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辉1 叶海龙 2
杭州临安曙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强夯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严格把关,采用新材料、新施工技术。在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程中,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策略
导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对整个工程质量的评价有很大影响,而且给今后的使用和居住带来安全隐患。如果建设工程因质量缺陷而进行整改或修缮,势必给建筑物的使用者或业主带来极大的麻烦。因此,要保证建筑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更好的水平。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不仅要满足工程美观和耐久性的要求,还要满足工程安全的要求。混凝土是我国建筑工程中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本文以建筑行业混凝土质量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混凝土质量控制和质量通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1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混凝土是所有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材料。所有的建筑工程都离不开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也是建筑材料的核心。因此,针对以往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质量屡屡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还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为了促进整个建筑的正常施工过程,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预防和控制已知的质量通病。混凝土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基础。要迅速解决混凝土质量问题,防止混凝土质量影响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
2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2.1原材料
原材料是决定混凝土质量的直接因素,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团队在配比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审查,但是有很多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为了蝇头小利,克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选择价格较低的原材料来制造混凝土,导致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标准,威胁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建筑工程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把控,从源头减小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2.2原材料配合比
混凝土中含有多种材料,材料的不同配比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为了保障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建筑的要求,必须对原材料采用科学的配比方式,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比例。如果没有进行科学配比,那么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施工人员在配比原材料时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科学配比,要充分了解建筑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粗骨料的规格判断用水量;在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是,要了解建筑对混凝土耐久性和强度的要求。施工人员在确定砂率的配比时,可以在填充石子之后进行判断。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不当也是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一大方面。混凝土浇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分别是模版支设和振捣。在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施工人员就需要严格控制振捣的时间。如果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使用模版支设的方法,则需要提前将支架进行固定,保证支架的牢固性,还需要仔细清理模版表面的污垢,并且检查模版与模版之间的距离,保障模版之间的接缝处于严密的状态[1]。
2.4养护
混凝土成型后的养护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表面混凝土虽然已经凝结好,但混凝土内部的水泥仍然处于水化的状态,随着混凝土不断成型,其强度也在逐步增加。遇到干燥的施工天气,就必须在施工时及时洒水,保持施工面的潮湿,避免因为过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影响后续施工。
3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预防方法与治理
3.1 关于表层麻面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进行模板的清洁工作, 严格的对模板表面开展清理的工作, 模板的表面不可以有任何杂质, 杂质会大面积地破坏混凝土的表层从而产生麻面的现象;清洁模板在于预防麻面的现象发生。另外, 模板的接缝位置要填补封满, 避免混凝土在注入模板的时侯, 模板的接缝位置导致混凝土表层会出现的凹凸不平;而隔离剂的涂刷使用以及配比也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 必须要做到涂刷均匀。在进行涂刷的过程中要绝对的认真细心, 因为涂刷不均匀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发生麻面的现象。当混凝土的表面已经发生麻面的现象的时候, 如果麻面情况比较轻微, 则可通过将混凝土的一些主要的材料采取磨平与压光的措施来抚平麻面。
3.2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解决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 一般要针对混凝土中产生变形以及产生缝隙现象的具体结构进行严格的筛查, 如发现杂质就要快速清理, 避免由于杂质的存在而影响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另一方面, 在开展混凝土浇灌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要将浇灌的高度严格地保持在两米以上, 并按照标准设置溜槽, 尽量保证浇筑的基本质量, 才能够对下一步的振捣操作提供基本的质量基础;一旦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的情况, 第一时间就要将缝隙中散落松动的混凝土碎渣以及未凝固的结构进行清除, 在使用大量的清水冲将灰尘以及碎屑进行冲刷清理, 然后要调配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 填满混凝土的所有缝隙, 再通过对表层进行磨平的工作,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具体结构质量以及标准的密度, 保证基本的工程质量。
3.3 对混凝土的孔洞现象的防治措施
避免孔洞问题的产生, 首先需要注意混凝土在合成的时侯, 要提前增加压力, 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因压力而产生的孔洞问题, 其次在混凝土的材料中适量地加入一些针对性的防虫的材料, 这种措施能够有效地预防空洞的形成, 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建筑项目的质量。
3.4 对于混凝土出现的蜂窝现象的预防措施
要防止这种现象,首先要严格控制水泥浆配比,提高原料配比的准确性。不仅如此,混凝土材料要严格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也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而混凝土自由下落的基本高度不应超过2m,超过2m时,必须采取翻斗或溜槽等相关操作措施进行下料工作。混凝土振捣过程应分层进行,夯实距离应严格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混凝土结构的一些小蜂窝可以用大量的水冲洗。冲洗后用1:2水泥砂浆修补混凝土结构。对于大规模蜂窝状现象,首先要清除内部凸出的松散石块或颗粒状材料,并将形状尽量调整为喇叭口形状。外径应适当加宽。这些措施完成后,应使用干净的水冲洗。冲洗工作完成后,应采用较高等级的豌豆石混凝土夯实,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4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以及预防实例分析
4.1工程概述
以南海省某混凝土工程为例, 在建筑地下室结构施工中, 与其他部分施工相比投入的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 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执行连续施工策略, 受施工人员体力影响, 最终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剪力部位混凝土露筋, 混凝土捣实密实度不够, 窗下角部位形成蜂窝状孔洞;砼结构内部存在空腔, 个别部位无砼, 蜂窝面积较大;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 墙体根部混凝土不密实。
4.2问题原因分析
除了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个体原因, 在施工工艺上存在几个问题:第一, 砼振捣施工未严格按照施工顺序进行, 最终产生漏振现象。第二, 下料不规范, 一次下料过多, 下部因为振捣器振捣动作半径达不到规定要求, 致使混凝土形成松散状态。第三, 对于混凝土施工流水段划分不合理, 致使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间过长。
4.3处理措施
(1) 对于工程中出现的蜂窝麻面, 在对其进行处理时, 应先用水将其冲洗干净, 通过充分的湿润后, 选择以1∶2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如果工程存在较大面积的蜂窝疏松部位, 则应先将突出并松动的石子去除, 然后在用水进行冲洗、湿润, 随后选择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填充, 并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做好后期养护工作。
(2) 对于工程存在的露筋部位, 在进行处理时应用水对其进行冲洗、湿润, 然后选择用1∶2或者1∶2.5水泥砂浆进行抹平处理。如果露筋程度较深, 还需要将露筋部位抹平。对于露筋较深部位的处理, 应先凿去薄弱部位的混凝土, 以及突出的颗粒, 待洗刷干净后选用比原来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充, 并振捣密实, 最后做好养护工作。
(3) 在孔洞处理时,可先将松散部分清除,再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填实振捣密实。如孔洞较大,或位于梁板节点受力较大部位,技术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经项目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和养护非常重要。混凝土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设工程的安全。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混凝土质量,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建设工程,必须加强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混凝土质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混凝土采购管理、配合比和拌和施工操作等方面的监督,全面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磊.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居业,2020.
[2]罗元江.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000(009):108.
[3]江维.建筑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5(05):56+58.
[4]罗庆斌.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20,000(006):P.143-144.
[5]董行,祁学敏,于小光.探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20,No.160(06):169+171.
[6]王大勇.建筑工程地下混凝土结构渗漏质量通病的预防研究[J].建筑工人,2019,040(006):4-8.
[7]吴永长.浅谈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3) :32-33.
[8]张若芳, 韩瑞.浅谈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 (24) :15-16.
[9]杨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探讨[J].门窗, 2017 (8) :74.
[10]储金龙.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对策[J].四川水泥, 2016 (9) :322.
[11]黄云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6 (2) :21-22+26.
[12]李志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15) :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