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红瑜
山东富泽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 菏泽市 274600
摘要: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是其一项关键的技术性环节,其处理效果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工程现状和条件,明确适合的地基处理技术类型,然后根据具体的结构物情况,采取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法,以此充分提高建筑地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其承载力能够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确保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水平。
关键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优化措施
引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基础自身的承载力对建筑整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配置,保证实际施工当中的准确性以及专业性,将工程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可以提升。施工企业需要加强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并且制定相关监督管理方案,对于软土地基施工进行责任划分,将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可以提升,保证在施工中相关安全隐患问题可以降低。在实际的施工前还需要和勘察部门做好交流沟通,对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进行有效了解,保证建筑的承载力可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 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点主要就是土质松软以及黏性大,含水量较高和负荷容量比较低等特点。软土地基会导致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会产生一定的破坏,造成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等问题,对建筑工程有着很大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还有相应的有机物质,对于建筑基础当中的钢筋会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从而将建筑结构基础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在对软土地基处理当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结构性能加强思考,采用换填施工中,地基换填材料对于建筑整体力学性能不能产生太大的影响。设计单位在对于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当中,尽可能的选取较为容易采购的材料,以此将地基换填成本降低。因为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蓄水性能也比较强,但是其结构稳定性较为差,将建筑基础的腐蚀性增加,从而会对建筑基础稳定性产生损坏。软土地基当中物质含量丰富,并且有相应的不可预测性。若是其外界环境产生变化,软土地基结构也会相应的产生变化,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有着很大的影响,导致和建筑稳定性以及安全性不能获得良好的保障。软土地基自身的土质比较特殊,压缩性非常强,所以就会造成建筑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2房屋建筑施工中常用地基处理技术
某住宅小区房屋建设工程,共建13栋单体建筑,其中1号楼为11层框剪结构物,2号楼为16层剪力墙结构,其余楼栋均为6层砖混结构物。在本次工程的拟建场地中,地基土从浅到深有素填土、黄土、古土壤、粉质粘土、中砂等。经勘查后发现该施工场地属于 Ⅱ 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开展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时,根据不同构筑物的实际情况,施工人员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技术,以保障结构物的地基质量及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1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的主要作用是能有效提高房屋建筑的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传力作用减少垫层下面的土体承受压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基基础发生位移。施工人员可通过将基底以下所存在的湿陷性土层进行全部或者部分挖除,然后再利用灰土或者素土等开展分层回填夯实作业,从而增强地基强度。在本次工程中对换土垫层法的应用,即可将垫层的厚度控制在1.0~3.0 m,能有效地消除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并且换土垫层法施工操作相对较简便,效果良好,一般适用于建筑物基础下持力层强度较低的地基处理工程,可满足上部荷载对地基的要求,经过处理后的灰土垫层的地基承载能力可达到250 kPa,极大增强了地基的稳定性。
2.2 强夯法
强夯地基处理方法主要利用适当的夯击能量对房屋建筑地基中的软弱土体进行夯实处理,其可提高地基土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同时还有利于防止地基土体发生沉降等问题。在运用时,强夯法具有施工速度较快、地基处理效果较好的特点,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工艺中被广泛应用。在应用过程中,强夯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基于地面夯击点来向土层深处传递冲击波,将土体中含有的水分从裂隙中有效排出,可起到固结土体的作用,进而增强房屋建筑的地基承载力。
经过强夯之后,地基承载力可提升2~5倍,影响深度在10 m 以上。在实际工程中,为保障达到最佳的夯实效果,对重锤重量的选择通常不小于8 t,对落距的设置不小于6 m。
2.3 预浸水法及挤密法
预浸水法和挤密法较适用于土层较厚的房屋建筑地基工程,其中预浸水法处理技术的应用要求是湿陷性黄土的厚度不小于10.0 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大于500 mm。在开展处理技术时,先要经过浸水。浸水结束后,可消除地基地面6.0 m 以下湿陷性,并且在6.0 m 以内的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能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优点是施工操作较为便利,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不过其也存在耗费时间长的缺点,对工期进度影响相对较大。而对于挤密法来说,其也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装管振动及桩尖土侧向挤压作用,造成桩间土变得相对挤密,会导致应力发生一定变化,降低桩间土的孔隙比和压缩系数。因此提高桩间土的重度和压缩模量,可有效消除桩间土的湿陷性。施工人员需在孔内填充素土或灰土,在地基下卧层采用素土挤密桩可提高承载力。如必要可利用强度较大的水泥土等作为填料。在填料过程中,应采用分层回填夯实的方式,保障压实系数不低于0.97。而当地基土中的含水量超过24%、饱和度大于65% 时,则不可选择灰土挤密桩法、素土挤密桩法等,避免对地基处理质量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2.4 桩基法
桩基法是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较常用的一种技术类型,对于地基深度较大、要求承载力较高的工程条件,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法。其是由承台和桩体共同构成的,上部结构所施加的荷载会经过桩体的受力传递到桩体周围的土壤或者桩端岩层中。如按照受力的方式可将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2种类型,而按照施工方法进行划分,则有灌注桩和预制桩,能够根据地基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适当的桩基础,更好地保障地基处理的合理性。
3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的优化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为不断提高专业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施工处理公司须定期组织安全指导和培训,确保专业施工人员可以处理重大风险,提高安全和质量管理意识,确保公司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软土处理。此外,施工人员不仅需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的软地板处理技术,还需明确工业软地板处理的最佳技术体系和技术质量,进一步提高工业软地板处理水平。通过专业自学,相关管理人员须具备综合的管理专业素质和相应的专业水平,以达到软土地基处理的最佳施工效果。
3.2 采取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
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质量与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密切相关。在软土或硬土的处理和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往往要深入现场对整个工程进行调查,了解软土物质的实际土层分布结构,分析和了解危害,以确定软土灾害治理的最佳技术体系,确定工程选定技术方案。目前我国重要工程项目的建设环境和工程管理条件相对复杂,施工管理公司通常须根据实际工程工作条件,以适当的方式设计和调整设计方案。为在项目前期有效避免这一复杂问题,施工单位应设计和调整建筑方案,相关设计部门可共同审查和讨论各种软地板和地基处理方案,完善软土地基整体设计及地基处理。
结束语
施工人员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应该参照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选用最适宜的施工技术,遵从工程设计标准,规范施工行为,减少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概率,保障施工技术效用强化地基结构的安全稳固性。
参考文献
[1] 李燕,武彦生,张玮 . 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 [J]. 建筑技术开发,2017(44):115–116.
[2] 周永红,程帅 . 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刍议 [J]. 低碳世界,2019,9(10):149–150.
[3] 付晋柱 .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探析 [J]. 四川水泥,2019(10):130.
[4] 郝婧 .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 [J]. 建筑技术开发,2019 (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