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期(上)   作者:熊海霞
[导读] 近几年,伴随着国务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的推进,
        熊海霞
        丹江口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湖北省丹江口市  442700
        摘要:近几年,伴随着国务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指导意见的推进,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工程项目中并且为施工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自身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由于装配式建筑不是现场作业,是在相应的生产工厂完成建筑所需要的构件和配件,然后再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将各个构件和配件进行一一的连接。虽然装配式建筑自身优势非常突出,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由于较多高空作业和吊装作业,危险系数较高,若发生安全事故,可能会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这就需要我们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深入的研究并针对做出预防对策,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征
        1.1设计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
        目前,装配式建筑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企业和居民的认可和欢迎,因为装配式建筑有其自身非常明显的优势,选择装配式建筑进行建设可以采用多样性的设计方式,建筑物外观也变的灵活多样,装配式建筑物的空间比采用传统的建筑方式的建筑物空间更大,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弥补了传统建筑物中的不足。首先一般在装配式建筑的外墙和门窗封都会安装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调整的保温层,具有节省一定部分资源和能源的效果;其次,闭性更好,保温材料不仅可以保温,还可以吸收较大的噪音,这也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和居住舒适度;再次,因为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施工材料大大减少,所以建筑物的重量也会降低,其抗震性能也有所提高;最后,装配式建筑材料不容易出现变形或者裂缝的现象,可以增加使用的时间。另外,配置高质量的隔墙在施工的过程中比较方便,并且可以实现灵活的移动,确保不同空间隔离的需要。
        1.2制造工厂化,提高效率与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选择传统的施工方式固然可以设计出壮观的建筑物外观,但外墙所使用的的涂料很容易掉色,影响建筑物美观。由于是使用模具或者是机械装置喷刷,然后利用烘烤技术将其烤干,进而保证建筑物外墙的平整性和美观性,最大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目前,大部分的塑钢门窗中都是利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方式进行生产的。用作保温材料的散装材料被效果更好的板毡材料代替了,保证了构件的性能更佳优越。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方式生产不同的部件和构件可以最大程度上确保构件的准确性和零部件的质量,再对装配式建筑中大部分材料进行精细化的生产加工,进而可以确保其可靠性,为建筑施工工作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1.3施工过程的装配化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时,各种预制建筑构件一定要提前准备好,并严格地把控整个构件的质量,在确保构件数量足够并且质量合格的前提之下,再进行构件的组装工作。建筑企业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还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资源和财力、物力等。与此同时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干净。此外,工作人员需要仔细认真的完成每一项工作,创造轻松安静的生产氛围。
        2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安全措施
        2.1预制构件的运输问题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于预制构件运输问题的重视程度,因为有很多预制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造成损坏。比如因为厚度远远小于其长度和宽度的混凝土剪力墙的这种预制构件在正立放置时非常的不稳定不牢固。所以,应该选择具有侧向护栏的专用运输架来运输此类预制构件,减少因道路不平坦或者施工现场路面不平整等,对预制构件造成损坏。虽然我国的大型预制构件运输设备与技术已经在不断地完善和改进,但是较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寻找差距、发现问题,并且及时的改进。
        2.2科学合理的储存预制构件
        通常情况下,将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之后,在预制构件吊装之前需要准备专门的区域进行存放,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其进行存放的时候应该根据构件的不同特点,做好分类保存。最好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分类存放区域,这样可以减少因为位置存放不合理而对预制构件进行二次转运,便于起重机对构件进行起吊。为防止地面不平坦或者是地基塌陷等对预制构件造成的损坏,存放区域的地面一定要排水通畅,平坦并能够承载较大的重力。另外,建筑企业应该明确规定非工作时间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构件存放区域,减少人为原因对其造成的损坏。
        2.3优化和完善脚手架工艺
        施工人员在处理预制外墙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手脚架工艺,这对后续的施工过程中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确保作业可以高效地开展。一般来说,在装配式建筑建设的过程中,一般会在预制的外墙上面采取挂点方式来安装脚手架,在完成第一步施工之后,再利用起重设备来将脚手架吊起来然后挂在槽口里面,进而能够为上面的施工创造保护措施,而且也更加方便施工,随着施工进度的不断深入,脚手架也会越来越高。
        2.4提高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开展高空作业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是在所难免的,安全隐患必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何规避并防患于未然也是建筑行业中所密切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频率比较高的钢框架结构部。所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最大程度地避免出现高空作业事故。为施工人员配备必不可少的安全保护设备是施工单位务必要落实的,比如施工单位可以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母索,这个能够为施工人员提供在高空中移动性也比较强可靠挂点。在钢梁侧翼挂设防坠安全网,可能够有效地拦截施工人员从高空中坠落。利用能够移动的升降平台来辅助施工人员进行作业,防止施工人员在安装完预制构件后摘挂钩的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如果施工人员使用梯子来摘取挂钩的时候,就需要有专门人员来稳固梯子。今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施工设备逐渐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步,脱钩作业能够实现半自动,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低安全风险。
        2.5时刻警惕用电安全
        在采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触电风险也是常见的安全问题,不论是各项焊接作业,还是吊装作业都会用到电,为了施工操作的顺利展开通常都会在施工现场布置发电箱,可能会出现大量庞杂交错的电线,若操作不当极易引发安全事故,这就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来操作,务必保证持证上岗,同时对各项施工人员普及好用电知识,防患于未然。
        2.6组织工人安全培训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熟悉的现浇施工技术对于现阶段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来说已经落伍了。需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以及相应的安全教育。目前我国培训机构还未兴起,施工单位要想进一步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就要自行组织相应的培训,并且要辅以相应的理论学习以及实际演练,成绩合格者才能够参与工作。在未来,国家应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不断的引进先进理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该对其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合理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军,俞跃忠,高访华.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20,35(3):44-48.
        [2]张春惠.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0,11(10):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