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攀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劳模工匠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建设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是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厚植劳模工匠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提升改造项目为例,深入探讨在城市公园提升改造中再植入劳模工匠文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劳模、工匠、公园景观、提升改造
引言: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讲奋斗、讲担当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讴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1 项目背景
杭州城西休闲公园位于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南侧,北临城市主干道天目山路、东接杭州汽车西站,总占地面积约 26 公顷。该公园历经十多年建设管理,现状总体环境自然静谧、较为雅致,但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还存在水源水质不稳定、活动空间不足、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为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强杭州市“名城工匠”品牌建设,杭州市总工会联合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拟结合杭州城西休闲公园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融入劳模工匠主题文化,打造全国首个劳模工匠文化主题公园——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
2 项目特色
(1)怀匠心
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是在杭州城西休闲公园的绿色生态基底之上打造的主题文化公园。因此在项目之初,设计就承袭中国传统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中国传统园林匠心之道,争取不砍树、不毁绿,以节点改造的形式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地融入主题文化。
(2)传匠意
大匠不斫,良工巧匠,自古有之。东方有木匠祖师鲁班、活字印刷发明者毕昇、造纸术发明者蔡伦...西方有力学之父阿基米德、发明家詹姆斯瓦特和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等等,工匠及工匠技术发展一直都在伴随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自1950年党和国家首次表彰劳动模范,奏响“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以来,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在岁月的沉淀洗礼中又焕发出了崭新的时代内涵。
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作为全国首个劳模工匠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结合场地特性,巧妙融入杭州、全国乃至世界劳模工匠文化相关元素,形成“公园主入口”、“时代走廊”、“格言墙”、“杭州工匠林”、“劳模记忆”及“抗疫群英像”六大主题景观节点,并通过多样的景观形式宣传劳模工匠精神和故事,营造学习、致敬劳模工匠的氛围,体现杭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
——公园主入口
因鲁班被尊称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故从鲁班尺、鲁班锁、墨斗三大创作发明中提取景观符号增设景观大门;并在入口内广场以8位工匠先贤为代表,通过人物雕塑及浮雕景墙的方式,讲述古今中外“匠心”故事。
——格言墙
作为公园主入口的重要对景,将现状挡土墙改造为杭州山水主题大型浮雕墙。墙上刻录习总书记及古今中外名人关于劳模工匠的名言警句。
——时代走廊
在公园沿主题游线,选择7处现状林下舒朗空间,以实体模型、结合在线解说及互动体验的形式,序列展示从石器时代开始,到青铜器时代、直到今天信息与电子经济时代,各时代工匠们所创造发明的典型代表事物,寓教于乐,也便于公园以后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宣讲点。
——杭州工匠林及劳模记忆
杭州有着深厚的劳模工匠文化底蕴。从良渚先人到巨匠毕昇,从白居易到苏东坡,伟大的劳动人民成就了杭州人间天堂的不朽美名。在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里,设计以“杭州工匠林”和“劳模记忆”两大节点集中展现杭州地区劳模工匠特色风貌。
其中“杭州工匠林”主要通过荣誉柱的设立,记载具有高超技艺、优秀品质、且经过认定的“杭州工匠”人物信息,为杭州市“杭州工匠”品牌建设添砖加瓦。而“劳模记忆”节点,设计在一条钢板材质的“杭州劳模记忆飘带”上,以文字形式谱写杭州地区劳动模范拼搏奋斗、争创一流的美丽篇章。
——主题雕塑
在公园核心草坪区增设“抗疫群英像”主题雕塑。这是源于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战疫这一特殊事件和记忆而设立的全国首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的大型雕像。它是以在这场战疫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一线医护、解放军、维稳警力、交管警力、社区物业等)为题材进行的主题雕塑创作。我们希望通过抗疫群英像的设立,向无数为之付出努力和牺牲的劳动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并以抗疫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3)践匠行
景不厌精,细致理微。在公园景观营造过程中,一般都要做到布局大胆落笔,细部精心收拾,才能满足“远观有势,近看有质”的游赏心理。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作为劳模工匠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在建设过程中践行劳模工匠精神,将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渗透到设计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更是别具意义。
——科学计算,精细把控
新设公园景观大门的主体为横向跨度约41m、高约7.9m的钢构架。方案深化过程中,在保证景观效果和安全性能一致的情况下,提出多种内部结构处理形式。最终经科学计算对比,确定地上部分采用方管桁架结构外包5厚镀锌钢板的方式,相较于矩形钢梁结构大大节用钢量,提升工程合理性。
格言墙是利用现状挡土墙改造而成的总长约60m、高约2.7m的大型弧形浮雕景墙。其中心区域还保留了一块宽约6m、高约2.4m的天然块石。在方案深化时,设计结合现场放样不断优化浮雕文化内容的排布,并对面层浮雕分割方式进行精细排版,保证弧形景墙平整顺滑的立面效果。
——现场优化,灵活调整
景观提升改造类项目受制于现状大树、管网、地形及周边场地衔接等复杂因素,经常会根据现场实施情况不断优化方案细部。如在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中,劳模记忆飘带是一条随着现状地形蜿蜒起伏的造型钢板。由于原始现状保留大树及地形相关数据的不精确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采用现场放样+构筑物支模的方式,验证其与现场环境的匹配性,并确定其最终体量及形态。
——样板先行,细部推敲
针对部分具有较高工艺要求的景观设施小品,通过样板先行可以直观表现景观效果、明确施工工序和施工要点,避免在大面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杭州工匠林荣誉柱上石材与钢板金属的精密拼接、时代走廊上实体模型的景观呈现均是通过样品制作、反复推敲才最终确立实施方案。
3 思考与总结
建一个公园,树一座丰碑。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是现代城市公园提升改造的一次探索和实践。发扬和承衍劳模工匠精神、匠心营建精品工程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值得我们在各类型项目中展现。
参考文献:
[1]王睿隆,边谦,孟兆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从《园冶》园到“琼华仙玑”[J].中国园林,2021,37(1):133-138.
[2]杭州市劳模工匠文化公园开工[N].浙江工人日报.2020-09-17(00001)
[3]郑荣胜.【热点思考】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N].工人日报,2020-06-15(07)
[4]省总工会与省图书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N].四川工人日报.2020-08-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