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保利环境监测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6
摘要: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针对环境保护的措施也经过了很多年的完善和努力。特别是环境检测这一工作,它对于处理环境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而且环境检测的管理直接关系到环境的改善工作,通过加强环境检测可以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展开。为了更好的促进环境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策略
1 环境检测概述
1.1 环境检测的内容
在进行环境监测过程中,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布点、采样、测试分析等,并基于开展良好的环境保护工作需求,应当根据当前日益进步的科技完善检测技术、优化环境检测设备、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环境检测项目的内容,则是包含水质、空气废气、空气污染物、工作场所废气、固体废弃物、室内环境检测、噪声检测、辐射检测等。
1.2 环境检测要点
环境检测的关键要点包含有布点、采样以及测试分析,具体如下。
(1)布点。该项工作即是对检测点进行布置,以此确定环境质量,在整个环境检测工作中,其是最为基础、最为主要的部分。不过在实际开展布点工作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出现天气变化、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干扰,都会对样品采集质量产生影响。所以相关检测人员需要加强对检测布点的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精确度。
(2)采样。在环境检测工作中,对环境样品的采样质量对环境监测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选择样品时则需要以实际的预期效果作为出发点,通过系统化的样品采样,具体分析样品质量,有利于更为精确、全面的获取环境质量情况。所以为充分保障环境检测质量则需要选择比较典型、稳定的检测样本,进一步提升环境检测成果。
(3)测试分析。其是判定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相关检测人员通过利用科学合理的检测处理方法,能够系统化的检测出环境质量。但实际上,对检测样本进行测试分析时,仪器设备的稳定性、现场检测环境的变化以及样品纯净度等会对样品质量测试分析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环境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2 环境检测质量的影响因素
2.1 环境检测过程中的布点
在开展环境检测的过程中,对检测位点进行选择属于首要工作,检测位点是否能够科学合开展环境检测实际工作时第一步要做好环境检测点的选择,环境检测点是决定一切检测数据的前提,针对布点对于检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第一,环境检测布点周边的天气条件,不管是由于自然天气原因还是地理天气原因,都会影响到检测数据收集质量,所以对检测布点的选择如果没有专业天气人员与地理人员参与,很容易出现检测位置不合理的问题;第二,检测布点的选择无法体现出检测区域整体环境水平,比如检测区域周围存在隐藏为污染源,由于位置原因造成污染对象在某一区域的集中等现象,这些在初次布点选择是很难通过人为观测发现,可能需要多个布点、多次检测才能形成区域污染布局图。另外针对一些特殊环境检测内容,检测布点又会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水体检测、物理扬尘、化学元素等检测内容,不同检测对象布点影响因也会有一定差异。
2.2 环境检测的操作方法
我国对于环境检测工作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法,但是制定的工作方法主要是针对标准检测环境下的操作方法,实际工作中的检测操作方法受到环境、人员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过大,检测过程中人为与非人为因素的干扰都会导致检测数据失真,而且最终的检测结果也难以判断出对于检测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工作人员是否了解国家环境检测的标准规范,部分人员不了解检测中的各项要求,环境检测中设置的浓度范围是否进行核实确认,都是检测人员在检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能力。其次,检测方法对于检测对象的影响是否认真分析,比如在检测对象收集后的性质变化等,都需要检测人员能够设置出不同的检测方法。最后分析方法的规范性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分析时的保护、样品质量随时间的变动单位等,都是需要检测人员考虑到操作范围内,这些检测要素都是需要增加在规定的检测操作上。
2.3 样品采集和储存
完成检测环境的样品采集工作后,就需要将样品完好地保存至实验室内进行检测,首先不同检测样品对于保存载体要求存在差异,合理的存储容器需要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其次,检测对象的采集时间、气候条件是否会对保存样品产生影响也是需要进行确认,部分检测检测样品需要保存在常温环境中才不至于出现质量差异。但是实际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对于样品的保护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没有提前对检测区域的污染源进行大概分析,造成检测时药品数据与实际收集后的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在实验室中很难察觉出来,因此对于检测样品采集后的存储工作需要进行专业化保护,就当前环境检测的情况来看,首先在样品容器的原则不够规范,一些水体质量检测往往只是简单通过水瓶进行存储运输,运输中的温度、时间控制不够严格,很容易导致水质产生进一步变化。同时检测人员对于采集后的运输时效性也缺乏控制,很多检测样品在收集、运输到实验时开始检测的间隔时间过长,甚至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损坏问题也都是可能出现的问题。
3在实验室进行环境监测管理方面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3.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测进行开展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有了完善体系的引导,具体的方向才能够正确开展,也会比较顺利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朝着更加规范化的角度发展,为环境监测的数据结果奠定扎实的基础。在实验室中进行环境检测,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实验室的规范进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让检测结果更加符合标准化的要求。在平时的工作中,如果暴露出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之处,应该及时找专业人员进行评价,并对其不当的地方进行改正,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
3.2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
环境检测中,环境检测人员是检测活动的主体部分,他们也是实验室的主要监测者。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人员专业性不强,这样控制的观念并不高,意识不到位就会严重影响到检测数据,进而影响到环境保护工作,所以实验室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定期制定专业性的培训,提高考核制度,待考核合格后再进行工作,而且还可以加强专家座谈、专家授课等等,让监测的人员从思想上重视起这样控制和质量保证,为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基础。
3.3更新检测的仪器和设备
监测仪器设备的精确性和灵敏性,会影响检测的数据和结果。因此,选择仪器设备时,必须要与检测的工作相适应相匹配,将误差控制到最小,真实反映检测的工作数据。而且在环境监测的实验室中,要对设备仪器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不能忽视这一工作,设置考勤表,确保仪器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矫正,而且也要对维修人员进行授权之后才能够操作,这样以此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新发展时期到来之际,社会经济以及工业化发展的持续进步,促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地方生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生态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环境检测工作的重视程度,针对影响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比如注重保养维护仪器设备、强化现场采样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等,形成完善的环境检测活动方案,以此了解更为准确、具体的环境数据,为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生态治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美荣.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农业与技术,2020(9):98~99.
[2]刘育.环境检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