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沉降监测研究

发表时间:2021/7/8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8期   作者:常晓丽
[导读] 地铁隧道项目实际建设中,为保持地下结构的稳定,会组织沉降监测。
        常晓丽
        中交一公局土木工程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4
        摘要:地铁隧道项目实际建设中,为保持地下结构的稳定,会组织沉降监测。本文探讨此类监测工作一般需要完成的事项,并围绕工程实例,讨论纵向及横向沉降的问题。以期业内人士讨论。
        关键词:隧道;盾构;沉降

        引言:盾构法是在近些年的隧道项目中比较常见,此掘进方式对土体扰动程度相对偏小,行进速度快。但盾构机掘进期间易引发周边客观条件的变化,假设变形明显,便会阻碍正常施工。为此,实地布设监测网,实时获取沉降值及收敛值,继而及时执行保护措施。
一、地铁隧道项目沉降监测落实事项
        地铁隧道项目的检测基准网需安排于建设隧道及变形体区域之外,确保布设点位下的地质条件稳定,不易被扰动。考虑项目所处区域的地形状况,鉴于项目造价及可执行性,基准网也不能完全处于地铁区域以外,假设布设点全部安排在隧道边界外,势必会增加监测的任务量,需把基准点放入地下空间。既提高测量环境的要求,还容易在引测隧道中,扰动工作条件,降低沉降监测结果的精度。
(一)建筑物沉降
        其一,布设基准点与监测点,此项操作的落实原则有:基准点需和项目建造工地之间留有较远的距离,倘若工地周围是软土环境,基准点需布设于距离工地边缘倍隧道深度左右的位置;地表基点与作业点位置不能有明显的沉降问题;保证控制点均匀布设,互相校验中,至少要安排三个点位。而监测点设置中,按照构筑物墙体设置,间隔,若遇到拐角,需要适当增加监测点的数量;高层与落成时间跨度较大的建筑,需基于客观实况,完成点位设置;而在楼体土建框架轴线上需安排监测点。其二,监测方式及信息收集。此类项目所用的设备有电子水平仪以及和其搭配使用的水准尺。该仪器可进行数据保存,读数级别达到。误差范围一般在。观测倾斜沉降方面,能获取倾斜及弯曲度数据,关系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的是倾斜的角度。
(二)地表沉降
        在盾构项目中,地表沉降是比较关键的监测事项,根本意图是盾构隧道实际建设参数,包括土压力与土方量等,评估并把控地面对项目带来的扰动程度,分析土体质量与岩石分布情况,制定处理对策,保障隧道结构稳定以及四周原有条件不被干扰。此外,确定盾构设施处于既定地层条件中,发生的变形情况,以提升盾构设施规划的合理性。第一步,完成测点埋设。技术员需要在隧道结构的轴线上方地表布置监测点,相邻点位的距离设置成,并在起始点与接收处额外加设点位。横向的监测点位一般在个左右。埋设方式能采取垂直打入钢筋的方式,以此为中心,布置隔离层,外部使用水泥加固,最终添加盖板。上述埋设方式,可简化结构,操作难度不大,极具实用性。第二步,进行实地观测及数据收集。使用精密的水准仪与水准保持,根据具体项目的监测任务频率以及间隔时间,完成校核及数据记录,注意应用期间不能轻易调整。在初次观测中,通常会连续测量三次,将均值作为记录数据,实践中也可为保证准确性,合理增加实际作业次数。隧道工程建设中,需定期对水准点以及仪器等进行校准核对,保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及连续性。在记录监测信息时,还需对当时气候、建设进度以及作业状态进行记录,确保基础分析资料全面完整。技术员借助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能得出被监测区的沉降把控操作可实现的大致标准值,给下一步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信息,并在实测信息大于可允许范畴,会立即进行报告。
(三)管片沉降
        对路段的沉降及收敛进行测量,关键意图是为全过程控制隧道总体的变形程度。管片部分的监测点间距是,可在特殊位置合理缩小间隔,监测点区域土体要稳定,并有足够的空间方便操作,点位通常安排于管片上,和收敛点位设置在一个断面。具体来说,测点间隔是十环,断面则需处于始发区域、连接通道周围、裂缝处以及建设异常的曲线区域。另外,断面所处地段,可能存在偏移与其他地质条件不好的情况,适当额外添加监测断面。在隧道附近,若遇到管道及河流等情况,也需布置监测断面。对于管片沉降的监测处理,需在开挖工序完成后,及时开展实地观测,以地铁站中基准点为起始点,使用水准仪实施测量。下一次观测通常安排在早期支护工序之后[1]。
(四)净空收敛
        掌握现场净空收敛,能相对清楚地了解支护情况和围岩状况。此项监测的点位布置需参考管片点位,需埋设在对应的断面上。按照隧道开挖情况,确定收敛点。需注意此点位为需成对布置。测量步骤为:把仪器的百分表读数设置成;钢尺挂钩放于两个点位上,随即收紧钢尺,插进销钉;旋转螺母,让观测窗中第二条线和面板对应第一条线叠合,记录数据;在测量结束后,应当打开螺母,下一步是取出钢尺。
二、地铁隧道项目沉降监测实例讨论
        H地铁隧道项目是双线结构,实地覆土厚度在之间,地下水的深度约是,该项目选择土压平衡的复合盾构设备,隧道主体结构是钢筋砼管片衬砌,其中管片设计成错缝拼接,在缝隙位置应用橡胶止水条封堵。
(一)监测点部署
        此项目期间,根据工程中心线的位置,布设点位,间距处于之间。并在隧道双线中,分别布置横断观测区,间隔是。同时,为了解地下水的状态,布置专门的观察孔。
(二)结果分析
        H隧道项目覆土包括杂填土以及粉砂土、多种风化程度的岩石层等。主要针对不同方向上的地表沉降进行分析。
        1.纵向沉降
        经过实地沉降监测情况,能总结出:首先,地表沉降和建设现场地质情况有联系,H项目中,中风化的岩石层稳定性相对偏好,所以对此采取敞开式的挖掘方式。沉降监测结果的均值是,最大值是。而在强风化以及全风化的区域,采取土压平衡的处理方式,沉降幅度大多在之间,最大值在。其次,沉降和注浆填充率的联系。本项目中,中风化层的填充率不足的情况下,沉降幅度是左右,最大值是。在填充率是时,实际沉降值会有所缩小,约为。全风化以及强风化的区域,填充率不足时,沉降值大多是在之间,且最大值小于。若填充率达到,沉降值通常在左右。最后,沉降幅度和掘进土仓的压力有联系。从起始处,土仓压力从零不断提高,且在此期间,该压力和侧土压力无法形成平衡状态,而且土层损失程度也随之提高,造成沉降值增加,最大值是。建设期间,各岩层在深埋加大中,侧土压力在持续增加,土仓压力下降,不能达到力的平衡效果,沉降值能达到以上。在持续调节后,处于平衡状态,沉降值下降至。
        2.横向沉降
        通过实地沉降监测,得出的结论有:地质环境为影响掘进及地表沉降的关键点。地质环境较佳的区域,同等作业条件下,沉降幅度相对偏小。本项目的中风化区域,沉降最大限值仅有,沉降范围是基于工程中线,向两侧延伸的区域。而全风化与强风化区域的沉降值是,波及到的区域是中线两侧的。盾构掘进施工的扰动区是轴线两侧的范围,但沉降曲线并非对称分布,最大值是在隧道中心附近的轴线两侧左右,此处沉降槽占整体的七成。该范围内的全风化和中风化对应的沉降均值是和。而和轴线相距范围内,两种岩层沉降均值是和,相对较佳[2]。
结束语:总之,布设监测点时,应考虑地形、成本、建筑物等,若地形比较复杂,可采取结构。监测中,要严格根据监测点进行观测,记录比较全面的现场信息。并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资料分析,给隧道掘进过程的安全性,提供预警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杰,刘雅琴.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监测结果探讨[J].绿色科技,2020,(18):204-205.
[2]王睿.探析地铁隧道盾构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0,(02):81-83.作者简介:姓名:常晓丽(1986.03--);性别:女,民族:蒙古族,籍贯:吉林省白城市,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铁施工监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