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强
中建八局西南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611130
摘要:建筑工程具有投资大、工期长、覆盖面广的特点,后期施工工艺的选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关系到施工过程能否有效推进。因此,在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中,有必要根据施工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逐步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建设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现场施工管理既要控制施工质量,又要控制施工进度,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论述
1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施工目标的实现。
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应用和实施对预期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设工程开工前,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目标,按照目标要求规划施工内容,根据施工要求等信息科学选择施工工艺在工程建设、投资资金比例、物资供应等方面,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制度,从而有效地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要求和条件的落实,达到预期目标要求,优化工程建设质量。
1.2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是解决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和进度满足合同要求,有效降低施工环节资金成本支出,为企业节约更多资金的关键资本支出,巩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可以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主要施工技术管理分析
2.1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处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需要有相当大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特殊地形,这就要求施工队有相应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各种特殊的地基问题。首先,对建设用土及其不同水文条件进行认真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到相应的土壤结构和水文条件,为进一步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针对不同的地质、水文条件,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常用的施工技术有换填法、夯实法、换填层法、加固法等。
2.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应用水平直接取决于混凝土配合比和拌和工艺。因此,在搅拌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配合比的组成和搅拌时间。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养护环节,以保证混凝土构件能满足使用周期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老混凝土结合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新老混凝土结构的充分结合。
2.3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防水施工主要包括房屋表面、地下室、卫生间、外墙的防水。应根据不同的施工部位制定相应的防水等级。地下室的防水等级最高,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建造。在地下室施工中不能铺设非防水施工的管道,不能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同一地面污水处理管道和燃气管道不能穿过地下室。防水层的铺设应平整、整齐、干净,底部要刷一层油,提高防水性能。防水施工完成后,在表面加保护层,提高防水耐久性。如果管道穿过地下室的两侧,也应安装阀门。对于污水管道,应同时设置阀门装置和止回阀,以避免防空地下室污染。
2.4电气接地技术。
在目前的建设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需要建设各种配套设施。现代社会对用电的需求不断增加,电梯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将电气工程融入到施工过程中。当电气工程施工成为基础环节时,电气工程施工是保证电梯质量和用电安全的必要前提,在现代化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固定电气接地技术。机组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电气固定,并将在每个环节进行电气连接,通过严格采用电气接地技术,实现电气工程的稳定,保证无安全问题,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证建筑和室内用电安全稳定。
3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3.1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在建设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实现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将采用多种不同的施工技术,如混凝土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等。科学合理地应用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如果施工工艺运用不合理,不仅会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者应正确认识和理解不同的施工工艺,如掌握施工工艺使用流程、施工工艺使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在管理工作中,可以发现技术使用不当的时候。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从而为建筑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3.2完善现场施工监理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有很多因素,因此有必要实施施工监理制度,为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管理中,要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标准,成立专门的监理部门,对施工环节和技术进行全方位的管理,由工程质量监督员根据工程质量对施工进行控制,必须做到:不仅要监督工程质量,还要监督违法违纪行为。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与负责人和责任部门沟通,尽快解决问题,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综合化,通过监督施工行为规范施工管理。此外,还可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整体积极性,对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适当提拔;对失职、工作懈怠的人员给予适当处分。
3.3优化建筑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质量往往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果。为有效监督施工材料的质量,现场管理人员应填写设备、材料进场记录,除材料的证明和清点外,监理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后方可进场施工以及验证。另外,建立建筑材料监督评定制度,对于工程竣工后的材料清单,及时进行现场检查评定,防止以次充好,如果发现质量问题或施工缺陷,要及时分析原因,纠正并总结经验教训,确保材料满足施工要求。
4结论
为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的作用,施工企业有关人员应合理应用现场施工技术,加强现场施工总体规划,重视现场施工成本管理,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建筑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盼盼.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47-148.
[2]王德东.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4):191.
[3]张朋军.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及阐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8(12):115.
[4]赵峰,蔡岗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2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