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齐文华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   作者:齐文华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养殖产业的不断进步,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开始逐渐严重,养殖产业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限制了畜牧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生态养殖产业开始受到广大畜牧从业者的关注。
        济南市济阳区垛石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  山东济南  251400
        摘要:随着现代农业养殖产业的不断进步,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开始逐渐严重,养殖产业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也限制了畜牧养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生态养殖产业开始受到广大畜牧从业者的关注。现阶段生态农业养殖主要以发酵床养殖、林下养殖等模式以及动物养殖与农业种植循环模式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生态养殖;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引言
        近年来,畜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大幅度提升,畜牧养殖技术也不断更新。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积极开展生态的养殖模式,加强疫情防控,保证食品安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提高畜牧产品质量,以生产健康、绿色、无公害的畜牧产品为目标,构建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产业生产模式,从而真正实现生态养殖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和谐、稳定及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1畜牧业生态养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关联
        生态健康养殖运用的方式和方法对于畜牧业整体运行所取得质量和效率有着决定性影响,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坚持贯彻国家提倡的生态可持续化养殖的相关理念,在实际开展畜禽养殖工作过程中,严格把控畜禽动物生产、防控动物疫病等流程环节,全方位地调查研究当地农村实际生态环境质量情况,充分利用身边可使用资源做好污染处理工作。相关政府部门在畜禽养殖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这一环节予以高度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畜牧业养殖技术和防御控制疫情作为核心,从而为各种养殖动物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提供有效的保障,促进所建立的养殖培育基地变得更加高效、卫生、健康,对于畜牧业中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运作提供极大的帮助。将现代多元化养殖理论和养殖技术融入其中,将养殖方式的高效性价值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进而促进周边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得畜牧业中整体养殖工作和相应的市场变得更加科学、完善。除此之外,运用这种养殖技术还可以为实现降低整体养殖行业的污染情况予以保障,有效地推进发展进程,并且能够维持这种良性长久的循环发展。畜牧业中基层职工要贯彻上级领导下达的指示,采用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进行畜禽养殖工作,将发展细节落实到实际养殖工作过程中,进而有利于提升生态养殖整体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畜牧业未来向着高质量、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2畜牧生态养殖技术
        2.1发酵床养殖技术
        我国传统的畜牧养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用于栏舍中粪便的冲洗,不仅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得周边环境受到破坏,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通过微生物发酵床的模式,将秸秆、锯末等材料添加微生物后制作发酵床用于养殖中,不但可以有效减少养殖中粪便污染的情况,同时可以降低畜禽养殖栏舍中的氨气含量,提高栏舍内的空气质量。
        2.2林下生态养殖技术
        规模化养殖中畜禽栏舍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所产生的粪便等排泄物的污染也是环境生态的难点问题。通过在部分林地中进行林下生态养殖可以有效减少栏舍建造所需要的资金成本,同时畜禽可以在林中采食昆虫以及果实等,辅助以在畜禽养殖中添加饲料的饲喂,补充畜禽养殖的营养需求,总体上可以有效提高畜禽的产品质量。同时畜禽所产生的粪便可以作为林地植物的有机肥料,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促进林中植物的生长。
        2.3种草养畜
        优质牧草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基础,因此种草养畜技术的推广和实施,对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种植优质牧草,为草食畜类提供优质饲料,能有效减少畜牧饲喂过程中对于添加剂的使用,既能有效节省用料成本,同时也能够对畜牧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情况实施有效控制,全面提升养殖禽畜的品质,让消费者放心食用畜牧食品。

此外,应用牧草饲养畜禽,其排泄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可以做成有机肥,用来涵养草场,既能控制粪便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能有效恢复草场肥力,促进畜牧业的良性发展。
        2.4完善政策支持,健全制度保障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向畜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创新涉牧企业信用担保方式,拓宽畜牧业贷款质押品范围,完善农牧民、养殖中小微企业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等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对养殖企业基本建设贷款给予财政贴息补助,鼓励社会资本设立畜牧业产业投资基金和畜牧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加快推进畜禽商业性保险试点工作,提高风险保障水平。深化畜牧业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实施生猪良种补贴和牧区畜牧良种补贴,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和应用,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扩大养殖机械设备的补贴范围。保障畜牧业发展用地,加大林地对畜牧业发展的支持,鼓励节约使用畜禽养殖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严格落实各县市“菜篮子”县(市)长负责制和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畜牧业,发改委、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土地审批、环评审批、金融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支撑等措施,促进兵地融合发展,资源互补,协同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依法监管与监督执法,严格落实活畜流动检疫申报、动物调入隔离、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贩运和运输车辆监管等制度,加大畜产品质量监测力度,全面压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健全考核机制,把畜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内容,加大考核成果应用,将考核结果与农业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建立畜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和任务目标,组织实施好重点工程项目,严格落实扶持政策,确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2.5林下养鸡疫病防控
        针对林下养鸡的特点,在制定防疫体系的过程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养殖林地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搞好厂区内的环境卫生,切实做好清洁、消毒等各项工作。②种鸡来源尽量从无传染病流行的正规养殖场购买,杜绝外源疫病的引入。③接种疫苗是鸡群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文批号的疫苗,做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工作,保证疫苗的质量,确保免疫效果。④在饲养期间,对淘汰鸡、病死鸡等,应及时做无害化处理,以免引发大范围传播。
        2.6鸡群保健
        2.6.1定期驱虫林下环境阴暗潮湿,昆虫资源丰富,可供家禽刨食。但是,家禽刨食过程可误食寄生虫卵,引发寄生虫病,造成鸡群消瘦、生长缓慢等症状。在林下养鸡的寄生虫病防治过程中特别需注意球虫病。12日龄后的雏鸡需进行预防性的投药驱虫,可适当投喂地克珠利、莫能菌素、盐霉素、克球粉等药物。
        2.6.2中药保健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很多病原体都具有了耐药性。而中药作为一种相对天然的产物,若合理使用,可通过调整畜禽自身的免疫功能清除体内抗原,增强鸡群对疫病的抵抗能力。为增加林下养殖鸡群的抗病能力,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大蒜、板蓝根、鱼腥草等中药,可预防普通的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疾病。
        3结合语
        畜牧生态养殖模式是未来畜禽养殖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养殖模式也是推动畜牧养殖产业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在保障环境的前提下良好的发展我国畜牧养殖产业。
        参考文献
        [1]杨光维,刘建明,褚洪忠,等.伊犁州直畜牧业发展历程分析及趋势预测[J].新疆畜牧业,2018,33(5):26-3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R].2020.
        [3]马宁君,吕丽萍.发展林地生态养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畜禽种业,2012,8(11):135-136.
        [4]陈静华,韩朝安.浅谈林下养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J].养禽与禽病防治,2014(9):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