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阳
兰溪市经纬城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金华321100
摘要:海绵城市规划解决了城市发展中,因硬化引起的水源排放不畅问题,实现了对雨水和污水的科学处理,降低雨季内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维护公共设施及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可以说,海绵城市有效解决了城市面临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对于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实践建设
引言
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合理规划,近年来我国对城市规划尤为重视。自然灾害一直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限制城市发展步伐。海绵城市的提出改善城市水灾火灾问题,是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主要指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可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弹性城市。下雨时,海绵城市能够起到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作用,同时合理利用存蓄的水资源。海绵城市具有吸收、渗透、涵养、净化等功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设计人员应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采取自然+人工的方式,一方面保障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性,另一方面积存、渗透和净化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面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传统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雨水系统规划设计要采取快速排水+末端集中控制的方式,使径流雨水在管渠和泵站设施的作用下集中排放,该种情况也对市政雨水管道设施和排涝设施建设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另外,径流雨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不仅会破坏排放区的水环境,而且也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此时,海绵城市理论快速发展,可切实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海绵城市注重构建低影响、高效率的雨水系统,在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下,实现径流雨水的良性循环,增强城市的海绵功能,提升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雨水净化能力、雨水调蓄能力及水资源的利用能力,以此分担市政设施的压力。
2海绵城市规划原则
2.1城市规划因地制宜
由于各城市情况不同,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时应根据城市自身情况,因地制宜进行城市规划。海绵城市的建设多用于解决城市内水资源紧张问题,然而各个城市发展侧重点不同,所走的建设规划道路也不相同,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构建针对城市特色的水资源体系。发挥城市优势,杜绝照搬照套造成资源浪费等现象。
2.2遵循经济效益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点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各个方案成本、效益多指标多角度的对比分析,选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方案,经济效益关系到项目的立项与否。那么同样,海绵城市高昂的建设成本,引发了一个思考,若每年均摊在项目上的年费用(即年折旧费和年运行费之和)高于改造城市前每年的损失值,那么是否还继续坚持建设海绵城市,这也是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国内众多城市改造中的实际应用,会得到一个较好的解答。
2.3城市建设规范原则
建造海绵城市过程中,需要规范设计,保证工程质量。海绵城市建设需要防护措施,虽花费的资金不低,但取得的效果极好。设计建造过程中既要重视整体设计又要保证居民能正常生活,维护居民生存环境。建设过程中结合费用与整体花费的现状,合理使用资金,防止出现因资金问题带来一系列恶劣影响和相关问题。
3海绵城市实施策略
3.1有效整合低影响开发应用与传统的生态导向城市规划理念
当前,低影响开发以水资源循环作为分析重点,这对分析区域建设的景观设计与土地开发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场地的水文过程是场地生态过程中的核心要素。
然而,区域开发时,不仅要考虑水文要素,还要综合考虑其他的诸如自然和社会等经济因素。因此,应当在整体规划上促使低影响开发有效整合传统生态导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整体规划,方能使低影响开发更全面地应用于区域发展的自然生态过程与社会经济过程。
3.2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
近年来影响人民生活的水安全问题除了“水资源短缺”以外,主要体现为水污染问题,即水质不达标。经调研发现,大多城市水质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水动力不足,流水不畅,污染物堆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雨水与污水同流,没有分流设施,造成雨水无法利用;生活垃圾、农田、禽畜养殖等城市点源、面源污染较多,很多地方不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针对国内城市特点,如何削减城市面源污染,做好源头减排,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需求。基于以上水质恶化的原因,从工程角度可采用“雨污分流”的降排水方案,保证雨水不会被污水污染,减轻净化水质的压力;采用“控源截污”,从源头截断污染源,控制点源、面源污染排放问题;采用“绿色、灰色”相结合的方式,将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计紧密结合起来,优化城市空间,保护城区生态环境,丰富绿地的形式和内容。
3.3道路规划完善
工业化发展不断向前,带来的环境隐患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水污染为各类污染中最为显著,为解决城市洪水问题减轻污染压力,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道路在城市水径中占比较多,是造成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物流行业要求逐渐提高,城市规划应在确保交通正常运行下进行,道路建设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采取凹式绿化带建设,通过绿化将雨水排入地下减少路面积水,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绿化带的合理运用不会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直接将雨水汇入地下,合理利用城市内水系统进行水质提升,增加雨水循环使用率。
3.4雨水洪水管理技术
城市内部水生态合理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通过城市内湿地、绿化等设施进行洪水防治,合理管理雨水排放。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内各个湿地系统进行整合规划,同时保证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存环境不会遭到破坏,改善城市环境与保护生态系统双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湿地系统净水功能,合理利用地下雨水回水,实现地下水良性循环。
3.5有效整合低影响开发目标与传统的生态导向城市目标规划
当前,低影响开发的建设目标主要侧重于建设区域的水文与水生态环境目标,包括区域内的降水总量、地表径流量、地表径流频率、水质、污染状况等,而对建设区域的综合生态与社会、经济等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较少。因此,应当在目标体系上促使低影响开发兼容传统生态导向城市目标规划,方能使低影响开发具有更广泛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目标。
结束语
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在持续发展之中,创建中国独树一帜的海绵城市理念、标准、规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详细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和意义,根据我国城市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个性化规划设计、定量与定性规划相结合、重视生态安全及遵循经济效益等原则。论述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排水防涝水安全系统、雨水径流水质管理生态系统、城市道路规划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城市改造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斌秋.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设计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100-101.
[2]刘奕汝,张可荣.绿色发展理念下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9(12):48-50.
[3]马腾.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与建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2.
[4]刘闯.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9(22):145-146.
[5]魏占超,余航.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应用与建议[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