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辉煌
身份证号:35022119810722****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快速的提高。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驱动下,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民众和企业的高度认可。新型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地发展和探索之中。本文首先总结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施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有效对策展开讨论,希望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能够为建筑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当前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离不开高速蓬勃发展的建筑行业的进步,当下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模式出现在民众的视野范围之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是众多新型建筑施工技术的一种,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很多资源得到了有效节约,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渐减少。随着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工程进度已经的到来明显的加快,建筑施工质量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1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在工厂对建筑的部分或全部的构件进行预制完成,完工后将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将构建组装在一起而形成的建筑,被称之为预制装配式建筑。通常,由工厂将大部分的构建进行组装完成,然后,利用专业的运输工具,运送到施工的现场进行安装。施工现场要提前预留出钢筋和孔的位置,方便将预制好的构建进行组装,然后用混凝土进行浇灌就可以了。最后组合单独的构件,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装配式的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的施工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还能使整个建筑的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使建筑行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2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优势
2.1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
传统建筑工程在最上部施工完成后,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窗洞开凿,处理框架并完成防水工程施工作业,而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则节约了这部分时间,其在门窗制造时就封闭了外部,如此一来就可以直接跳过传统建筑封顶后的相关环节。此外,在传统建筑工程装修阶段,保温处理、材料粘贴以及抗裂浆的涂抹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而装配式建筑则是同步进行门窗制作与保温工作,如此一来,建筑工程有得到进一步缩减,对于降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而言无疑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2有利于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对于成本控制而言有着积极作用。究其原因,就在于装配式建筑的很多结构构件都是源自于工厂生产,并且这些工厂大多集中在一个区域,因此运输条件也比较理想,整个工程建设趋于流水式生产,这极大的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在技术层面上对他们没有过高要求,很多工作只需重复操作即可完成,因此整个工程建设的生产效率得到了保障。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如果能够实现上述情况,节约人力资源与材料,那么产生的建筑成本自然就得到降低,进而就可以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3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施工技术
3.1构件制作
(1)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2)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试验检测报告;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弯钩、弯折构造等;(3)灌浆套筒或预留灌浆孔道的规格、数量、位置等;(4)预埋吊环的规格、数量、位置及预留孔洞的尺寸、位置等;(5)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6)夹心外墙板的保温层位置、厚度,拉结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7)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
3.2预制构件的吊装
竖向构件吊装:竖向构件的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的需要。将吊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控制在45°以上,这样就能保证相对的稳定和平衡,也要严格根据竖向构件的中心和绑扎起吊位置计算并且进行控制,确保达到要求。水平构件吊装:水平构件的吊装的主要要求就是要保持住平稳性能,使用符合施工设计和实际施工起重量等标准相符的塔式起重机进行吊装。也要非常严格的按照施工的图纸和构件的重量进行标准的安排重量并进行作业。
3.3构件的安装
构件安装连接的工艺繁多,现浇式连接和机械式连接会经常的应用于工程中。连接的部分比较狭窄时,利用现浇方式进行连接,通常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铸模要求比较高,需要达到标准的水平,才能使脱模工作顺利的完成。机械式连接方法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强度,不会产生收缩,能够使构件连接的更加稳定,但是这种方式要求必须使用较高强度的钢筋。
3.4后浇混凝土
(1)后浇混凝土内钢筋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及进场复试报告;后浇混凝土内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数量、位置、间距、保护层厚度等;(2)后浇混凝土内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及相关试验检测报告;箍筋、横向钢筋的弯钩、弯折构造等(3)后浇混凝土内预埋管线、线盒的规格、数量、位置及固定措施等;(4)后浇混凝土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试块抗压强度试验检测报告;后浇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5)后浇混凝土的结构实体检验报告。
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控的相关对策建议
4.1加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教育宣传力度
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政府应当引起重视,并详细制定出台一系列依照法律法规可执行的安全方针,严格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安全方案执行,做到施工有法可依。政府可对部分企业投入安全资金,保证安全落实问题,加大企业对内对外的安全监管力度,可按月按季度进行例查。努力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时的安全性,积极降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加大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教育。
4.2加强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技术的研究
我国目前的阶段,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的相关文献较少,具体的研究项目也不多,从而导致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方面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仍然有待提高。作为相关的政府负责部门,可以积极的加大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学习当中,可以引进国际上先进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为我国服务。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技术在新的领域上具有较好的防水功能,在一些研究上也尤为突出,例如收缩与热力功能。加强对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节点连接技术的研究,积极进行推广,逐渐提高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水平。
4.3完善统一的生产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发展阶段,其配套的生产系统还没有完全完善,市场仍需统一。在这一方面上,可以对市场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行业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性规划,整合资源,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化运营得透明高效,做到分工明确,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调配与利用。可以对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重新进行有效的分割与配置,共享市场资源,努力形成一条具有未来性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市场产业链。循序渐进向市场化和商业化靠近,条理清晰的提高配置效率,降低成本。
5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住宅的施工过程既环保,又节能,不仅设计美观,施工效率也很高效,是现代住宅产业的新型产物,近几年被大家逐渐的认可和推广,因此被运用与建筑业的各个领域。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缺陷,提高了住宅的舒适性、安全性。因此,政府和有关的部门要加强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鼓励装配式住宅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科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10):129-130.
[2]覃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城市住宅,2020,(02):144-146.
[3]何琼.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0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