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265100
摘要:当前正处于乡村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快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开展精准扶贫,是当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重心。根据海阳市本地的实际情况,我们牢牢抓住经济结构转型的大好时机,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创出了更有利于基层农技推广事业开展,更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的新路。本文对海阳市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基层农技推广现状进行了简短分析,并对相应的基层农技推广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通过本次探究能够为基础农技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精准扶贫;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探究
引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则是实现这一根本性改变的助推器,在增加农作物种类、提高作物产量、提升产品质量、及时安全供给过程中起着其他行业无法替代的作用,是我国农村经济实现量变到质变的有生力量,也是当前我国实施精准扶贫、把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的主力军。海阳市农业系统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优惠政策,审时度势,及时把科技扶贫与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基层农技推广现状
1.1基层农技推广建设逐步提高
基层农技队伍建设是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在扶贫工作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的促进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市近几年来基层农技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积极探索的内容。
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证明,在对这两项工作进行融合过程中,海阳市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得到充分锻炼,队伍建设逐步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1.2服务能力得到提升
在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工作,农技推广人员自身技能得到普遍提升,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完全适应了当前精准扶贫需要。
1.3服务手段得到改善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设定目标,通过对农村中骨干技术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科技种田素质,从而达到科技扶贫的目的。
2基层农技推广有效策略
2.1更新农技推广观念,给予农技推广工作更大的支持
基层农技推广是改善农民的行为、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手段,对于提高农民的技术能力能起到关键促进作用。农技推广人员只有首先更新农技推广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本领,才可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振兴事业;其次是需要给予农技推广工作更大的支持,对现在的基层农技推广现状进行改善,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稳固,农村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建成美丽生态乡村。
2.2对农技推广手段进行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格局也因此变得更加广阔,在此情形下,传统的农技推广服务需要进行提升,农技推广手段和方式方法也要进行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农业发展需要,为精准扶贫提供更大的助力。海阳市结合科技扶贫工作改变服务方式,由市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农业、蔬菜、畜牧养殖技术人员到村、户与农民面对面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和好评;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电视、网络、APP等媒体进行科技宣传。
2.3开展针对性农技推广工作
精准扶贫,推动地区经济更好发展,作为基层农技推广部门要充分考虑实际,完善扶贫策略,抓住本地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特色产业,与其他部门进行密切合作,改革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发展。一、充分分析当地农业生产特点,以此为基础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自二0一六年我们引进并在全市范围进行推广了小麦宽幅精播技术,每亩平均增产小麦48.5公斤,累计实现增加社会效益上亿元;二、从宏观调整、技术、信息和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贫困地区进行帮扶。二0一九年我们根据里店镇山多地少的特点,结合项目促推广,引进并建立600亩猕猴桃园,去年喜获丰收且品质优良,头一年的亩收入比之前单一种植粮食增收十倍,在当地引起轰动,相信随着技术的逐步完善,该项目会更加扎根深入。三、根据扶贫地区的具体情况,如,人口状况、生态环境等,开展针对性农技推广工作,分阶段带领贫困农户走向更好的未来。海阳白黄瓜、海阳网纹瓜、海阳小樱桃都是具有开发前景、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我们通过指导年轻的一代农民大力推广网络销售,在全国已经具有了广泛销售的市场,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海阳市已经形成了技术推动了销售、销售带动了生产的良性循环。
2.4对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进行提升 开展精准扶贫应充分坚守共享、交流和提升的原则,对网络协作的优势进行合理利用,将农村更多的年轻专业人才吸纳到农技推广队伍中;同时通过对整个推广队伍生产、销售、加工等各方面能力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我市每年在农闲期间分期、分批安排市、镇、村三级农技骨干人员,到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培训班开展专业技术培训;通过对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在精准扶贫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2.5扶贫和“扶心”相结合
精准扶贫并不单单是要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给予帮助,还要进行心理引导,用附近致富典型做榜样,改变贫困户的思想,转变他们闭塞、狭隘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信心朝着小康社会奋斗。这是精准扶贫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时不可忽略的环节,也是实现软扶贫的重要手段。同时又要注意的是盲动和蛮干。致富心理人人皆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要明确职责,认真引导农民区分虚假广告宣传、明辨是非,搞一些切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引进,切忌脱离实际滥引蛮干,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为致富反致贫。
3结语
基层农技推广现在已经成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环节,在扶贫中起到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凸显。为了推动农技推广取得更好的成效,农技人员需要更新农技推广观念、对农技推广手段进行改变、对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进行提升,政府部门也需要给予农技推广工作更大的支持,对于农技推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通过提高农技推广成效的方法实现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毕凌宇.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30):97-98.
[2]王洪梅.浅析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现状及意见建议[J].农家参谋,2019(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