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45262919741020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多种建筑施工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其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建设类型,要求施工人员不断优化其施工技术。文章简要概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该结构的施工难点,阐述了具体的施工技术要点,旨在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已经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对建筑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也赋予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见,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该目的,运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予以有效地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急需予以重视和开展的内容。
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
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工作是在确定剪力墙数量的基础上组成的建筑空间结构,满足不同建筑的功能需求,对建筑主体结构起到稳定和平衡的作用,能发挥框架剪力墙结构刚度大的优势,增强建筑物整体承重能力。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建设能够有效开发空中建设资源,保障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防震、抗震功能,具体抗震效果由剪力墙之间的刚度比例决定,施工人员可采用强化措施增强建筑剪力墙的抗震能力,达到抗震、减震目的。
2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难点
第一,为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空间设计灵活性要求,框架剪力墙在建筑地上结构设计与地下结构设计中均有所不同,继而造成结构复杂难点。此外剪力墙、框架柱结构中,钢筋尺寸型号存在差异,需结合配筋图、结构图等设计方案综合考量,进一步提高了建筑施工难度,在实际施工中,如果未及时根据计划变更调整钢筋型号,则会造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性能下降,埋下建筑安全隐患。第二,在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贯穿在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中,因此,具有体量较大的施工难点,同时又涉及到建筑结构模板安装与钢筋绑扎。在建筑结构中,除标准层外所使用剪力墙型号与框架柱型号均有不同,体量大的特征进一步加大了施工的复杂难度。
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3.1完善钢筋工程,保证施工基础
钢筋工程在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中属于基础环节,只有钢筋工程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后续施工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首先,应当严把材料关。钢筋工程中离不开钢筋材料的运用,只有投入使用的钢筋质量合格,才能保障施工质量。因此,在开展钢筋工程施工前必须在材料选择、存放等予以重视,即选取的钢筋材料规格必须与工程设计相同,不能随意进行更改,否则会降低施工质量。材料质量不仅要符合行业规范和国家标准,还应当能够在强度、抗震性方面满足设计要求,便于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产生刚度变化时也能对建筑结构予以有效地支撑,避免产生安全问题。材料的存放要依照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在存放期间产生质量变化,例如,对于比较潮湿的环境,入场后的钢筋材料在存储区域中应提前布置好垫块,便于与地面直接接触,而且还要利用篷布等覆盖表面,避免与空气中的水分直接接触产生氧化问题。其次,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重点梁柱,可以借助计算机模拟的方式绘制出相应的位置,并对具体施工方案予以确定,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最后,重视施工工艺。由于钢筋工程中能够运用大量的钢筋材料,必须采取必要防范措施提升整体稳定性,比如对不同钢筋要执行箍筋环节,运用钢丝、定型模具等对各个节点及时进行绑扎,保持良好的稳固状态,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位移、变形等问题。同时,钢筋连接工艺时也要依照具体情况予以选择,比如,对于未处在受拉区域且直径小于22mm的钢筋,可以利用绑扎予以实现,但是要在绑扎距离上提出严格要求。若钢筋直径较大,可以采用焊接、螺栓等方式进行连接。采用焊接时,施工人员要重视焊接工艺、工序和质量,必须达到设计标准,保证结构质量能够达标,否则不能予以运用。
3.2空心砖铺砌的施工
由轻骨料制成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砖通常用于建造建筑项目的内墙。这主要是因为由轻质骨料制成的小型混凝土空心砖质量低且具有空心结构,因此具有自身的抵抗力。为了有效提高抗震性,建筑商通常采用以下方法:①将结构柱和柱结构添加到建筑项目中。建筑物的拐角、交叉点和墙壁边缘容易出现开裂问题,并且容易受地震影响。因此,应在此区域安装高度恒定的结构柱,以提高抗震性和稳定性。可以在窗框和门框上放置适当高度的系柱,以重新支撑这些薄弱区域并提高抗震性能。②可以增加用于混凝土和拉杆的现浇皮带的数量。建筑物中的楼层过多,使得建筑物中的高层混凝土更容易开裂。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在裂缝定位带上安装钢筋混凝土或现浇拉杆,以使整个建筑物的混凝土形成整体,增加建筑物的密度并减少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该方法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刚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延长其使用寿命。③必须事先预留开口。建筑商应在空心砖所在的位置预留开口,以免施工后被捡拾。这种施工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而且使施工更加精细,提高了建筑物的稳定性。
3.3模板优化技术
建筑外部剪力墙施工期间,要求施工人员对模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控制,采用模板优化技术。首先,技术人员要严格控制模板质量,选择强度和刚度较好的模板,施工前期对模板表面和侧面进行处理,保证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表面的光滑、平整。同时,要将施工模板与预制备好的砂浆放置于剪力墙水平筋上,保证支撑位置距离模板5cm且与模板保持垂直;还要精准控制剪力墙结构截面尺寸,解决模板与墙面支撑期间出现的漏浆问题。其次,要对内外模板进行明确区分,掌握不同模板之间长度和作用的区别。通常外侧模板长度大于内侧,要在模板和建筑墙体之间填充海绵胶带,保证模板与墙体紧密贴合,提高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稳定支撑效果。再次,施工人员在设置拉螺杆时要利用上宽下密的方式,保证最下排拉螺杆与地面距离≤25cm,最上排距模板距离≤35cm,期间利用龙骨进行加固,提高墙板的刚度。最后,施工人员要控制模板的安装位置,对模板之间进行空间预留,防止出现模板相互摩擦的现象。
3.4重视混凝土施工
(1)开展准备工作。混凝土调配完成后并不能立即浇筑,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对工程的水电预埋件、钢骨架等隐蔽工程部分的安装施工、固定情况进行详细地检查,确保不会产生位移、变形等问题。
(2)注意浇筑过程。由于混凝土材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都具备较强的特殊性,浇筑混凝土时,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例如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也就是浇筑达到特定高度后再执行下一层,而且浇筑的顺序也要予以充足地重视,等级较高的柱头要先浇,梁板则在其后进行。浇筑过程中应当及时利用振捣棒等设备进行振捣,要注意的是,振捣方式必须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而且振捣的深度可以根据设计要求予以增加,充分发挥振捣施工的作用,清除其中包含的浮浆或气泡。同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减水剂等添加剂控制材料温度,增加混凝土凝固时间,有效地避免产生裂缝的隐患。
(3)进行必要养护。由于混凝土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养护是极其重要的。浇筑完成后要及时浇水保湿,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20℃,也要在寒冷的环境下利用湿砂、草袋等做好防冻措施,降低产生裂缝的概率。
结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新时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承重技术相比,框架剪力墙兼顾了经济性和实用性,对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施工工艺和可控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保证了质量安全问题,促进了建筑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4):58-59.
[2]江涛,吴雪祥.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20(4):172.
[3]刘强.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