养护,养护时间至少为7~14d,拆除模板后应进行喷水养护,保持表面一定湿度,避免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的出现。在施工中,当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可将模板固定装置稍微松动,降低后期拆模难。
        2.7加强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
        要想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必须要加强对各环节技术应用的管理,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各技术施工环节的任务进行有效地落实,对于其中比较重要的节点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交流;其次对于采取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必须要能够对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质量的检验标准有着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开展施工作业;最后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原材料、技术水平以及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数量对整个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地安排和适当的优化调整,进而能够拟定较为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1m的大体量混凝土,该种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浇筑量大、结构厚实等特点,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施工中,不仅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的强度、耐久性、抗裂性和耐腐蚀性,同时还能提升高层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本身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若施工人员不能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也难以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全面做好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宁海旌.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商品与质量,2020,000(002):129.
        [2]董哲勍.多变截面大底板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20(11):42-43+70.
        [3]张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20(12):27-28.
        [4]朱玉慧.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20(11):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