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路径及其措施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王宝龙 王宝宾 杨溢
[导读] 摘要: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经济需要实现同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的协调发展,并且需要构建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不断培育挖掘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天津市静海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天津静海  301600
        摘要:林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经济需要实现同资源、环境以及人口的协调发展,并且需要构建环境友好型以及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不断培育挖掘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使林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我国林业经济现状,对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林业经济;现状;提高;效益;路径;措施;
        林业对战略资源储备、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调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林业经济也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下就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路径及其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一、我国林业经济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据相关统计,现在世界森林总面积达到了3454亿m2,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6.6%,森林蓄积量为3831.27亿m3。而我国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总量的4%,并且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房屋需求越来越多,导致了大量的森林资源被砍伐,森林的大面积的减少,导致了很多自然环境遭受到破坏,严重影响着林业经济。
        二、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
        1、加强林业产业管理。林业产业要在保持生态建设优先前提下,通过科学培育资源,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发展带动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一是加强资源保护,制定规划。林业资源是林产加工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和前提,必须把它放在优先位置。制定有关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市场有序发展。形成生产和产业良性互动,使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企业盲目发展,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二是逐步扩大中小初级产品加工群体。立足现有林产品加工优势,整合现有林产品加工资源,搞好林产加工特色小区、产业群建设,实现规模经营与质量效益。三是成立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以产业协会为载体,搜集市场信息,定期技术培训,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变化趋势,作出正确的预测,提供资金、信息、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服务,研究解决在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避免恶性竞争。
        2、实施品牌策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消费,特别是食品类。因此多种经营产业要利用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进行无公害种植、养殖,产品要突出绿色品牌,加强绿色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如黑龙江海林“北味”集团生产的“北味”木耳、蘑菇、松籽等各种绿色食品,现已销往全国各地,创造了很好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集中资金扶持,加强宣传,依靠科拔,创建更多的名牌产品,努力提高多种经营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提高多种经营产品中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
        3、合理应用现代科技。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重要支撑,是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深化林业改革、实现兴林富民的有效途径。要进一步提高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强化创新,重点突破,优化配置,支撑发展”的方针,遵循林业科技规律,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集成配套、改善林业科技创新条件为重点,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与发展、林业增汇减排、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等关键技术,促进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提升林业生态服务功能,减少林业灾害损失。针对林业主导产业,研究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引领林业产业向着优质、节能、低碳和高效方向发展。如有些林产品过去只利用了其中的一部分,或只开发出部分产品,还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有些林产品还没有被人们开发利用;有些产品则需要更新换代。

只在以科技为先导,才能开发出科技含量高、生命力强的新产品,培育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提高产品贮藏及加工力度。林业产业经营属于资源经营,大量资源经过粗加工或不加工,便低效益输出,造成本就紧张的资源进一步的浪费。我国水果贮藏能力只占水果总量的20%左右,加工能力仅为10%左右,与世界先进果品生产国的贮藏量和加工量相差甚远,因大量果品卖不出去,有的林农干脆砍掉了果树,严重影响了林农的积极性。因此,要加大产品贮藏、加工力度,搞好深度加工利用,开发系列食品、保健品、药品、艺术品,并要注重在采集、贮藏、加工、包装、销售一系列过程中逐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加快与国际贸易接轨,增强我国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1、优化升级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林业产业结构是提升林业经济效益必然途径。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核心内容就是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首先需要将市场要求以及生态建设当作依据,执行林业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不断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在此过程当中需要将科技进步作为动力,不断提高技术改造的力度,实现企业产品更新以及档次的提升。要集中力量精深加工木材,增加产业链的价值,通过多次增值来改进木材的利用效率。其次是需要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林业经济,持续培育增长点。要最大限度利用特色林业产品资源,开发绿色加工业。绿色食品是根据特定的方式生产,有着无污染以及纯天然优点的食品,并且营养价值比较高。同木材加工业比较而言,绿色食品加工有着领域广阔、产业链长以及发展潜力大等方面的优点。再加上我国当前林业资源较为缺乏,各种替代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林区经济以及优化林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再次是需要最大限度利用挖掘林区当中的中草药资源。林区往往有着多种多样的中草药资源,而中草药已经成为医药出口已的重要产品。
        2、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提升林业经济效益首先要推进林业产权改革,全面深化林业的产权机制改革,从而进一步解放林业发展活力,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理念。其次是要做好林业的分类经营管理。政府需要对林业进行分类经营管理,实现林业的按需分类,也就是将一部分森林当作公益林,公益林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政府提供社会服务以及生态服务,由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支持。那些纳入到公益林管理的森林资源,各级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为投资人员提供补偿,生产经营人员如果擅自改变经营的目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另一部分可以划定作为商品林,由经营人员以及投资主体来根据市场的要求自主进行经营,将经济收益当作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技术以及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增加森林生长量。
        3、强化后备资源培育。在林业经济过程当中,违背规律获取经济利益需要付出相应的生态代价,甚至导致环境恶化,从而影响到林业经济的发展。因为多年的滥砍滥伐,我国的林业生态功能、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林业资源减少较为严重。这是因为只有做好天然林的保护工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才可以确保林业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控制天然林的采伐,合理调整木材产量,并且要做好造林工作,全面保护天然林,需要情况下需要封山育林来保护天然林。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经济关系到国计民生,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其需要依靠技术、政策、资金以及社会力量来不断改进营林育林质量,从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的有效路径及其措施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丛克俭.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20(13)
        [2]姚金美.如何加强林业经济管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2)
        [3]陈大勇.加强林业经济管理促进林业和谐发展[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