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动能运输分厂 161002
摘要:铁路运输具有运载能力强、运量大、经济实惠等显著优势的,是支撑我国运输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同时又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稳定的重要途径。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和有关主管部门的首要职责。本文在此首先简单分析了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影响铁路安全运输的主要因素,最好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期望有助于提升我国铁路运输管理水平。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铁路安全是实现铁路整体运行的保证,只有确保安全运行,才能实现铁路运输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和防控,铁路货运行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构筑全员安全生产防线,才能有效强化铁路货运安全基础,这是实现铁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才能确保铁路货运安全长治久安,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
1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意义
铁路货运是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运的安全质量、运输效率、市场效益关系到铁路的发展、声誉和形象。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不断强化,但安全是铁路运输的生命线,铁路货运安全事关铁路货运质量,会影响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形象,因而铁路运输生产必须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格务实的作风树立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信念,高度重视铁路货运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生产制度,防止事故发生,确保铁路大动脉安全畅通。安全生产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安全管理方法,才能形成铁路“安全第一”的理念。因而要筑牢安全防线,树立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意识,始终如一地坚持把确保安全作为铁路工作的根本前提和基础。为了加强铁路安全管理,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保护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务院专门制定了《铁路安全管理条例》。管理条例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铁路行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制定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相关作业程序,保障铁路旅客和货物运输安全。新技术装备大量投入使用也使得铁路安全风险问题更加凸显。
2影响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所谓人为因素即是指人的主观因素,在铁路运输中具体指运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忽略运输安全管理工作。首先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安全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职工的操作不规范,主动安全意识不强,没有对相关运输风险项进行提前防控,如运输前的列车安全检查、运输中的安全状态监测,运输后的技术保养和维护等。其次缺乏有效的运输安全监督考核,对铁路运输职工的职业约束性不强。另外不重视对职工进行运输安全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不足,应急处置能力较差,无法规避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2.2铁路运输设备因素
铁路运输设备包括列车、轨道、路线、站点等内容,这些设备设施如果存在故障或设计不合理都会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近年来我国加大铁路运输建设力度,新修和整改贯通了多个铁路运输线,形成了一个全覆盖的铁路运输网,同时列车也逐步更新换代。但是铁路安全防护、运输过程管理、沿线风险监控与处置等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容易出现停运、晚点、瘫痪甚至是出轨等事故。
2.3社会技术服务机构未充分发挥作用
铁路运输企业的危险货物管理人员需要依托社会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铁路危险货物办理场所安全评价、新品名鉴定、改变包装和首次使用铁路罐车、集装箱、专用车辆装载危险货物等相关工作。
目前安全评价机构较多,水平参差不齐,社会机构中大多数技术人员不具备铁路背景,对铁路的标准、规范掌握不足或理解不透彻,直接影响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评价质量。同时,一些安全评价机构责任心不强,评价报告质量不佳,起不到安全评价应有的作用。
3化解铁路货物运输安全风险的对策
3.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铁路安全生产工作极其复杂,要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提高铁路应急管理水平。对铁路系统共享信息充分分析研究,研判安全风险,挖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明确风险点,提前对安全风险进行预警,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主动规避、降低和消除安全风险,排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把安全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铁路运输企业要建立健全货物运输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制度,不同层级、相关部门预案要相互衔接,定期举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演练,演练结束后及时总结评估,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应急准备,形成应急处置强大合力。推进铁路货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现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作业环境、操作行为和设备设施的标准化,建立铁路应急协同反应机制。
3.2完善运输信息系统
在运输危险货物时要考虑到危险货物本身就具备了较大的危险特殊性,所以一旦发生运输意外,就会很大程度损害国家及人民利益,还会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所以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需要引入信息化安全管理技术手段,重视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在各运输节点之间的危险物品运输安全管理联系,能够纤细实时准确的掌握危险货物的运输车辆具体分布情况,停留和运行时间,及时上报超时停留情况,也可实时查询危险货物运输相关信息,根据危险货物的实际运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需要充分运用危险货物安全监控系统,真正做到从根源处、过程中、全运输的科学、准确、实时安全管控,才能够充分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质量。
3.3提高铁路运输调度水平
运输调度是对铁路运输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是铁路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内容。我国人口基数大,选择铁路出行的群众众多,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运输需求不平衡,运输资源分配不合理,某些线路长期处于高负荷或严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运输安全性不高,而某些线路处于低运输状态,这就造成铁路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整体运输安全水平低下的问题,而改变现状的关键在于提升运力和科学调度。首先,要持续加强铁路建设,补齐运输短板,加强线路之间的联结和通达性,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其次,以专业团队进行运输调度管理,对铁路运输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合理规划和安排运输资源,提升调度管理的应急能力,加强控制管理的水平,以确保实现铁路运输的快速运转。
3.4增加集装化运输
对危险货物采用集装箱运输,作为我国现阶段运输危险货物呈现的主要趋势,无论是成品油、天然气、危险化学品等货物运输,都要确保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符合标准规定,以国际间先进做法为依据,对危险货物的集装箱分类不断细化扩大,实现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全路危险货物统一安全管理,也能够动态化跟踪不同种类集装箱的危险货物实时运输情况。
结束语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是降低铁路运输损失,保障铁路交通顺畅,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及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强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需要从加强调度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风险系统建设等具体方面来努力,从而为铁路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仁达.关于铁路运输安全管理问题与货运管理体制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5).
[2]孙浩.探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及提升措施[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7):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