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控及安全事故预防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期(上)   作者:徐施雨
[导读] 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坍塌、重物击打、
        徐施雨
        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  海南  570100
        摘要: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坍塌、重物击打、火灾、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并围绕安全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响应。作为发展中国家,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有所欠缺,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待深入和完善。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控;安全事故预防
        1高处坠落事故
        1.1事故原因
        1.1设施故障
        高处施工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或者防护设施存在缺陷。比如电梯井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内张网;栏式货梯的出入口的防护设施不到位等。
        1.2人为失误
        ①违规操作、违章施工、不遵守劳动纪律、指挥混乱。②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操作,比如在钢网架上安装玻璃的过程中踩踏了网架,从天井坠落。③注意力分散,高处作业时的专注度不足。比如施工人员缺乏对周围环境的了解,对环境中潜在的风险因素的敏感度不高。
        1.3预防措施
        ①所有参与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正式上岗前均要接受安全教育与安全培训,考核通过后才能正式投入施工。比如塔吊司机、架子工等登高作业岗位的施工人员要接受专业培训,在持有特种作业安全操作证的前提下才能上岗。
        ②在高处施工的人员必须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安全帽、穿戴劳保鞋、系好安全带。严格落实“六不准”:施工前与施工过程中不准喝酒;不准擅自拆卸和破坏安全用品与设施;不准违规操作;不准高处抛物;不准违规使用安全防护用品;不准在容易坠落的位置休息。
        ③所有高处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均要接受体检,禁止有视听障碍、高血压、精神疾病的施工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④高处施工之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一旦发现防护措施存在安全隐患或者缺陷、故障,应立刻维修、更换;在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必须停止高处作业。
        ⑤全面落实施工现场交接班制度,前班向后班详细交代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免后班盲目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⑥在高处进行吊装施工的过程中,应关注天气变化,禁止在风力>6级、暴雨、浓雾等恶劣环境中施工。
        ⑦冬天做好防寒、防冻、防滑措施;夏天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⑧坚决禁止违章指挥。
        ⑨施工人员把作业中需要的工具放入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内,妥善保管。操作中平稳堆放物料,不能把物料堆放在洞口或者临边,以免物料坠落伤及他人。废弃的物料或者物料拆卸后应及时清理,禁止随意乱抛。
        ⑩在不得不进行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应做好安全隔离措施。禁止在没有防护隔离的情况下交叉施工。
        2电气事故
        2.1事故原因
        2.1.1机械设备漏电
        ①设备带电的情况下,施工现场发生电气安全事故的风险更高。使用验电笔、万用表等工具,可以测试设备外壳是否带电,电磁启动器出线孔的橡胶圈如果发生变形、移位,绝缘层破损,绝缘导线的铜线就会暴露在外,使用设备时更容易出现漏电现象。
        ②在使用塔吊、人货梯时,振动器电源的接线盒绝缘性能下降,使其外壳带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线路受到雨水的冲刷,施工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很可能因触电而引起伤亡。
        ③随着设备的长时间运行,电气性能逐渐降低,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由此引发电气事故。
        2.1.2电缆因素
        ①敷设电缆时没有充分考虑绝缘性能,没有按照安全技术规范与相关要求科学的铺设电缆,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②在设置电缆接头时,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绝缘包扎,未能提供可靠的绝缘保障,为电缆接头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③没有合理控制电缆的埋深、电缆和地面的距离;没有充分考虑进出配电箱的顺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电缆的安全性。


        2.1.3配电箱安全事故
        一些施工现场缺乏规范管理,将大量材料、杂物堆放在配电箱与开关箱的周围;各种电气设备与配电箱、开关箱之间没有保持安全距离;没有全面落实配电箱、开关箱的安全检查制度。以上因素均与配电箱事故的发生密切相关,从而影响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2.2预防措施
        2.2.1机械设备漏电的防范
        ①施工现场所有的机械设备外壳都要接零,一旦出现漏电,自动开关会第一时间切断电源。操作机械设备的过程中,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全面落实安全检查制度。
        ②施工现场的电工必须具备专业资质,持有省级管理部门颁发的证书。要求电工能够熟练处理各种设备的漏电事故,专业能力要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③在恶劣环境中使用的设备,比如潜水泵、振动器等,应该保证其电源线的绝缘性能正常,不可使用带有中间接头的线。
        2.2.2电缆事故的防范
        ①根据施工现场的用电情况,主电源、分路电源的电缆均采用直埋敷设的设置方式;科学评估电缆的绝缘性能,符合标准后才能进行送电操作,全面保障施工现场的电缆安全。
        ②电缆接头的设置应牢固、可靠,做好接头的绝缘包扎,保证电缆投入使用后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与强度。
        ③全面分析施工现场的电缆敷设情况,电缆埋深和地面之间保持70cm;先覆盖20cm的细沙,然后再用土填实。科学的梳理电缆进出配电箱的顺利,避免排列顺序混乱、错误而引起故障或者安全事故。
        2.2.3配电箱事故的防范
        ①采用分级配电、分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与开关箱“三级”施工用电设置。在距离电源较近的位置设置总配电箱;在设备或者用电负荷集中的位置设置分配电箱,同时合理控制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之间的距离。
        ②严格控制配电箱、开关箱与相关设备之间的距离,设备周围保持整洁,禁止堆放杂物。
        3塔吊事故
        3.1事故原因
        ①地基设置在了容易沉陷的部位,或者在没有充分夯实地沟的情况下进行混凝土浇筑。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局部下沉,但没有及时处理。
        ②混凝土浇筑的配比不合理,没有达到抗拉强度;地脚螺栓松动。浇筑混凝土后没有科学养护,强度不符合要求。
        ③只埋入了半个钢架,并将其当作基础,且未使用螺栓连接,而是使用气焊切割地上、地下的部分,然后对焊。焊缝一旦开裂便会引发倒塔事故。
        ④尽管基础打了桩,然而桩下挖空严重,桩的承载力较弱,局部塌陷后引起倒塔。
        3.2预防措施
        3.2.1增强基础的稳定性
        保证塔吊基础符合安全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强度与外形;规范管理塔吊基础的预埋件、螺栓;明确预埋件的规格;保证钢筋的焊接质量。禁止在塔吊周围挖坑,如果工程的施工必须要实施挖坑作业,则要在周围区域做好打桩和护桩措施,以免塔吊运行过程中出现位移或者倾斜。
        3.2.2合理控制塔吊的装拆
        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和要求安装,拆卸塔吊,尤其要按照正确的顺序安装塔吊的基础部位、平衡臂以及起重臂。采用逆序法拆卸塔基,明确拆卸部件的吊点位置,尤其要重视塔吊的自重臂、平衡臂的吊点位置,以维持吊装物的平衡。
        3.2.3做好塔吊的日常维护
        ①科学养护液压系统:详细了解施工情况以及液压油的使用情况,由此决定添加或者更换。认真检查液压油管的安全阀、液压泵、接头,如果发现损坏应及时处理。
        ②科学养护电气系统:认真检查塔吊使用的电缆、电线;做好接地保护措施;保证安全装置开关能够正常使用。
        ③科学养护塔吊各部件:重视塔吊的运行情况、制动装置、钢丝绳以及螺栓的连接情况;保证各个螺栓、构件均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定期对螺栓进行拧紧和加固。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综述了高处坠落事故、电气事故、塔吊事故三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类型,分析了事故原因,总结了防范措施,以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庄占锋.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如何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J].河南建材,2020(1):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