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城市建设发展中心建筑质量监管事务部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建筑物使用寿命主要受其主体结构影响,主体结构的质量决定了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社会发展过程中,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的质量也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检检测,从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在对建筑主体结构实际检测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对不同的位置进行全面检测。文章将基于现代常用的质检方法进行概括,并对其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望能为建筑质量安全的把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应用
一个稳定可靠的建筑物离不开科学全面的质量检测手段,为了切实确保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对建筑的主体结构进行充分的检测。在实际检测过程中,由于技术手段和人员素质等多种因素限制,导致检测不符合相关建筑标准,从而为后期建筑投入使用埋下了极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造成了生命财产损失,还对建筑企业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要针对建筑主体的不同部分适用合理的质检方法,来确保建筑物的可靠性。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概述
建筑工程其核心就是建筑物的主体部分,其质量问题将会贯穿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期,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直观体现[1]。国家及行业对不同建筑物有着明确的建筑标准,然而在实际施工或者使用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会对主体结构产生影响,就需要对其质量进行充分检查,用科学的数据来对建筑物是否符合使用要求进行评判,从而保护建筑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在建筑主体结构的质检过程中,首先要关注钢筋混凝土结合成的梁、柱、砌体的强度质量是否达到相关标准,对于出现问题的部分要及时反馈,并及时补救。此外还要对主体结构的形变程度进行检查,确保在重力等自然因素作用下没有对建筑进行结构性破坏。最后,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对于承重墙这类的结构,不能采用破坏性质量方式,尽可能采用无损检测。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
2.1建筑主体的尺寸及外观测量方法
2.1.1建筑主体裂缝测量
由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大多建筑主体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或多或少会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测量和记录[3]。质检人员需要在裂缝的最宽处用千分尺对其进行测量并记录,再测量裂缝的长度,并清晰标注裂缝产生的时间和位置,以方便后期检测和比对。
2.1.2建筑形变检测
受重力和地基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筑物自然沉降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建筑物沉降过程中,建筑的主体结构可能会产生形变。因此,质检人员必须采用激光测距仪对其梁柱进行水平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要保持激光测距仪的平稳性。然后使用水平仪等专业仪器测量建筑主体的弯曲程度,记录并核算其形变量是否会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2.2钢筋结构检测
钢筋结构作为建筑主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要对其进行检测。钢筋结构主要用超声波进行检测,超声波用于钢筋结构的检测,主要是对其长度、形变程度等状况进行检测,由于钢筋笼的重复性,无法对其数量进行检测。在利用超声波对其检测的过程中,首先要找准被检测点,然后固定好相关仪器,对其发送超声波,通过相关的专业设备对返回的波形进行处理,从而形成影像。在钢筋结构检测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检测,以免误差导致检测过程缺乏准确性。检测完毕后要对检测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以确保无安全隐患。
2.3混凝土结构检测
混凝土也是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要分别对其内部和外部进行全面质量检测。一般情况下,对混凝土结构的检查方法分为三类,分别是破坏性检测、半破性坏检测和非破坏性检测(无损检测)。
2.3.1破坏性检测
破坏性检测一般常用于混凝土内部质量检测,但由于该方法对建筑会产生二次破坏,一般针对于非承重类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破坏性检测首先是质检人员确定质检对象部位,并综合分析该对象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截断方案,然后截断后通过观察的方法对建筑主体结构质量进行判断[4]。破坏性检测一般多用于易修复的建筑物,且必须确保检测的区域较小。
2.3.2半破坏性检测
半破坏性检测与破坏性检测不同的是,非破坏性检测是对相应的混凝土构件上进行取样检查,对建筑结构产生较小的破坏,容易修复,不会影响其建筑性能。通常破坏性检测需要选定检测区域并进行标记,使用电钻钻取混凝土样块。然后通过对样块的各类物理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得出相关的混凝土数据,进而判断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是否符合需要。在取样完成后,必须尽快使用高标号的混凝土进行修复处理,以免进一步对建筑产生破坏。
①预埋法
通常还会使用预埋法,在建筑物修建过程中,先将检测件预埋入混凝土内,然后待混凝土凝固后,将预埋件拔出。然后对其进行物理测试,从而判断建筑物质量是否符合需求[5]。最后将预埋件放回混凝土结构中,以保证建筑的完整性。总的来说半破坏性检测也存在耗时量大,检测具有典型性的缺点,但相对较为直观,能够清晰反映建筑物内部结构的质量。
②钻芯法
钻芯法是属于半破坏性的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利用钻机等设备机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钻取。在取芯的过程中,要确保取芯位置安全,不会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性能,尤其是砌体转向处,不宜取芯。一般从墙体或柱上取芯,尽可能不破坏梁。在钻芯的过程中,要利用相关设备对钢筋结构和内部管线进行避让,以免产生安全隐患。在取芯的过程中,每个构建取2-5个芯,要确保取芯的均匀且有代表性。一定要确保取芯设备的底座平稳,由慢到快,在此过程中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取芯要尽可能选择端面平整处,以免影响强度,若无法找到平整处,则应使用磨平机对其进行磨平处理。另外要确保轴线偏差控制在2°以内。取样过程要确保混凝土干湿程度得当,以免过于潮湿导致混凝土强度与原有强度不符。当取芯完毕后,要对其进行测量,确保各芯误差控制在2mm以下,然后对其平整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之后,再进行混凝土试块抗压试验,以确定混凝土强度。
2.3.3非破坏性检测
非破坏性检测通常采用超声波和各种放射性射线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能够大范围全方位对建筑建构进行整体扫描,保证了不对建筑完整性造成破坏,因此也被称为无损检测。以下将介绍超声回弹法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检测方式。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利用超声波在同一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致的方式对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检测,先是利用相关仪器向建筑物结构发送超声波,当声波遇到混凝土中的空隙、裂缝等对其传播速度造成影响并进行回弹,传回的声音信号将会通过仪器自动分析,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存在的部位。
结语
人们对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屡见不鲜的建筑事故也时刻在向各建筑施工单位敲响警钟,对建筑物主体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测,是建筑施工单位对建筑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平.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03):205-207.
[2]黄文旭.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0):40+42.
[3]朱兆年.关于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探究[J].决策探索(中),2020(04):42.
[4]何晓莉.探究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1):14-15.
[5]杜玉华.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及应用[J].地产,2019(1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