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昌印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90
摘要:伴随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医院建筑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均受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体现集约高效、通达快捷和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已成为医院建设的关注点。高效集约是现代医院建筑设计的核心主题,在高效集约的视角下结合通辽市铁路医院康复大楼设计过程进行思考,对医院的理念构思、设计策略、医疗流程、建筑造型、技术措施等进行总结与梳理,为以后医院建筑的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综合楼,高效集约,人性化
医院建筑是当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从现代化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使用人群、空间架构、功能布局、信息技术等方面入手,分析并提出现代不同等级的医院建筑设计的新思路,来适应因医疗模式的更新与变化而变化的医院建筑设计手段和方法的改变。医院建筑根据不同等级,功能配置与使用需求不尽相同,但高效的空间与流线、集约的功能与配置是医院建筑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在高效集约的视角下结合通辽市铁路医院康复大楼设计过程进行总结,以对高效集约理念的思索与探析。
一、设计策略
医疗建筑的设计是为医疗保健活动创造使用空间,创造更为清新怡然的空间,提供一个集人文成就和科技文明于一体的医疗保健环境。
1.理性化的平面布局
为了适应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活、工作、医疗模式的变化,医技医疗技术设备的更新、发展,平面布局采用框架结构,根据使用要求和设备更新换代,房间灵活分合,加快建设速度,节约投资。
2.人性化的空间处理
在患者接受诊治和康复的过程中,其心理和精神状态的表现情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力争创造一个情感健康的康复环境,关注人的感受,使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有一个令人愉悦和感觉温馨的空间,使医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在空间设计上进行景观化,艺术化的处理,以柔化高技术,增加人情味。
3.风格化的地域特征
设计充分考虑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病房全部朝南向布置,通透的带形长窗结合遮阳和保温措施,让患者充分享受大自然赋予人类的阳光,空气和绿色,减少外墙面积,为建设节能型的现代医院创造了先决条件。
4.现代化的形象塑造
通透的带状玻璃窗使内部环境自然和谐,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体现出现代医院的轻松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明亮的通高门厅联系医技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空间明亮宽敞;个性突出的弧形入口空间,用强烈的材质对比和明亮的内部空间强调阳光的享受,缓解病人心理压力,使得病人和医生的心理产生愉悦的、温馨的感觉。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通辽市铁路医院康复大楼,选址于原通辽市铁路医院院区南侧三角形地段内,南临城市主干道红光大街,与通辽森林公园隔路相望,总用地面积12269㎡,总建筑面积19450㎡,建筑主体地上14层,裙房3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56.40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建筑设计
1.功能布局
康复大楼设置独立出入口,主入口设置于南向,次要入口既与门诊部联系的入口设置于建筑北侧,人流避免交叉。主入口面向红光大街一侧,该建筑主入口前留有广场,建筑物周围均设有消防车道。在建筑东西两侧也设有必要的疏散出口与各种货物流线入口。
地下一层主要有餐厅、MRI、高压氧舱、中心供应室等。
西侧为餐厅部分,餐厅可以同时容纳150人用餐。东侧为中心供应室。一层为入口大厅,出入院登记,结算和小型超市等布置其中。大厅西侧为放射线科,设置检查间与医护人员用房;大厅东侧为各功能检查科。二层为检验中心与透析大厅。西侧为检验中心。东侧为透析大厅设置16张床位,辅助阳光病室3间。三层为重症监护室(ICU)、手术室与病理室。东侧为重症监护室,重症监护床位8张。东侧为手术部,共六个不同等级的手术间。手术部严格执行洁污分线,污染路线设有单独走廊,直接连接污物电梯。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而又独立互不干扰。病理室位于南侧,紧邻手术室方便业务沟通、通达快捷。四层至十四层为各科病房区。标准层每层设有双人间7个,四人间5个,共计34床,为一个护理单元。护士站设于中部,方便服务患者。每间病房均有良好的采光日照,护理单元洁污分区,流线明确,互不交叉干扰。顶层为康复区。设有5间康复病房,共10床,设有一个护士站。另外还设有PT室、OT室、理疗室、功能评定室、反射治疗室等。
2.立面造型
康复大楼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建筑风格、形态与体量关系等方面因素,力求与院区内及周边其他建筑物的协调,并汲取现代建筑风格的语素特点,采用舒展的弧形裙房,有韵律的横向带状长窗组窗,夸张的阴影处理方式,着重强调主入口顶部的处理手法,强化入口空间,丰富建筑层次,使整个建筑既清新优雅,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弧形的外界面沿南北方向导向康复大楼,能够对前往康复大楼的人流进行自然引导。在弧形主题中,打破平口直角的旧有医疗建筑模式,室外空间圆滑过渡,旧有冰冷生硬的医院形态得到缓解,配合精致的节点设计,穿插内外的庭院绿化,形成有亲和力又温和的医院新形象。康复大楼主体部分采用灰白色石材,端庄厚重,两组强调水平方向开窗墙体突出主墙体,厚重而不失活泼,建筑顶部两片弧形墙体,呼应裙房的体形特征,象征医院救死扶伤的宗旨。上部精细方窗,形成强烈的阴影关系与虚实对比,顶部飘檐典雅大方,统领整栋建筑,使建筑更加协调统一。
3.剖面与竖向设计
各部分使用功能的不同确定不同层高,既满足了空间的使用要求,又不浪费空间。三层裙房为医技部,一层层高5.1m,二层层高5.1m,三层层高5.4m,4至14层为住院部,层高3.6m,建筑总高度:58.30m。
医院工程功能较多,人流、物流复杂,通过合理设置医梯、客梯和楼梯使病人、医护人员、探视人员均能合理流动,通过设置污物梯使清洁物品与污物之间相互避免交叉。楼内设三部医梯,集中设置于中间交通核处,两端各有两部楼梯与消防电梯。医技部在南侧设二部楼梯,在大厅中部设有两部楼梯。
4.建筑技术设计
(1)空调与通风: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对有条件开启的窗均设为开启窗,对无自然通风条件的房间及内走道均由空调系统给予调解。
(2)热工及节能: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政策,提高能源利用率,扭转建筑采暖能耗大,室内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本工程结合建筑造型及使用功能要求,合理选择外围结构形式、保温材料,窗户选型,用以改善建筑的屋面、墙体、门窗等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使其达到节约能源和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的目的。
(3)采光和照明: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所有病房均能获得较好的日照和通风,对无自然采光条件的房间均采用人工照明。为方便病人及探视等外来人员和本院职工识别方向,全院统一设计图案文字加色彩引导标志,在电梯、楼梯厅、各科室入口和出入院入口门厅及各交通枢纽布置导向标志,包括安全疏散标志及首层通至地下室入口处标志。医技各科室,病房各护理单元以不同颜色的扶手、色带区分不同部门,各科室入口处以及护理单元护士站以不同颜色的灯光、色彩标志区分不同部门。为残疾人专用的各种设施,包括停车位、卫生间、电话间等设有国际通用残疾人使用标志。
参考文献:
[1] 中国现代医院建筑设计新趋势[J]. 郭瑶,王滋,杨玉磊.建材与装饰.2016,(51)
[2] 医院建筑公共空间的设计[J].董振宇.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6,(12)
[3]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探讨[J].吕晓辉.山西建筑.2015,(41)
作者简介:侯昌印(1980.09-),男,汉族,辽宁省营口市人,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