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荣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理念已是世界课题,并已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角落,绿色建筑已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而作为经济支柱的房地产业在“三道红线两集中供地”政策影响下正在积极探寻新通道,绿色建筑、健康建筑已是在各大地产新一轮较量中胜出的不二法宝。绿色建筑也将是下一阶段房地产杀出重围站稳市场的关键。它不但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采用绿建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建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
引言
房地产企业紧跟国家战略方向,利用绿色经济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及完善的技术手段,优化绿色建筑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完备的绿色建筑建设体系跟机制。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类资源,包括土地、材料、能源、水资源等,以达到节能减排,促进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它在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国家一直倡导节能减排并把绿色建筑发展作为重点,绿色建筑的实施及普及靠各个地产开发商,而地产开发商的核心是投资回报率,如何做到在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本文的主题。现从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根据国家规范标准,绿色建筑的实施过程中的利弊,及开发商推行绿色建筑现阶段具体实施措施及方法步骤。
1、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分析
1.1全生命周期成本
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与其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关注其全寿命周期成本,重点控制。绿色建筑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前期成本和后期运营成本,前者涉及到规划、土地、建筑设计以及一些间接费用,后者涉及到运行、维修等。一般而言,绿色建筑的建设,前期费用较高,包括绿色建材,环保设备系统等,开发商追求既得回报率,往往忽略后期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及利益,如绿色建筑后期的自主动能转化、业主的体验、品牌的溢价率等。而中国最大的市场是住宅市场,开发商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后期的维护,讲求快产快销,往往忽略前期阶段的建设,后期相比运行费用较低,而开发商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前期如果建设投入好绿色建筑,让其能自力更生自我动能循环,后期不但运营费用可忽略,所带来的附加值更是无可限量。
1.2技术经济分析
传统思维认为绿色建筑既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先进科技、先进管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谈其色变。而广义的绿色建筑实际就是结合地域、气候、自然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地利用环境、材料等资源设计方案及制定具体施工方案,调配好一切可利用资源,发挥绿色建筑的优势。例如有些材料的选择可以发挥就地取材的原则,降低运输成本,并通过地理环境和条件的分析应用,设计出更为经济的绿色建筑方案,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
1.3综合效益
绿色建筑的基点是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应该是综合效益,比如节能、节水、节地、节电效益。再比如,改善了人们生活环境的健康效益,使生活和工作空间更加舒适健康,使人们在心理上更加快乐和享受。但上述综合效益中包含了一些非排他性的效益,不能反映在开发商的实际预算效益中。隐性效益及附加值不能马上体现,因此投入成本与预计效益不相称。所以成本核算与传统的核算方法有很大的不同,要更加注重绿色建筑所带来的附加效益。如强调安全性能、健康性能和舒适性、卫生绿色等作为项目的重点宣传内容,甚至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近几年来,我国为实现节能目标,各地政府都会根据国家政策出台对绿色建筑项目的扶持奖励政策,可将这部分奖励计算为额外收益。
因为绿色建筑是节能、环保的建筑,在全社会都在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环境背景下,业主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将更需要使用绿色建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因此,即使绿色建筑的价格比一般建筑要高,但消费者也愿意为此多花钱,绿色建筑的价格也随之上涨。顾客使用绿色建筑时,由于绿色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方面比较偏重,因此在使用期间,电费、水费等一些基本的日常开支会比普通建筑少,这部分也可以算为后期收益的一部分。
2、房地产开发视角下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保障措施
2.1提升绿色建筑节能水平
对各地新建的民用建筑,包括农村地区的新建社区,按照十四五的规定,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同时推广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和节能新技术,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节能效果。根据规定,新的民用建筑应该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对现有有条件的建筑,鼓励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进行改造,特别是在供暖系统中,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2.2推广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
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施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国家鼓励施工单位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绿色环保材料和工业再生材料,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健全绿色建材市场体系,打造示范工程,在政府投资、市政公用工程、绿色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优先采用绿色建材,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把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水平纳入评价体系,列入人为建设领域的评价范围,并在人为建设领域进行信用评价和示范立项必备条件,提高建设单位发展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建立绿色建筑产业集群,集中发展绿色建筑产业链,在方案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建设等各个领域融合人类绿色建筑理念,实现共同发展。与此同时,结合发展绿色金融﹑绿色科技服务等产业领域,促进多个行业的协同发展,构建具有鲜明特色、辐射力强、生态效益高的绿色建筑产业体系。
2.3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能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装配式建筑是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行业要建立与绿色建筑要求相适应的装配式技术标准体系,为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还要做好装配式技术应用目录的编制工作,完善各施工环节的施工标准体系。一是建筑企业要实现管理体制创新,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优化,包括设计收费、工程计价、施工承包等;二是建筑企业应明确产业扶持保障措施,对装配式建筑施工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如落实相关财政补贴等;对消费者也应给予优惠,如低息贷款等。政府方面应加大推广力度,优先将装配式建筑应用于政府、市政工程,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
2.4大力实施"互联网+BIM"模式
建筑行业应积极推行"互联网+ BIM"模式,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加强建筑市场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收集建筑市场信息,加强与各管理和监督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打造良好的信用体系,提高监管能力。同时,要完善行业电子招标平台建设,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开,并使之透明化发展。此外,?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对建筑物的生命周期进行实时数据管理,因此,要发挥 BIM技术的先导作用,加强 BIM理念和价值的宣传和推广,加大科研投入,实现技术攻关。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从生命周期成本、技术经济分析以及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了解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从而做出是否投资的决定。为了更好的保证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房地产开发商可以利用经济价值对绿色建筑的节能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并合理规避绿色建筑的风险因素。
参考文献:
[1]刘莉.论从房地产开发角度评价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4):372-373.
[2]陈佳艺,张莉,刘洪玉.企业特征对绿色建筑开发决策影响的定量分析[J].中国房地产,2019(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