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探析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付晓乐
[导读] 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属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
        付晓乐
        蒙阴东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200
        摘要:测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工作内容,属于建筑工程的基础性工作,工程测量结果可为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也是项目实施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精确的测量可确保项目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保证。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越建越高,工程体量越建越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结构复杂、造型奇特的建筑拔地而起。测量是建筑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建筑工程的发展对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服务建设工程发展,需要切实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1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概述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工程测量技术,能够对工程质量实现有效控制,充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有效应用工程测量技术,确保相关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重视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遵循严谨的工作方式,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技术,一定要保证相关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才能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进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建筑工程测量常见问题
        2.1测量仪器保管不善
        施工中所用的各类仪器本应由专人保管,且需要有一定的仪器操作知识,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使用人员多而难于管理。比如该项目建筑场地较大,各个交叉施工工序都需要一定的测量仪器,通常情况下仪器未交还管理员就有其他人员借去使用。而现场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仪器的保管和使用不用心,就可能会对仪器造成一定的损伤。仪器不定期保养维修。测量作业所用到的测量仪器都属于精密仪器,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但是实际工作中一般会因为工期紧张、施工任务繁重而忽视这项工作,测量仪器经常处于超负荷使用状态,并由此对仪器造成损伤,从而产生测量质量偏差。
        2.2测量质量监督和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标准和范围来实施测量作业。比如在建立施工控制网的过程中,未将平面控制网的边长投影到测量区与主施工的高层面上,这就使得造成测量工程的失误以及精准性,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2.3测量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对工程测量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在我国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部分工程测量人员的测量技术能力水平较差,在工程测量中难以承担较为复杂的测量工作。同时,在一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中,由于缺乏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相应的测量工作往往由其他技术人员甚至施工人员完成。但在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中,所使用的GPS、GIS、数字成像等技术对测量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专业的测量技术人员操作相关设备,才能有效保障工程测量的效果。
        3建筑工程测量应对措施
        3.1确立完善控制测量流程
        工程测量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工程各行项目特点作出全面、科学的统计测试工作,再依据施工图纸统计工程测量方案,确保所涉及的工程项目可宏观评级出工程建设与建筑工程标书方面的差异性。所以,技术人员应统计工程勘测特点,再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测量数据、控制措施、施工方案的精准性。

若测量、评价、设计存在异常问题时,技术人员需根据勘测数据建立起可控的技术控制流程,依据点位放样测试、控制测量、勘测支持的作用下统计建筑工程的操控需求。例如,技术人员可利用红外线测控技术分析房屋质量应用方面的问题,具体流程如下:第一,应当运用信息化技术评价房屋质量缺陷,统计由于设计、操作方面的缺损及隐患,消除砼结构的框架模型发生密实性不足、钢筋外露以及材料变形方面的问题。一旦过程中材料受到外力、腐蚀、冻融方面的问题时,材料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裂缝问题,而此类问题会影响建筑的承载指标,应在稳定设计指标的过程中提高建筑本身的安全性。待完成项目验收、事故分析、安全评定后,技术人员应设立可靠的补强测试、校验设计方案及设计内容的稳定性,进而解决检验项目不合理的消极影响。第二,红外线热像仪应用中,技术人员可分析出某一区域建筑构件的特点分析出红外热辐射需求。其中,该技术可在软件中标识出管线、梁柱、元件的色彩异常情况,再结合元件内、外构件传导特点、色彩表示模式对异常区域进行对比评判,以便更快速地得到元件的位置指标。
        3.2加大测量技术管理力度
        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积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先进测量技术的重要意义,理解工程测量技术对工程经济效益的保障作用,在建筑工程中加大对测量技术的投入力度,提升测量技术水平。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建立相应的工程质量监理部门,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并通过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测量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应当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合理分工,才能更好地落实工程测量工作。监理部门在监理工程时,要加强对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确保相关测量成果的有效应用。
        3.3建立与实施施工测量成果检查复核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成果在使用前为保障成果的精度和准确性,需要进行检查复核。建设项目开工时,施工单位在接收建设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成果后,要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进行复核。平面控制复核用全站仪测量控制点间的边长、角度,高程控制复核用水准仪对控制点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复核数据与原始成果数据在误差范围内时,控制点成果才能正式运用到施工测量。施工后,在建筑轴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测量以及细部轴线和高程放样时,每个测量工作环节完成后都需要进行检核。轴线定位放样测量要检查尺寸和角度的闭合性,高程测量的结果必须与其附合。检查复核制度是保障测量成果准确性的最后一道防线,施工单位要加强重视,防止测量成果不合格而造成损失。
        3.4提高测量人员素质,配备精良的仪器设备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测量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仪器设备操作使用的熟练度,这些都对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有影响。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是测量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只有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理论素质和技能操作水平,才能保障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测量工作的开展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测量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先进。先进的仪器设备让测量人员如虎添翼,能够更好地开展测量工作,提高测量工作精度和效率。在开展测量工作前,需要对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只有合格的仪器设备才能使用。测量技术人员需要保护好仪器设备,定期进行保养,保证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快速发展,加强建筑工程测量工作,控制建筑工程质量,对于建筑工程行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测量过程中,应当重视测量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作用,采用先进的工程测量技术,提升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完善相应的测量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测量技术效果,进而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维裕.浅谈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0(14):80-81.
        [2]顾玉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J].科技促进发展,2010(S1):128.
        [3]李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控制要点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140-141.
        [4]梁志福,黄燕慧.关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问题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15):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