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例谈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7期(上)   作者:巫志锋
[导读] 当前,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多,
        巫志锋
        身份证号码44142419851005****

        摘要:当前,针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也存在流于形式、分析不深、针对性不强等客观问题。文章对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讨管理策略。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事故树

1引言
        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本身是一项很复杂的建筑工程,再加上施工现场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多复杂的地质和地形条件,阻碍了交通的便利程度,加剧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难度。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施工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与之相对的是现有的管理体系很难满足工程管理需求,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各类问题与事故。因此,有必要建立与市政施工技术配套的高水平管理体系,来进一步提升总体水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拟采用事故树的方式对旧有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与归纳,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管理体系升级提供必要基础。
2 市政路桥工程管理特征
    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对地区交通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由于道路桥梁施工的位点敏感性等因素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对于环境友好要求较高等特点、对于施工影响范围要求较高、对于施工工期压缩要求较高等特征。上述工程特征决定了路桥工程在管理过程中相较于其他工程而言具有更高的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市政路桥工程管理主要表现出如下 3 方面特征(见表 1)。

    由表 1 中不难发现,由于工程周期较短,工程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夜间施工等现象,这一方面造成了施工现场管理的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包括扰民等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市政路桥施工对于多工种的协调配合要求较高,常常出现机械、人工、原料等方面的偏差,也进一步为现场管理带来了较高的风险和挑战;除此之外,路桥施工多在城市或垮水域区域开展,对于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扩散性,这也决定了其管理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周边的环境及扰动负责。上述 3 个方面决定了现有的工程管理体系很难满足当下的管理需求,需要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保障施工工程的有效性及高水平。
3 基于事故树评价的管理问题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事故树分析方式对旧有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管理中的问题指标,并就问题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损失和后果进行研判,为后续根据风险大小与产生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策略提供坚实依据。
3.1 案例选择范围及规范
    案例的选择科学性决定了问题分析的合理与全面性,只有在选择案例中形成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基本特征才能够为后续事故树分析提供必要支撑,使得分析结果与实际的工程管理更为贴近,对后续的路桥施工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切实保障。针对上述原则,在案例范围确定中应该遵照如下标准来进行:①施工现场在建成区;②施工内容为道路施工(含改造与维修)及桥梁施工(跨河桥梁);③施工区域为广东省(保障具有类似的施工地质条件);④施工时间为 2015年以后(具有类似的施工技术)。通过上述原则选择了近年来广东省12个案例作为事故树分析材料。
3.2 事故树问题提取及分析
    事故树分析分为了 3 个环节;①对已经发生或者提供提前预判避免发生的事故进行编码;②对已编码案例进行汇总分析,重点分析发生的频次以及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③基于原因形成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
    按照上述 3 个具体环节,对选取的 12 个案例进行事故树分析,具体结果如表 2 所示。

    由表 2 可以看出,按照管理中出现问题所产生的具体危害可以将其存在的问题分为经济、安全、环境等 3 类,其中经济问题主要包括了材料损失、机械损坏、质量问题、设施破坏以及工期拖延,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于施工现场管理手段单一,管理较为松散,并未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员工个人等。安全问题层面主要表现在人员受伤、人员死亡等两方面事故上,虽然经过积极的应对避免了人员的死亡,但是其中所存在的管理风险隐患依旧不容忽视,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施工现场机械与人员混行严重,没有形成有效的现场治理策略,同时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为涣散。环境问题层面上主要由于环境管理较弱,加之夜间施工的需要容易对周边居民产生严重影响,在具体的影响类型上则主要为噪声污染,19 次环境投诉中有 14 次为噪声投诉,占总投诉比例的 73.7%,2 次群体信访也均为夜间噪声,后经过妥善处置予以避免。另外,夜间的光污染也相对严重,累计出现 4 次,占比为 21.1%。剩余一次为桥梁施工对河道及下游水体造成的环境污染。
3 施工管理策略建议
3.1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单位应该按照要求选择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从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创新意识等多方面入手,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同时,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优化现场资源配置,保证道路桥梁施工管理能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方案逐步落实。
3.2 加强材料设备管理
    要加强材料质量管理,从材料采购入手,保证采购的材料质量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材料采购进场后需要对关键材料进行抽检、定期检查以保证施工中使用的材料都是合格产品,避免材料在运输、存储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同时,做好现场材料与设备的管理工作,了解各种设备的性能和现状,避免带病进场,带病施工。
3.3 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意识
    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现场的巡查与安全管理,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提高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和实施效率。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工作明确持证上岗制度,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处于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与此同时,将安全施工要求以及现场管理要求与具体岗位人员的绩效挂钩,营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形成人人对自我负责的良好管理意识,从根本上杜绝由于麻痹大意带来的风险隐患。
4 结语
    综上,本文采用事故树及模糊评价方式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以及风险排序,并根据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意识等方面的管理策略,希望能够为后续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费华强.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解析 [J].建材与装饰,2020(8):267-268.
[2] 米秋东.浅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 [J].居舍,2019(36):134.
[3] 程德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创新探索 [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1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