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7期(上)   作者:陆珍珍
[导读] 水利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国家政策利好支持下不断加速的系统性工程
        陆珍珍
        广西兴水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是在国家政策利好支持下不断加速的系统性工程,同时随着技术快速发展而不断提升建设品质和效率。但部分机构中仍然存在标准化、统一性程度不足的缺陷。加之信息壁垒问题长期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进程有序推进。因此,新时期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优化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完善制度设计,也需要加快信息共享建设进程,彻底打破信息壁垒制约,还需要坚持教育培训,建设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关键词:水利设计;信息化;现状;发展措施
        
        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的背景下,清洁能源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中流砥柱。水利水电不仅是清洁能源产业的典型代表,也成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信息化不仅成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也正在成为水利设计领域转型升级的最强引擎。然而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部分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出现各种问题,不同程度制约了信息化发展水平。这也是新时期水利设计领域需要格外予以超越和突破的重点。
        
一、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中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政策支持
        早在“二十五”开局之际,国家已经逐步将水利水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建设纳入“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组成。随着《水利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顶层设计》和《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宏观政策陆续出台,包括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在内,相关系统工程已进入全面布局和整体发力的阶段。与此同时,包括资金投入在内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也先后落实。因此,在宏观战略的高度,与水利设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早已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这也是新形势下水利设计信息化不断加快建设速度的重要背景和主要利好因素。
(二)技术快速进步
随着互联网全面普及和深度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正在不断缩短推陈出新的迭代时间。曾经需要以十年为周期的新技术发明周期如今已缩短为半年至三个月。而技术快速进步也越来越成为包括水利设计在内各种领域中信息化建设的最强驱动力量。
比如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正在不断提高设计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而服务器利用率持续提升、云存贮技术及其应用持续拓展涉及范围则又进一步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投入。如此种种技术进步都在成为加快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速度的有利因素。
        
二、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中的不利影响
(一)标准化、统一性程度不足
虽然利好因素众多,然而水利水电行业本身高度专业化分工与鲜明的技术差异性决定了水利设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始终会受到不同任务类型、专业部门及建设目标的影响。这也导致很长时间以来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中标准化、统一性程度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
而缺乏标准化和统一性的信息化建设必然导致信息数据传输出现种种阻碍。比如软件开发或数据库建设中显而易见的条块分割问题;受到部门或专业影响产生的信息孤岛问题;不同部门或专业之间信息重复乃至自相矛盾的问题等。
(二)信息壁垒问题长期存在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商业化运作的需要决定了即便在设计策划领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关系。而这也会影响到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也就是信息壁垒问题的长期存在。
这是由于不同部门或专业之间往往只期望获得其他部门或专业的信息数据,而不愿意向对方提供已方数据,因而不同程度地有所保留。然而优质高效的信息化建设最重要前提之一的便是畅通无阻的信息获得渠道和最大限度的完整性。

一旦存在信息壁垒,则信息化建设势必由于数据缺失、漏洞、空白等缺陷而降低品质,更可能因为数据缺失引发信息失真和失实的后果。这是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最为严重的不利影响之一。
        
三、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优化措施
(一)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完善制度设计
要突破现存模式下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各种局限性,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完善制度设计。也就是说,要彻底打破部门间或专业间的数据壁垒与信息鸿沟,确保与设计相关的一切数据信息都能在最大程度上为平台捕获和识别。同时,即便出于不同目的进行不同的任务建设,设计与规划与必须严格遵循同一套标准体系,而不能另起炉灶或自成一派。而这确保以上各项要求能够充分落实到实际操作过程中,管理层就需要尽快制定出全面详尽的规章制度,使与水利设计相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能够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坚持标准化、精细化原则不仅是在技术层面优化信息化建设的手段,其本身也是水利设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原则与核心要求。而标准化和精细化更是对传统模式下粗放化、随意性的工作弊端的超越和颠覆,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以信息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
(二)加快信息共享建设进程,彻底打破信息壁垒制约
有了更加完善的制度与规则,提高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水平还需要加快信息共享建设进程,彻底打破信息壁垒制约。即,要使制度的刚性能够切实体现在具体操作层面。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将信息共享建设与业绩考核、内部评价等监管工作密切相关,通过考核与评价进行更加务实的奖惩管理,以使组织内部全体成员充分认识到信息共享对于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彻底抛弃相对狭隘的利己主义思想,对信息化建设树立更加正确的认识。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建设信息共享中心是解决信息壁垒和数据鸿沟问题的又一措施。也就是说,水利水电建设中不同部门和专业都可以通过一个共享中心完成设计任务,而不再需要按照部门或专业分别进行、各自设计。这不仅是避免信息壁垒的手段,也能在更大程度上降低设计成本,是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三)坚持教育培训,建设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无论是水利设计还是信息化建设,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都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而当前部分区域、机构在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各种制约因素,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新时期优化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坚持教育培训,建设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这既可以通过内部融合与联动达到集约化、集中化教育培训,也可以借助第三方教育机构,通过委托教育等方式加快人才队伍构建。不同地区或机构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结束语:
        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化不仅成为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最强抓手,也是解决各种疑难问题最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充分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更需要在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层面不断提升系统性和规范化程度。这就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一条精细化和标准化发展道路,以全面超越传统模式下粗放、随意的缺陷与不足。同时,信息化建设需要更加顺畅的数据传输通道构建,这也使长期存在的信息壁垒问题愈发突出。故,新时期水利设计加快信息化建设还需关注更高水平的融合化联动发展,尽快破除部门之间、专业之间或明或暗的数据鸿沟问题。只有着眼于全面覆盖和立体集成的发展前景,水利设计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运用来之不易的政策利好,同时基于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设计思想、创新手段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进而大幅提高信息化建设的品质和效率,以信息化建设助力清洁能源行业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 肖兴志.关于“新常态”下我国能源监管实践反思与监管政策的新取向[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01):5- 10.
[2] 李晴. 关于新常态下我国清洁能源产业、企业转型发展的思考[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9(04):95- 97.
[3] 谢德成.转型时期的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思维嬗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76-84.
[4] 于桂兰,梁潇杰,孙瑜.清洁能源产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及优化措施研究[J].管理学报,2019,13(10):1446-1455+15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